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文艺两新>两新锐评

“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6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四川省文联主办的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简称“文艺评论两新”)代表130余人齐聚蓉城,首次就“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吹响了“文艺评论两新”的集结号。现刊发与会代表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会议现场

锦江论坛合影

  本版文图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提供

“文艺评论两新”是

“文艺两新”的重要方面军

  此次召开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暨中国评协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成立仪式,搭建“文艺评论两新”有效发声平台,做好“文艺评论两新”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文艺两新”工作部署要求和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项直接举措。加强“文艺评论两新”工作,一要充分认识“文艺评论两新”工作的重要性。“文艺评论两新”是“文艺两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创造者、建设者、发展者和繁荣者。做好“文艺评论两新”工作,事关文艺评论导向正确、事关文艺评论人才培养、事关文艺评论生态健康。二要正确把握“文艺评论两新”工作的独特性。“文艺评论两新”既有“文艺两新”共同属性,又有“评论”的独特属性。创建“锦江论坛” ,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经常性的“文艺评论两新”见面、交流、探讨、共事的机会,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三要积极发扬“文艺评论两新”代表人士的示范性。希望参会代表积极关注和参加中国评协举办的论坛研讨、年度推优、研修培训、征文征稿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文艺评论方向导向,感受评协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感受文艺评论工作的魅力和职责荣光,真正起到典型、榜样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繁荣发展。四要有效发挥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的能动性。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是中国评协联系“文艺评论两新”的重要载体。要充分激发专委会活力,切实打造论坛品牌,采取务实举措,不断提高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水平,积极打通联系服务“文艺评论两新”的“最后一公里” ,营造全社会支持“文艺评论两新”的文化环境,研究和探寻“文艺评论两新”的新思维新特点新类型新表达等基本规律,调动“文艺评论两新”的积极性,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为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徐粤春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打造中国“文艺两新”四川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两新”工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此,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把千千万万文艺从业者、爱好者凝聚起来”。

  2017年以来,四川省文联高度重视“文艺两新”工作,实施了规模较大的“文艺两新”调研行动。2018年11月,由四川省文联牵头,耗时一年调查、编写、出版了《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这套4册123万字的调研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四川“文艺两新”工作者的生存与发展现状。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四川省委宣传部、统战部、省文联主办了“新时代·新文艺·新力量·新展望”四川省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2019年底,开展四川省第九届“巴蜀文艺奖”评奖时,我们从规则制定、评选数量等方面对新文艺群体给予扶持,激发新文艺群体活力。今年上半年,在省委主要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四川省委编办已正式批复四川省文联成立“新文艺组织工作处”,增配副处职数1名、行政编制3名。该工作处的设立,标志着“文艺两新”正式成为四川省文联组织的正式成员,将大幅推进四川省“文艺两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当前,“文艺两新”已经成为推动四川省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开展好“文艺两新”工作已成为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四川省文联将从加强对“文艺两新”思想政治引领和党建工作、细化落实职称评定办法、延伸工作服务手臂、发挥文艺志愿服务在“文艺两新”工作中的平台渠道作用等方面持续用力,努力探索实现四川省“文艺两新”工作新突破,为打造中国“文艺两新”四川高地不断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平志英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评论的成都实践

  这些年来,成都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与城市共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一是蓬勃发展与粗放形态并存。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在成都得到迅猛发展,逐年发展壮大,发挥着愈加重大的作用。受经营场所等因素影响,也面临着发展形态较为粗放、各自为政等现实问题,自我造血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市场敏锐与过度商业化并存。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不依赖财政拨款,为获取更高的劳动报酬往往会主动适应市场,这带来更加灵活、更能体现个人艺术风格的创作制作方式。三是团结引导挑战与机遇并存。新文艺群体是当前文艺系统面对的全新对象,成都新文艺群体代表大多聚集在各级文艺家协(学)会,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独立艺术家等游离于文联系统之外。基层文联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去团结引领规模庞大的新文艺群体已成为基层文联亟待创新解决的共同难题。

  成都市文联出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专门提出实施文艺评论工程:一是开展文艺评论引领计划,对成都文艺创作趋势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文艺评论提升新文艺群体的创作水平。二是开展文艺精品推介计划,将组织知名文艺评论家对部分新文艺群体代表展开评论推介。三是精心打造文艺精品鉴赏课,搭建“文艺两新”参与服务人民的平台。通过开展文艺进社区、“天府文艺名家”讲坛等活动,搭建“文艺两新”参与文艺志愿服务的平台。

