常平:踔厉奋发新时代 赓续前行谱新篇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踔厉奋发新时代 赓续前行谱新篇
常平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凝聚力量、振奋人心,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承载人民新的期盼。大会进一步增强了文艺界的文化自觉,也坚定了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自强,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视野开阔、内涵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观、坚定的人民立场、深邃的思想光芒、博大的人类情怀。报告中鲜明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工作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总书记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对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定位和新的任务。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至上”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立场,是我们投身文艺事业的根本遵循。文艺创作应该反映好人民心声,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让文艺发挥最大正能量的价值所在。此前,我曾参与到为延安创作“新时代、新民歌”的组织创作活动中,并创作歌曲《船.旗》;参与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的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的音乐创作。《领航》聚焦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同时,我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创作的作品《领航奋进》入选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举办的“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并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由北京交响乐团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委约我创作的《祖国颂——“复兴征程”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作》将于近期首演,并入选文旅部的时代交响项目。在这些作品创作过程中,我将表现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以及对事物的独到理解放在第二位,首先是静下心来,通过普通人视角为百姓发声、为人民抒怀,去仔细体会党和国家这十年来的变化,去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去展望党和国家的未来。音乐中更加强调内在的力量,展现更加宽宏的大爱,不张扬、不空洞,追求更加内敛的坚定与自信,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挚与由衷。如果大家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这些,就是对我创作莫大的肯定与鼓励。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新时代为人民群众创作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纵观历史,能够流传至今并仍然广为传颂的文艺作品,无一不是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经典之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的作品《黑光》《奇点》于2018、2019年先后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上演,让更多的西方观众理解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和优秀中国的文化,向世界展现生动立体的中国。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守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秉承“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的要义,把艺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创作态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真情实感表现人民朴素善良、积极奋斗的精气神,讴歌新时代、讴歌平凡劳动者,抒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用音乐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乐章,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