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喜迎十一次文代会>五年大观文艺百花

上海举办“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

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0

专业艺术展览

需要“大众化”方能“化大众”

上海举办“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为献礼党的生日,以文艺的形式讲好党的故事,上海市文联及所属14家协会积极筹备举办各类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19项,涵盖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样式,各艺术门类跨界融合,合力展现了上海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成果。

  其中,由上海市文联、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业内外广泛好评,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赏艺术、学党史”的热潮。展览以党的创建与早期斗争为切入点,综合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种艺术样式,100件/组展品汇聚了沪上252位老中青艺术家的388件作品,除历史档案照片和实物外,所有作品均为原创,全方位展现了上海百年红色文化风貌。展期内还组织戏剧、音乐、电影、曲艺、诗歌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党课”。展览通过主题化演绎,艺术化呈现,用充满创意和融合互动的展陈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党的光辉历史。18天展期内,线下累计观众超过2万人次,团队预约参观超过500支,线上观看“直播”观众近200万人次。

  展览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好的展览要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让“大咖”携手“大众”才能推动高雅艺术面向大众、走进大众,从而引领大众、感化大众。总结此次展览,以下五个方面需要在今后办展中不断强调和深化:

  一是主题引领,紧扣时代脉搏,有力推动各艺术门类红色主旋律文艺创作。展览围绕“上海——党的诞生地”这一重大主题内容,聚焦1921年至1949年的红色上海,以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线策划“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每个板块都梳理出相关重要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红色地标,并形成文字策展方案。围绕文字策展方案,市文联及协会积极组织艺术家投入创作。在展览策划筹备过程中,组织了多次专家辅导、实地走访和采风活动,艺术家们特别是一批年轻艺术家通过亲身参与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产生了强烈的创作体会和感悟,创作出美术作品300余幅、摄影作品6000多张、征集到民间文艺作品百余件、特邀书法作者30多位,并在此基础上邀请党史和艺术专家进行评审,从而产生最终入展作品。正因为内容上严格把关审定、前期方案制订中精心策划,此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素材丰富、功底扎实、细节完备,经得起推敲考验,创作者们以各自擅长的艺术样式,合力奏响了“红色主旋律”,体现文联大家庭的优势,展现上海文艺界的创作底气和实力。

  二是受众为本,注重观展感受,积极引导艺术家创作有底气、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此次展览没有在专业的艺术场馆举办而是选择在位于杨浦滨江的毛麻仓库,不仅仅因为杨浦滨江是中国革命求索路的启航地、近当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更是因为杨浦滨江是45公里滨江岸线的亲水生活地、来沪“旅客”和滨江“跑客”网红打卡地,观众穿越历史与现实,展厅里是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展厅外是抛头颅洒热血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能激发爱国情怀,铭记革命英烈。在展厅的留言簿上,出现最多的词是“感动”,从9人合作的巨幅油画《求索》,到一人扛鼎的雕塑《龙华24烈士》;从大型剪纸长卷《百年征程》,到小型顾绣作品《共产党宣言》,展览中许多作品都引发了观众的共情共鸣。走在龙华烈士英勇就义装置作品的铁链上,听着铁索声和《国际歌》声,悲壮之情油然而起,观众们都会自发在龙华英烈榜前献上一支白色康乃馨……展览突破性地采用多媒体手段,声光电等装置艺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提升了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观众们表示:“用艺术作品表达党史更有冲击力,展览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和党史的完美融合。”

  三是解读向下,开展普及性导赏,努力尝试让墙上作品走进大众心里。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就是志愿者讲解员,如果说展厅里的作品是艺术家们谱写的红色乐章,那么把这些动人旋律唱响和传颂的就是现场的志愿讲解员,是他们站在作品前一遍遍的解说,让观众都能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创作者的艺术表达。展期内邀请了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国歌展示馆等沪上红色展馆的讲解员团队参观展览并向观众做专题讲解。专业讲解员作为党史的讲述者,从现场学史活动中收获了满满的精神力量,而作为志愿者讲解员也是收获巨大。此次展览的讲解员来自沪上各大艺术院校学生,从最初备课、踩点到上场讲解的过程,让他们对党史有了更加深入系统的了解,也无数次被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节所感动和震撼。大家表示,“自己今后也将成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展览中丰富的艺术面貌、艺术手段都在补充着我的知识库!服务观众并提升自我,是一次终身受益的经历。”

  四是载体复合,拓展线下线上,主动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展厅和展览“直播间”。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展览走进展厅,展览在创意设计上动足脑筋。毛麻仓库展馆外墙,56根金线以放射状的形式覆盖整座楼体,在阳光的映照下就像闪耀世界的第一缕曙光;展馆内56根柱体如56个民族顶天立地,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展馆一楼还开设了面向青少年的“红色文创手工坊”,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可动手、可体验的文创产品。展览还拓宽线上传播渠道,除了各大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外,融媒体的方式对展览予以全方位立体呈现,采用H5、融媒体开机海报、网络全景直播等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观展。人民网“人民?秀带”直播间云上观看“曙光展”观看人次总计720255人;澎湃网开幕式直播间观看人次总计451821人;央视新闻新媒体直播间观看人次总计367891人,营造了热烈的线上观展氛围。目前,线下展览虽然落下帷幕,但线上展仍将持续,在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更多市民不出家门也能欣赏到精彩的艺术作品。

  五是底线守紧,牢固树立安全观,始终守住内容安全和场地安全两个重要关口。“曙光展”虽是艺术展,但“忠于历史”是这次展览所有艺术创作的前提。展览经过了作品创作评审、图示策展方案和最终场馆实地呈现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由市文联和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专家和艺术家进行严格三审,不符合党史要求的作品绝不入展,文字说明有疑义的必须弄清,因此在整个展览过程中无一观众对展览内容提出质疑。前来观展的华师大历史系退休教授告诉现场志愿者:“我看过很多党史展,也看过很多艺术展,像这样既保证史实严谨又兼具艺术呈现的展览,这个展览是最好的。”

  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上海市文联及协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文艺创作和展览展示活动,但我们始终坚持一条标准,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文艺工作者只有把人民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才能创作出经得起人民评价和市场检验的优秀作品。

  以上内容选自《文联工作通讯》2021年第7期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

(编辑:刘青)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