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科学的评弹文化市场发展生态
盛小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协副主席
苏州评弹是盛行于江南一带的地方曲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江浙沪一带民众喜闻乐见的曲种。
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评弹工作会议”,随即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措施,对苏州评弹(以下俗称“评弹”)的抢救保护、传承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强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更明确了对公共文化公益项目的产品购买。各评弹专业团体坚守长篇书目演出的优良传统,这也是评弹艺术的立身之本,与此同时积极锻造新团队、推出新书目、探索新形式、开发新项目,通过“评弹进校园”普及优秀传统艺术、培养新一代年轻受众;苏州评弹学校坚持特色教育,注重基础教学,每年向江浙沪各专业评弹团体输送优秀人才;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致力于丰富馆藏、陈列宣教、拓展文创、开展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各地社区公益书场的创办给评弹艺术的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场地;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届,深受业界内外和社会大众好评。如此,团、校、馆、场、节“五位一体”工作架构的确立,给苏州评弹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和积极的社会环境。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迅猛发展,传统表演艺术受到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催生的流行文化的冲击,大量书场关闭,演出阵地萎缩。整个上海地区,2019年之前全年演出长篇的书场有35家左右,目前仍坚持营业的仅剩13家,浙江省由2000年的30家左右缩减到如今的9家左右。但是,上海和浙江(包括杭州、宁波、嘉兴、海宁、海盐、湖州、桐乡、德清、安吉、乌镇、南浔等地)都拥有着大量的评弹观众。为了评弹艺术更好的发展、为了满足评弹观众的需求,故提出以下建议:
营造江浙沪评弹市场均衡发展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江浙沪宣传文化部门共同发力,在保持现有书场正常运营的同时,各地区按需开发创办新的社区公益书场。社区书场(免票进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因为它没有“票房价值”,没有“良性竞争”,在这样的公益体制下走出来的青年演员还缺乏坚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保持社区书场公益服务的同时,要加大对现有票房机制书场的政策保护和1:1的配套奖励,吸引更多更好的中青年演员愿意去经营性书场演出,既有利于演员们在市场竞争机制倒逼下的实践砺炼、艺术提升和人才锻造,又可以给演员们提供高于社区演出收益的经济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提升团体的艺术生产力。这也需要江浙沪文化主管部门共同发力,在地县级城市可以先行先试,逐步铺开,成为示范引领,如此构建起健康科学的评弹文化市场的发展生态。社区公益书场极大解决了团体演出的生存困扰,也服务了广大的社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