  (宋凯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

团结文艺评论生力军

把好文艺批评方向盘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倡议书

团结文艺评论生力军 把好文艺批评方向盘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倡议书

  一、坚持正确方向,自觉担当“文艺评论两新”光荣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坚决杜绝“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倾向,坚决抵制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言行,开展科学、健康、理性、客观、公正的文艺评论,不断提高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艺评论两新”的重要作用。

  二、发扬批评精神,着力塑造“文艺评论两新”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不断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坚持实事求是,切实纠正唯点击率、唯利益化、唯圈层化等带来的不良影响,不以流量论英雄,不以圈粉看成败。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行业新风,坚决抵制剽窃、抄袭等行为,拒绝红包评论、人情评论、跟风炒作式评论,不做“市场的奴隶”,遵循汉语言文字表达的基本规律,摒弃不良词语倾向,展现“文艺评论两新”的职业操守和行业新貌。

  三、加强团结服务,生动彰显“文艺评论两新”文化动力。各级评协组织应聚焦“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务,善于发现和培养“文艺评论两新”优秀人才,积极开展理论评论和调查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骨干培训,增进与文艺创作及传播媒体的交流合作,扎实做好“文艺评论两新”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工作,为“文艺评论两新”成长成才、发挥作用搭桥铺路,推动“文艺评论两新”进一步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内生动力和重要增量。

  四、打造专业论坛,推动形成“文艺评论两新”重要平台。“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是为全国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中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搭建的专属论坛。“锦江论坛”旨在团结各方力量,传递主流价值,凝聚文化共识,放大评论声音,搭建沟通管道,交流从业经验,集中探讨“文艺评论两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文艺评论两新”发展营造良好内外环境,共同为文艺评论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让我们心怀“国之大者”,在文化强国建设和文艺登原攀峰的伟大进程中整装集结、激情出发,奋力书写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辉煌篇章。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组委会

  二○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于成都

激活新文艺群体新动能,

助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

  郑晓幸(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

  “文艺评论两新”工作的开展,使一批优秀的评论家进入文艺评论家队伍,从而使中国文艺评论从外延上得到拓展。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到今天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要求文艺评论家们调整思路、理念、观念,用全新的眼光、全新的视野看“两新”。这些年,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文艺两新”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也是新时代文艺繁荣的增量,是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的重要主体。特别是“两新”群体中,已经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凭借优秀的作品和良好的品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已经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生力军和文艺市场的重要力量。

  根据《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四川省有97000多家文化艺术相关组织,268万人参与文艺事业,共包含了40多个门类,拥有将近5000亿的注册资金。新文艺群体是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产生发展、实现增长的,他们的存在体现出了市场对文艺产品的新需求、新方向。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去关注,更需要文艺评论家协会为他们鼓与呼。希望文艺评论家们用更高的视野、更新的思维去关注中国最活跃的艺术群体,共同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新文艺群体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价值和作用

  廉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新文艺群体有两个显著特性。第一个是杠杆性。新文艺群体由于本身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和文化优势,是与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具有集散思想文化信息的软实力和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强能力,是影响大众价值观念的“路由器”和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扩音器”。他们人数不多,但具有鲜明的“杠杆”撬动作用,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节点。

  相比较其他社会群体,新文艺群体需要更多地创造和彰显自身的独特价值,以“有异于”他人的“出位”和“超越”,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占有一席之地。这种行业内独特价值的创造,即所谓“独异性”,是他们在崇尚个性化满足与差异化服务供给行业中得以生存下来的关键。

  第二个是原子性。多元化和流动性的社会变迁,造成了某些文艺群体赖以生存和工作的场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日益“离场”,组织难以“到场”。很多新文艺群体虽然广泛分布于我们身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见到他们,但对于如何系统化地对接联系他们、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仍处于摸索起步阶段。特别是由于没有常态化的思想工作手段以及缺乏单位组织的保护屏障,新文艺群体中的自由职业者往往以个体身份直面迎击社会风险。

  随着“自由人-共享平台-消费者”模式的出现,实现了“从劳动者的模块化组合到自由人的平台化联合”的转变。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未来依附于单位的劳动者将会减少,而拥有不同资源和需求的人将会增多,共享平台则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自由人联合时代的到来使得新文艺群体中的“斜杠”身份和自由职业者将会出现较大规模增长。

