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学习笔谈

胡智锋: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艺不断开创新境界

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艺不断开创新境界

胡智锋 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亲切、亲和,又坚定有力,令人暖心,令人振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所作出的最新思考,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文艺方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我认为有四个突出亮点。

  第一,文艺的重要性。重要讲话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与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发挥的独特作用、获得的宝贵经验作了深刻总结,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明确判断:“实践充分证明,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与要求”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情表达:“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这都对文艺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格局中的独特重要意义与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深情话语令人感动而又无比振奋!

  第二,文艺的人民性。重要讲话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浓墨重彩地强调了文艺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的发展道路,总结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这一论断是对中国文艺百年发展历史经验的全新理论概括。同时,讲话用大量篇幅 阐 述 了 文 艺 的 人 民 性 的 丰 富 意涵。在创作导向上,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在创作动机上,强调了“为了人民”;在创作评价标准上,强调了“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在创作来源上,强调了“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之母”;在创作内容上,强调了“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在创作态度上,强调了“坚守人民立场”“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这些重要论断无疑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第三,文艺的创新性。重要讲话对于新时代文艺面临的新环境新态势作了精准的分析,“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明确指出了“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同时,又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传承与创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关系作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新表述,提出了“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的主张。这些都对我们辩证、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文艺创新性的规律予以了重要指导。

  第四,文艺的共同性。与历次文代会领导重要讲话不同的是,此次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文艺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主张,这一主张既没有拘泥于狭隘的民族主义 ,也 没 有 附 和 西 方 所 谓“ 普 世 价值”,而是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文艺文化领域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主张强调了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深厚的天下情怀”“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同时又特别强调了体现“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作为文艺评论和艺术教育工者,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行动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评论精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文艺新人,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发展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