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学习笔谈

张晶|坚守人民立场与秉持人民审美观

时间:2022年01月2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0

坚守人民立场与秉持人民审美观

张晶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
人文学院院长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胜利召开,为全国的文艺工作者都注满了强劲的动力,鼓足了前进的风帆。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给我们指明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努力方向,也给文艺工作者的成长照亮了目标与道路。深刻理解、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我们来说是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点希望”,无论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个人成长还是对中国文艺事业的整体发展来说,都有着明确的、深刻的指导作用。这五个方面环环相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一定要将这“五点希望”的内容作为立身和创作的根本。首先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的立场,有没有这个立场,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能在文学史上留下经典之作的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坚守这样的立场的。“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践行的创作理念。“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是在当下生活着的、创作着的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这是文艺工作者在个人成长方面的正确轨迹。只有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的这五点,才能创造出不负伟大时代的艺术精品力作,成为卓越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以人民为中心”是最为核心的观念。从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到这次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红线。如何认识人民对文艺事业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论述,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所生发的人民观,是关于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根本认识。
       无论中外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能在文学艺术史和文明史上创造出经典力作、在人类文明长河中留下璀璨明珠者,都是与人民息息相通的。如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文学家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汤显祖等,外国的如歌德、席勒、巴尔扎克、惠特曼、托尔斯泰、契诃夫、泰戈尔等,都是深深植根于时代土壤中,与人民的立场与情感有着深刻的一致性的。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同时也是开启新的百年征程的起步时刻,我们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主题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和鲜明。“不忘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无法分离。党领导的文艺事业,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文学家艺术家,无不是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结果的。
       人民的立场高于一切,人民的奋斗是文学艺术的丰沛源泉。当今时代以人民为主角的历史大剧正在上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着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如何感悟时代、感悟历史、感悟我们的伟大事业,就要和当代的人民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以人民的眼光来看世界、看历史、看未来!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都是这些诗人所处时代与人民的思想感悟密切相通的真切感受。而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代,奋斗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民的鲜明特色!我们的文艺创作,正是要把握时代脉搏,描绘人民奋斗的身影,吟咏人民的喜怒哀乐,鼓舞人民,激励人民,和人民站在一起,共同创造时代的华章!
       文艺工作者在感知世界、激发灵感、进入创作状态时,应坚守人民立场,秉持人民审美观,文学艺术虽然有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但在文艺作品中都应内化为审美价值,才能真正使审美主体得到心灵的滋育。因此,我们对时代的认知,对人民生活的理解,对主旋律的高扬,都不应是抽象的、说教式的、高头讲章式的。这方面,我们实在有太多的教训可以反思。文学艺术不可能是没有理性存在的,但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表达对时代的赞颂,不应以逻辑的、思辨的思维方式来表现,而是要以充满情感的、个性鲜明的、形象鲜活的审美方式呈现。因此,要将对社会的、时代的认识,通过审美观来感知和表现。审美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等同。如果要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某种观念,也要通过审美的方式来呈现。如杜甫对国破家亡的痛切之感,是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诗句来表现的。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的一段话至今仍然对我们富有启示意义,他说:“艺术价值不是独特的自身闭锁的世界。艺术可以具有许多意义:功利意义(特别是实用艺术、工艺品艺术设计和建筑)和科学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但是如果这些意义不交融在艺术的审美冶炉中,如果它们同艺术的审美意义折衷地共存并处而不是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或者是有用的物品,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真正的高度。”审美观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一定的审美修养的人都具有的观念,不仅是文学家艺术家具有审美观,普通人也都具有审美观。作为“人民”的整体概念的审美观,指的是当代大多数人所具有的审美观念,它包含了一个时代最普遍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概念,具有更为明确的历史主动性和当代性。文学艺术家不应将自己的眼光闭锁在个人的世界或小圈子中,而是要以人民的审美观为自己的审美观。我们当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能否将人民的审美观内化到自己的审美观中,也是作品能否获得时代认可的前提。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如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彦的《装台》《主角》、梁晓声的《人世间》、徐贵祥的《马上天下》、张平的《生死守护》、王松的《暖夏》、周大新的《湖光山色》、关仁山的《金谷银山》等就是如此。说教的、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与审美观是南辕北辙的。宋代诗论家严羽所说的”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也指出“经生之理,不关诗理”,这些都是文艺理论中传之久远的美学命题。我们要描绘新时代的壮丽图景,要表现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形象和心胸,就要以人民的审美观来感知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是从审美的意义上指出如何坚守人民立场的,也就是人民的审美观。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做一个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的艺术训练,习近平总书记也着力指出:“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卓越的艺术表现能力,是在长期的艺术训练中获得的。审美观起着内在的灵魂作用。而能否将人民的审美观化为自己的审美观,是能否成就经典之作的关键。
(编辑:王解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