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三千年历史之城
胡同深处
多个文化名人故居坐落于此
这里曾燃起炙人心声的思想炬火
这里曾生出璀璨的艺术明珠
它们是诸多文艺大家的精神后花园
鲁迅、郭沫若、邵飘萍
齐白石、梅兰芳、荀慧生
走进文化名人故居
感受百年文艺精神的灼灼光芒
鲁迅故居
“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0月1日拍摄)
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二十一号。在这座简朴的小四合院内,鲁迅先生创作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读书人家。12岁入“三味书屋”学习儒家知识。1902年3月,鲁迅以官费赴日留学,受风起云涌的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剪断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
鲁迅博物馆部分陈列(以上均为10月1日拍摄)
1904年,鲁迅到仙台学医。后因在课堂上看到日俄战争的幻灯片,有中国人被指为俄军间谍遭日军斩首,而围观同胞却神情麻木,由此醒悟到国民疾病不仅是肉身的,更是精神的。1912年,鲁迅应《新青年》邀请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中国历史上虚伪礼教的“吃人”本质,发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声呐喊。从此,鲁迅以笔为枪,著译不断。
鲁迅故居院景
鲁迅故居院门(10月1日拍摄)
鲁迅工作间窗外景(10月1日拍摄)
鲁迅故居房间窗棂(10月1日拍摄)
鲁迅故居白墙黑瓦(10月1日拍摄)
鲁迅故居后院景色(10月1日拍摄)
郭沫若故居
“但我丝毫也不失望。无意识的时代过去了......觉醒着的人应该睁开眼睛走路,睁开眼睛为比自己年轻的人们领路。”
(10月2日拍摄)
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市前海西街18号。1963年11月,郭沫若由北京西四大院5号迁入,至1978年病故,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1982年起,郭沫若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笔名沫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早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21年组织创造社,出版中国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女神》。后以《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历史剧目,强烈表达出时代的愤怒和民族的呼声,也显现出鲜明的创作风格和隽永的艺术魅力。
1949年,郭沫若在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郭沫若纪念馆部分陈列
(10月2日拍摄)
故居展出的郭沫若亲笔题诗:
百花齐放百鸟鸣,贵在推陈善出新。看罢牡丹看秋菊,四时佳气永如春。(10月2日拍摄)
郭沫若故居院景
(以上均为10月2日拍摄)
邵飘萍故居
“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而只有沦亡了!北大是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
(以上均为10月6日拍摄)
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30号,这里曾是1920年后京报馆驻地,也是《京报》创办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邵飘萍在北京的居住地。
邵飘萍,原名镜清,笔名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一寒儒之家。1911年,邵飘萍与人共创《汉民日报》,开始报业生涯。在为《汉民日报》撰稿期间,邵飘萍宣传进步主张,揭露贪官丑行,招致了反动势力的怨恨。邵飘萍三次被捕下狱,第三次出狱后,邵飘萍东渡日本求学,不久与李大钊相识并结下文字之交。1916年初,邵飘萍回国,投身“护国倒袁”。同年,邵飘萍被聘为《申报》驻京特派记者。
1918年10月5日,《京报》在前门外的三眼井胡同诞生,凝聚着邵飘萍“新闻救国”的理想。《京报》成立当天,他写下“铁肩辣手”悬挂于报社正墙上,鼓励报社同仁“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后邵飘萍以笔为枪,用生命诠释红色信仰。1925年春,经李大钊等人介绍,邵飘萍秘密入党,此后《京报》不仅成为党的宣传阵地,更是经常资助革命活动。
(10月6日拍摄)
1926年4月,奉系军阀占领北京,随即大肆抓捕革命志士。4月24日,邵飘萍在京报馆附近遭到诱捕。26日凌晨,在北京英勇就义。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邵飘萍依然镇定自若。据当时报纸报道:“邵振青枪毙时不屈,犹向监刑官一笑。”一生秉持着新闻救国理想的邵飘萍最终以身殉报,将生命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邵飘萍故居院景
(以上均为10月6日拍摄)
齐白石旧居
“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
(10月5日拍摄)
齐白石旧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院。1955年,为齐白石老人有一个较好的创作和生活环境,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政府出资买下此地作为白石老人的新居。
齐白石,中国20世纪杰出的国画大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创作一改当时日趋滞锢的文人之气,融前人精粹,取民风自然,创“红花墨叶”,独树一帜。作品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白石老人勤九十余载,作品巨丰,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齐白石旧居院景
(以上均为10月5日拍摄)
梅兰芳纪念馆
“我看到前辈艺人的创造成果和许多宝贵演技的改进,到今天已经渐渐快要湮没完了,后一代的人才,又没有培养成熟。在这青黄不接的时代,我站在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岗位上,趁我的精力还能勉强支持的时候,我是应该尽我的力量来努力工作,一直到我不能工作的时候为止的。”
(10月6日拍摄)
梅兰芳纪念馆成立于1986年10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自1951年起,梅兰芳先生在此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2013年3月,国务院颁布此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如《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凤还巢》《生死恨》《抗金兵》等。他还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梅兰芳纪念馆部分陈列(以上均为10月6日拍摄)
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前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梅兰芳纪念馆院景
(以上均为10月6日拍摄)
荀慧生故居
“为了追求一种风格,达到一种境界,直到现在,我已经60多岁了,总感觉距离目标还是非常遥远的,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事业,它具有这样的魅力,让人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年轻的求艺者,需要不断前进。”
(10月5日拍摄)
(10月5日拍摄)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的传统街区是宣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其中有不少戏曲名家的旧居。北京市西城区山西街甲13号就曾是京剧“荀派”大师荀慧生故居,现为居民住宅。
荀慧生,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原名词,又名秉超、秉彝;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后,改名为荀慧生。荀慧生先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并称“四大名旦”。
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和不断求索,荀慧生先生创立了荀派艺术,创演了如《红娘》《金玉奴》《勘玉钏》《红楼二尤》《荀灌娘》等一批脍炙人口、流传广远的代表性剧目,塑造了红娘、金玉奴、俞素秋、韩玉姐、尤二姐、尤三姐、荀灌娘等一批经典、鲜活的艺术人物,也留下了一大批耳口相传、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作为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表演艺术和演剧思想方面善于思考;《荀慧生文集》中那些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的论述,仍然可以为今天京剧乃至戏曲的表演艺术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据附近居民介绍,虽然荀先生故居现为民居,不接受游客参观,但国庆期间仍有荀先生的外地戏迷朋友专程赶来此处拜访,合影留念,感受大师风迹。
庭院深深深几许
胡同名人故居承载着历史长河中
辉耀几代中国人的
思想、文化与艺术
历经风云变幻、年岁更迭
但深藏其间的宝贵精神财富
依旧绚烂如新
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