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学习二十大>理论笔谈

胡钰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时间:2022年11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钰
0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并以一整段文字来阐述。这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论断。理解这一论断的意义与目标,不能仅仅从战术性、策略性的维度看待,而要从战略性、根本性的维度考量,才能切实认识这一要求的紧迫性与全局性。这一论断体现了从文明视角对中国道路的坚持与解读,展示了中国特色的鲜明特征,也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提出了战略任务。
  一、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既关乎文化强国的建设,也关乎中国道路的坚持,既体现了文化自信,也体现了道路自信。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两段论述语言朴实,语气生动,语义深刻,值得反复体会,深入思考。这两段论述都清晰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即中国道路的选择基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事实上,认识今天的中国道路选择和发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都必须要从中华文明中寻找根本思路,都必须把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依托。
  文化是人类社会非常特殊的现象,特殊在哪里呢?文化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涵盖了人类的所有行为,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文化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从衣食住行到社会制度,背后都是文化;但是,文化又似乎无影无踪、无迹可寻,往往“日用而不知”,如果没有文化上的“自知之明”,许多人在面临多样性选择时,面临风吹草动时,就容易随风摇摆。
  文化是近代出现的一个概念,有日本学者认为,这个概念的发明,如同牛顿的万有引力、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近代科学领域所起的作用一样,文化在政治社会领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从“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愈发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突出标尺,甚至超越了经济利益成为主导政治决策的依据。究其原因,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精神层面的存在,集中表现在价值标准、符号体系、行为规范上,更重要的是,文化既决定日常生活,又决定国家道路。
  从国家道路上看,今天的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就是中国道路选择的经验总结,也是内在规律。
  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辟出来并持续前行的,而马克思主义是扎根在中华文化沃土中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清楚了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特质,也就有助于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道路指导思想的必然性与规律性,也才能更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二、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来增加国际话语权
  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国际话语权问题愈发成为前行中的重大挑战,如何让中国在世界上的美誉度与贡献度相匹配、文化软实力与发展硬实力相匹配,成为当代中国必须解答的时代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这一任务放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段落来提出,凸显了基于文明视角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文化传播在今后国际传播中的关键性。要完成这个时代任务,就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的基因密码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就要理直气壮、深入浅出地去挖掘、去传播。
  从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来看,非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突出特征的“文化赤字”现象很明显,由此带来“认知赤字”“信任赤字”等问题。有法国学者认为,自罗马帝国覆灭以来,欧洲对其它信仰再也没有展现出包容的态度,也不再试图去理解那些与欧洲存在根本性差异的文明。要突破这种僵化的文明认知偏见,就要加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度。只有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大力度推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建设文化多样性的世界进程中,当代中国的话语才能传播开来,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才能树立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因此,对于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来说,要把文化传播摆在更加重要的、全局性的位置上来看待。对于文艺界,对于学界特别是新闻传播学界来说,要把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看待,尤其是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上下功夫。
  三、在返本开新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需要信仰,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也需要懂得,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有着“认知与理解”,前者是感性的、朴素的,后者是理性的、深刻的,两者缺一不可。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最深刻纽带,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有力引擎。要能够传播好中华文明,首要的、基础的是研究好中华文明的源起、特质,对中华文明的基因、理念有准确把握。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迎来了黄金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区分了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阶段,认为中华文明起源在8000年前,形成于5000年前,这些发现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元素,成为传播的好素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推动文化传播与文化发展的许多崭新经验和观念。这其中,在“两创”理念指导下深入挖掘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创作成就尤为突出,并引发“国潮”以及相关话题。同时,文创产业和文创理念也是极具标志性的实践和理论。以“国潮”为代表的文创产业生机勃勃,不但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也带动了服装业、家电业等行业,显示出了文创赋能的强大优势。而文创理念从创意视角、科技视角和生活视角等多维度提供了文化创造的方法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后,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任务。在这一进程中,一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地回到中华文明历史深处,坚持历史自觉,深挖中华文明基因,以己昭昭才能使人昭昭,要在“返本”中找寻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另一方面,需要更加开放地面对世界与时代,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性地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积极倡导构建文化多样性的人类社会,要在“开新”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建设当代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时,要更加关注文化传播,更加发挥青年力量,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人文感与青春度。
  总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与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对内可以增强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对外可以向世界阐明中国道路,吸引、团结更多知华派、友华派,展示历史深厚的文明大国形象,对这一崭新论断和要求,学界、业界乃至全社会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持续精进。
  (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