网络文学 万象更新

——新文艺群体的内容培育和开发

  杨晨(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

  文艺评论是文学和文化最自觉的表现形式,对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而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文学创作形式,在向主流化、精品化、经典化发展的进程中,更加需要文艺评论的价值评判和创作引导。

  网络文学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形式,来源于广泛的人民创作,承袭了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合了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自信,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读者喜爱,还漂洋过海圈粉全球,更加影响到外国人用英文等当地语言开始写网文,让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在精彩的故事中得以交流融合,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了中国故事,是文化“出海”的先行者。

  网络文学还是当代最有生命力的故事之源。二十多年来,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从单一到多业态,从小众边缘的亚文化写作到进入主流文化机构、参与各类主流文学评奖,成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之一。可以说,网络文学代表了文艺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势。二十多年来,网络文学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以网络文学作家为代表的新文艺群体,一天天、一章章的写作更新——用最小的单位保持与读者共鸣,基于共鸣持续自我进化。首先是内容上的类型结构,网络文学内容多元化明显更进一步;其次,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现实题材发展迅猛,精品迭出;同时,专业题材正加快崛起。

  网络文学不再只是简单的阅读与创作,而是形成了共读、共创的互动社群文化——“埋梗”、留白、化用书评等等作品中主动设计的互动形式,已经成为作品中的常见元素。

关于新文艺群体评论的几点思考

  李星文(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影视独舌》创办人)

  微信诞生10年,微信公众号上线9年。微信公众号催生了内容创业的热潮,也成为影视评论写作和发布的重要平台。公众号影视评论,属于新文艺群体评论的范畴。

  一般来说,公众号评论不同于象牙塔里的学术评论,也不同于传统的媒体评论,它具备了一些新的文风和特性:原本的媒体影评大都是温和的,红包影评是谄媚的,而公众号影评的基本面貌是犀利、鲜明的。原本的影评多数是长段,要求严密的逻辑和坚实的论据做支撑。公众号影评倾向于短句和短段落,行文的抒情性和煽动性大为增加,说理的严谨性有所下降。原本的影评基本上是纯文字表述,顶多加一些数据图表,剧照配图比较写意。公众号影评强调图文并茂,动图、截图、表情包比较多地参与到文章的论述中。原本的影评引述剧情比较克制,注意避免关键剧透。公众号影评越来越倾向于复述剧情,夹叙夹议,经常性地借题发挥。另外,公众号影评还具有叙述主体人格化、集体创作共用笔名、高频使用网络流行语等特征。

  公众号影评实际上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最初是迷影精神驱使,对电影有一种宗教般的情感。后来被经济杠杆左右,走向了极端话术。对某些大号来说,不是把一部影片捧到天上,就是把一部影片踩到泥里,几乎没有中间地带。前者用以赚钱,后者用以赚人气。 《影视独舌》自创办以来,始终按照独舌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用平实、简洁、准确、感性的媒体语言来与读者交流,以求得有效的传播效果。

对新文艺群体文艺现象的学术论究

  陈亚平(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主任)

  新文艺群体是国际混合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化现实,既体现信息化时代第三阶段不可逆的大趋势,又涉及概念准则上的学理共识。其中,“艺术思维新”的论观,必然会引出艺术新思维缘何发生的前提性思考。

  以新文艺创作方式为特征之一的网络文学作家、网络独立撰稿人、网络直播人、网络音乐人、数字艺术微电影制作者、网络数字画家、自媒体、文艺网站创办者、独立数字摄影者、独立设计师、文艺电子刊物创办者——是借助互联网具有独立性、私有性的传媒,其话语和意义生产、发送的方式,是一个连接性和交互性的共生体系。体系中任何个体,都是一个互联系统中的一部分相互作用的单元。由此,客观上构成技术生产力促进成文化生产力的条件。这种互联网传媒体现的话语接近权,是以独立性传播来构建独立性的公共性(群、圈、论坛、微博、播客、微信)和共通性(多维开放性、互动沟通性、分享反馈性)方式,形成新文艺群体话语创造和意义生产链(构思、创作、传播、反馈、互动),从而形成以独立个体方式体现的网媒公共性文艺共存体。

