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2>二十大>文艺界代表访谈

许菲:演播台、话筒、屏幕,是党和人民赋予我最美好的奋斗工具丨二十大代表专访

时间:2022年10月1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高涵
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文艺网近期专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的文艺工作者,听他们讲述新时代10年来亲历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丰硕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优异的答卷,满怀信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菲:演播台、话筒、屏幕,是党和人民赋予我最美好的奋斗工具
  从业以来,我累计新闻值班3900多天,播音10多万分钟,主持300多场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型活动及晚会,有幸参与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回忆起在新闻工作中所见证和经历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作为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的我来说,可谓历历在目。
  在工作岗位上见证
  总书记对广西的亲切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广西。应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的亲切关怀,以及广西发展的每一个“高光时刻”,我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以见证。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当天,这条新闻是作为我们《广西新闻》头条,由我进行播报的。总书记湘江之畔祭英魂,深入桂北乡村探振兴,漓江之上察生态,柳江之畔看产业,民族博物馆话再长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总书记对大家说:“广西这些年发展进步很大,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这句话让当时直播新闻的我万分感慨,因为十年来,太多的奋进故事在壮乡大地发生,太多的壮丽奇迹在八桂大地书写,壮乡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好日子千人唱万人和,天天放在歌里过!
  在总书记来桂考察期间,我还播报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发表“4•27”重要讲话的新闻,让我心潮澎湃。“4•27”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广西量身定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广西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在我播报和采访的新闻里,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无人驾驶工程机械、新一代纯电动智能化装载机下线;广西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化绿色绩效考评;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到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从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每一条新闻,每一个画面,都在深切回应着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我是在广西出生成长,又是一名新闻人,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在这样的好日子背后所凝聚的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以及每一位广西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
  以全媒体传播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打造新闻精品
  高质量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够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传递出去,将国家政策、党的方针以及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公众内心深处,从而营造出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这对于社会稳定、和谐与国家发展都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在思想上、业务上加大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新时代新闻队伍,恪守政治站位,履行新时代新闻人的职责和使命。
  全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技术的更新,为新闻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活力和生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变化,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来展现新闻宣传工作的新面貌、新境界,让新闻宣传工作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这十年,顺应变革,我所在的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四个字:融合发展。我们现在说,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我的周围涌现了一大批“提起笔杆能写,对着话筒能讲,举起机器能拍”的全媒体记者,以更大的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我们的主旨,就是希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发挥沟通协调、整合信息、高效传播的作用,促进主旋律信息传播。
  我们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还快速地完善和推进客户端的不断升级,更加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我们的新媒体矩阵,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等官方号也日渐完善,布局也更加完整。以前,我们做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直播,只能是等记者到了现场,才在大屏端开窗口;现在只要接到消息出发,我们的同事就开始通过小屏端进行伴随性直播,之后再将核心现场的直播通过大小屏融合的方式呈现,增强受众粘性。
  再比如我主持的《广西新闻》,每天我们会及时将当天新闻在移动客户端同步直播,之后会拆条进行全网推送,将以前那种“我播你看”的传播方式,转变为“你点我播”的传播新模式,大家在行走、游玩、购物等等各种场景中,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来获取一些新闻资讯。这样一来,新闻宣传的覆盖范围就变得越来越大,影响的受众越来越广,同时也发挥了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推动了社会共识的形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广西广播电视台就率先在全广西推出首个 AI主播。这个AI主播高度还原了主持人的面部肌肉运动、外观形象以及表情变化,可以根据语义信息播报疫情相关的讯息。灵活、高效等特点极大提高了疫情期间的采编和推送效率,新颖的报道模式在及时传递疫情防控信息的同时,也激发了大众的好奇心,使得他们主动了解疫情防控信息的意向大幅度提升,提高了科学防控疫情的传播效率。
  此外,节目是否吸引人,不仅靠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内容是否贴近百姓,是否有温度、有品位,也是一个关键。所以,我们在注重全媒体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地注重打造新闻精品。这些年,我们采制了《还看今朝·广西篇》《扬帆新时代 锦绣新广西》《在希望的田野上》《沿着高速看广西》《壮美答卷》等大型特别节目,以小视角彰显大格局,以小人物展示大时代。我所在的《广西新闻》推出了《辉煌60年 广西尼的呀》《国旗 飘扬在南疆》《地图上的村庄》《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等主题主线报道,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中找到广西“身影”,发掘广西“注脚”,找好广西“落点”,展现广西风采。在让我们的新闻作品更具“真情实感”,更“接地气”的同时,也让我和同事们成为更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
  践行新闻媒体的坚守和创新
  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族同胞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和宝贵资源。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对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助力各民族和谐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的年度盛会。每年,我所在的《广西新闻》都会拿出整期的节目时间,精心制作《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特别报道,践行新闻媒体对于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
  从2014年开始,我作为广西广播电视台《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大直播总主持人,或主会场活动主持人,持续参与广西这个民族团结的年度盛会。随着我们的直播慢慢形成品牌,我在节目里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身影,看到他们喜欢、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就感觉我和同事们的坚持和努力,特别有意义。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我的思考越来越多,比如如何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并参与传播;对于广西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我也会想,如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活动,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让非遗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我从一名播报党代会新闻的主播,成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激动、光荣、感恩!这是职责也是荣耀!这份荣耀,属于广西250多万名党员,广西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就是中国的铿锵步伐,我有幸见证传播。演播台、话筒、屏幕,是党和人民赋予我最美好的奋斗工具。我想通过屏幕,把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告诉观众,把壮美广西的美好图景告诉观众,让他们看见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中国。
  (中国文艺网记者高涵采访整理)
(编辑:贾岩)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