  新文艺群体的新思维特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价值确立的跨文化成分的根基。新文艺群体与网络技术同步,意味着与生活符码化同步。正是符码化的高技术化生活,让幻像化的艺术实现了艺术与公众化生活相对趋同性同质,但不是绝对同质的共生。由此,艺术和生活相互越界、相互生成,促成一种在场的、过程中相应变化的审美可能性。

与会代表分组讨论

图为分组讨论现场

  ★赖莎(中国评协理事、上海平成文旅创意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及研究院院长)

  文旅产业是竖在大地的文化作品,当代文化影响力巨大。文旅产业是新文艺群体最重要的整合平台,无数的文艺从业者都聚集在此。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意外在网络上走红,凭借专业及大众的正向评论,创造了一个历史老城的现象级文化事件。从河南与《唐宫夜宴》网红文化现象可看到,文旅演艺作品是否能让人们接受,从新文艺群体的评论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因此,应该尽快建立新文艺群体评论管理体系,建立行业标准,组织对年度大文化事件进行评论,结合网络平台形成多元化的评论,让新文艺群体可以形成积极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产生的火花,才是新文艺群体评论的价值所在。

  ★赵妍(中国评协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

  当代戏剧评论不仅是要跟在戏剧实践的后面对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实践的过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向提供预测。没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是虚弱的,缺乏理论自觉的实践是盲目的。戏剧评论的希望应在受过正规教育并具有相当多实践的中青年戏剧家身上,希望他们保持自己的锐气与独立的审美意识,清醒的判断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是首先应遵循的第一法则。

  ★陈裕亮(中国评协理事、《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副院长)

  我觉得文艺评论要有生命力,首先就要切中要害,然后用自己的理论素养和高度的审美追求,指导画家更好地创作。有正确的立场,有理论素养,又有切中要害的本事,这样的评论家才是真正具有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的。在新媒体语境下,对文艺评论的要求是信息传播要迅速及时,文字要简短有力,文风要清新犀利,观点要鲜明扼要,问题分析要逻辑清晰,论据要有力。

  ★胡建礼(中国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微信公众号“影视风向标”主编)

  新文艺群体评论有四个特点:一是评论尺度相对自由,二是评论形式丰富多样,三是评论维度多元多面,四是评论风格生动贴近。正因为如此,新文艺群体评论具有传统文艺群体评论不可取代的价值:首先,新文艺群体评论能够引领网络文艺评论的潮流。其次,新文艺群体评论是监督和引导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第三,新文艺群体评论是联系文艺作品和年轻受众的重要纽带。目前,新文艺群体评论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无序的状态,无论是评论质量还是它产生的社会效应,还没有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态,需要所有从业者严格自律以及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行业协会的引导和监督。

  ★王进玉(中国评协会员、中国新水墨画院研究部主任)

  新文艺群体及其评论样式的产生顺应时代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尤其是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发生系列变化的必然结果,更是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具体体现,符合新时代文艺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它与传统评论模式并不冲突,不存在利害关系,且都以各自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得以传播、发挥作用,不能硬性比较,更不能厚此薄彼、冷眼相待。当下不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整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方面,文艺评论尤其新文艺群体评论这一块还很欠缺,还需大力提倡、呼吁、鼓励与支持。

  ★王嘉(中国评协会员,山西戏剧网执行董事、总编)

  应当加强优秀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的身份认同。对于体制外的新文艺群体文艺评论工作者,他们大多数拥有在网络自由发表观点的表达阵地,而对于参加一些具有官方背景或举办的线下评论活动则很容易被忽略在外,建议文联和评协能够更加紧密团结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给予体制外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更多发声渠道与进步空间,使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在从事文艺评论工作过程中立场更加坚定,导向更加明确,发声更有力量。

  ★于忠辉(中国评协会员、中国评协第一届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研究员)

  新媒介的影响是观察新文艺群体批评的重要角度。新文艺群体批评表现出在场性、交互性、动态性、即时性等优势特征,具有传统批评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新文艺群体批评是文艺受众的主要代言人,批评意见贴近文艺现场和文艺市场,体现大众审美情感,汇聚大众理想愿望,折射大众心理情绪,为文艺创作提供着遵循和导向,深度影响着大众文艺生产,并能以文艺话题影响网络舆论进而影响社会舆论,但也存在批评主体泛化、批评态度情绪化、批评成果碎片化等问题。

  ★刘远江(中国评协会员、中央新影发现之旅《美丽家园》栏目制片主任)

  在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过程中,要坚持以哲学的眼光、用哲学的思维、站在哲学高度上去统领和驾驭全局。面对崭新的文艺样态和媒体形态,我们要站在哲学高度去看待和引领,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大力开创新时代的“实践论”,好的理论家同时也应该是出色的实践家,对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就是最好的例证。

  ★刘妍(中国评协会员、青年评论工作者)

  2011年,艺术学经过了前辈学者多年的努力和奋斗,摆脱了文学,变成一个与之平级的门类。升门之后诞生了五个一级学科: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理论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新艺术实践和新艺术观念。把年轻的新文艺群体评论的表达与传播,建构在艺术学理论之上,建设成一门与其年轻相应的富有魅力和活力、致力于创新发展的新群体,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文艺。

  ★刘旭东(晋江文学城总裁)

  网络文学评论是网络文学的伴生物,根据作者的写作初衷和变现方式,网络文学可分为:萌芽时代、免费时代、VIP时代、IP时代以及新免费时代。这些阶段的网络文学评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阶段新情况下,如何让评论可以更好地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晋江文学城想要探索尝试的方向有以下几点:开放作者对评论的管理权限,由平台接到投诉才能删差评贴转向作者可删但读者可申诉恢复;增加专家、专业人士点评的单独空间,由网站牵线搭桥,帮愿意寻求点评的作者收获专业的评论指导意见;加入更多技术手段,增强评论受众。

  ★庹政(中国作协会员、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当前网络小说中,系统文的金手指的设定非常火,各大榜单系统流网络小说占据了近半壁江山,系统在网文中越来越频繁使用,系统本身也越来越多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取代作者和小说主角的努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系统流真正的核心在于简单化背后隐藏着的非逻辑化和特殊化,俗称“不讲道理”。阅读是一个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应该包含着猜测、推理、竞争等智力行为,现在的网文越来越套路,越来越通俗,就像工艺产品,流水线式,系统流的出现,大大加剧了这种现象和发展,而作者的主动降维,让阅读变得浅薄,失去了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获得和价值影响,这是不好的现象和趁势。

  ★李伟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新媒体的萌生与发展,首先是依托于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就国内的发展阶段而言,博客的出现,是一次有革新意义的事件。博客之后,是微博,微博是自媒体平台。微博之后的第三次评论潮,是微信的朋友圈,以及微信公众号。在当今,评论已经不仅仅是纯文字,或者是图文的形式,抖音、快手平台的崛起,让许多的创作者又开启了视频评论的创作与发布。“网感”有许多可以感受到的特征,我认为主要有口语化、碎片化和噱头化这三点。

  ★董江波(北京评协理事、网络作家)

  近五年以来,在数字阅读、纸质图书、有声小说、影视剧改编等多个维度同时爆红的网络小说,豪门总裁文占较大比重。豪门总裁文,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所属的都市与言情这个一级分类下,而是加上了古代、穿越、奇幻、悬疑、宅斗等等元素,让这个网文细分类类别,更加多元化,更加好看,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来关注阅读。豪门总裁文由年轻人向老年人迁移,吸引了一大波老年读者关注阅读。

  ★白靖利(腾讯集团新文创研究院研究员)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与文化公司,腾讯集团一直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腾讯新文创生态已经初步成型,涵盖多种数字文化形式,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元有活力的生态,创意者和用户之间彼此激发,互相转化,迸发出更多的创意和创新。在新时代下,腾讯以及腾讯“新文创”战略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汲取时代发展养分,让好作品源源不断;二是科技与文化相融,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机;三是着力打造成长平台,让优质人才生生不息。

  ★毕志飞(北京实传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影视理论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要发挥自身群体“短小精湛”“灵活机动”的优势,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抱着交流探讨的真诚态度发表尖锐批评,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批评原则切实落到实处。发挥自己和普通民众“天然贴近”的优势,引领群众正确剖析影视作品,引领正确审美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多搜集和吸取民众意见,在群众中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社会、对民众的理解和各方面经验、水平,才能在影视评论行业真正扎根、发芽,进而达到枝繁叶茂!

  ★尚光一(福建省评协理事、福建省文艺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

  网络文学在众多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青少年读者开始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网络文学精品,因而亟须通过网络文学评论来引导网络作家努力创作更多的精品力作。网络文学评论应引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改变主流学术界的失语现象,应以当代中国文论为审美基础,应主动以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面对网络作家的创作特性,未来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爬虫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从而更高效、精准地开展网络文学评论。

  ★郑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提出一个设想,就是按照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网络文学,深入网络文学内部,深入到新文艺群体中,进入网络文学现场,对作者、编辑、粉丝有足够的熟悉和了解,只有进场,才能从实践层面上了解网络文学独特生产模式和传播机制,分析和总结网络文学创作、阅读、传播的规律和原理,对其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潮流做出正确判断,才能精准找出网络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学理性的分析。

  ★肖学锋(江西省景德镇三宝蓬美术馆馆长)

  景漂,泛指在景德镇从事陶瓷文化传播、艺术创作、艺术品经济、设计、生活美学、非遗手作等相关领域的人士。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陶阳十三里、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等,有许许多多类似景漂群体聚集的区域。他们在景德镇驻留、创作、生活,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是景德镇,也是江西乃至全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是新时代文艺群体的一个典型代表。

  ★谢士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运营主管)

  我们的新文艺群体评论需要通过政府组织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活动,通过主流媒体的价值舆论引导,为我们的文艺评论创造环境。同时我们的文艺评论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代发生关系,与我们的受众群体、与我们的大众保持亲密的关系,通过我们的文艺评论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帮助他们了解评论的作用,了解时代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吴玉敏(四川省评协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副主任)

  网络小说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拐点。各种自媒体、小视频以及动漫的快速崛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蚕食整个文学的生存领域。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跟上新的节奏,转变新的形式。可喜的是,许多网站和作者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早已经开始图文结合以及视频宣传。网络文学的敏锐性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很快的,只要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趋势一直保持下去,网络文学的道路应该会越走越宽。

  ★周冰(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在某种意义上,新文艺群体评论应和的是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变化,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的结果。那么,相应地,新文艺群体评论就要具有时代的责任与担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高举旗帜,价值引领。其二,聚焦介入,激浊扬清。其三,公正判断,诚意批评。其四,提炼建构,讲好故事。

  ★黄明科(四川美术网总编辑、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

  只有坚定政治立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文艺群体评论的根本遵循,新文艺群体评论才能蓬勃发展和行稳致远。新文艺群体评论要主动关注重大主题文艺创作,用新文艺群体评论的优势服务于国计民生大局。新文艺群体评论要坚持与新文艺群体在一起,支持新文艺群体守正创新。

  ★赵文溱(成都诗婢家美术馆馆长)

  新文艺群体评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问题,“言”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评论,可以给人以温暖和正能量,带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发展。不好的评论,可以杀人于无形,以文化腐蚀内心,瓦解人民的精神信念,阻碍社会的进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因此,提高评论者的时代责任与文化担当是新文艺群体评论发展的核心问题。

  ★李宏烨(新语相声俱乐部主席)

  超短视频,相较于电视剧、微电影、电影等传统形式的不同之处,相当于脱口秀和相声的差异。从演绎方式上看,脱口秀和相声的区别是——一个人说VS两个人说,也就相当于——自说自话VS两男(难)境地。相声以及其他各色各样的脱口秀就组成了现在超短视频风靡的壮观景象,大家都自说自话,抛出观点,不捧不讲,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各说各话。我相信这种现象只是一个过程,不久之后,观众看腻了这些碎片,才会更加珍惜整体化用心加工的文艺作品,有血有肉的故事总归比流量爆棚的观点,更容易留在观众的心里。

  ★杜洪毅(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

  当下,新文艺群体之所以能摆脱传统文艺创作的桎梏,自由生长并快速形成燎原之势,与目前我国繁荣的经济文化背景和互联网技术普及带来的新媒体革命不无关系。虽然说,活跃的新文艺群体存在诸多弊端,但其创造的丰富文化内容,不但为民众提供丰足精神生活食粮,而且还促成多元共存、百家争鸣的文化新生态,成为推动我国文艺创作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的坚实力量。

  ★卢志毅(新文艺群体音乐评论工作者)

  中国元素应当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审美观念;中国各民族文化因子;现代首饰制造中的传统工艺;消费者喜欢的首饰制作材料等。中国元素的设计,不是简单地将中国古代的象征符号(汉字、动物图案、神话人物、宗教图案)充当设计语言的首饰作品,这种设计看起来是有中国风,但实质上只是西式设计理念披上了中国化的外套。

(编辑:赵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