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系列影片横空出世:它的总时长11小时,上映当年票房就突破1亿元。各大城市、工厂、企业、学校都出现了踊跃观看这部影片的现象。它用影像书写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全貌,以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战略决战展现出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就是《大决战》。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计划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没能如愿。“文革”结束后,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三大战役,但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领导人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由李俊担任总导演,杨光远任《辽沈战役》首席导演、蔡继渭任《淮海战役》首席导演、韦廉任《平津战役》首席导演,景慕逵任共产党统帅部导演,翟俊杰任国民党统帅部导演,李平分、史超、王军担任编剧。
《大决战》自组建剧本创作组开始,至第三部《平津战役》最终完成,用了6年时间,其中前期剧本工作用了3年时间。韦廉拍《平津战役》,时间过去了4年零3个月,头发白了一片。《平津战役》的外景都在冬季拍摄,在没有CG技术的时代,“等季节”是电影人的常态。同时,因为在制作上要保证前两部电影出片,所以《平津战役》也是3部中完成周期最长的。
《辽沈战役》的开头也是3部电影的开头:毛泽东从陕北农村的山坳里走出,迈上山顶,放眼山河,雄伟如画。然后,是长达3分钟的空镜头段落表现黄河开裂,在河水推动下,破裂的冰面相撞、流动、浮沉,冰凌快速漂流,乃至正面涌向观众,气势雄健,格调阳刚。这预示着以辽沈战役为开端的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行动即将开始,也同时宣告一部以雄辩姿态讲述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故事的电影巨制问世了。
能让历史震颤的只有真实的回响
剧本创作组组建时,社会中出现多种不同的文艺思潮,有的舆论对军事题材影片表现出冷落甚至排斥,革命英雄主义主题受到公开的嘲讽。3位编剧都曾亲历战争,接到任务后,便怀着“前所未有的政治激情” ,暗下决心: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如果狠下功夫,且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艺术观去写,一定能够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大决战》的文献参考资料主要是大量的作战电报。仅傅作义起义前详细报告他的动向、心态的电报就有300多封。每一场战役有1000来封电报,共3000多封。编剧们从中央文献研究室专门负责五大书记的传记组得到帮助。他们还大量翻阅了国内和海外出版的回忆录,看了当时在华外国记者所著的书籍《中国的高潮》《中国震撼世界》等。此外,编剧们跑遍了三大战役的旧战场,如锦州、塔山、黑山、葫芦岛、锦西胡家窝棚、林彪指挥所虻牛屯、徐州,李平分还单独去了新保安、张家口。编剧和导演们大量进行了口传史料和实物图片史料的采访收集工作,尽可能地寻访参战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了解他们在某些阶段的活动及各自的性格、特点,采访曾在领袖和将帅周围工作过的参谋、卫士、医生等,访问了全国政协委员如侯镜如、黄维等。
韦廉为影片所做的准备工作,至今历历在目。他当年查阅有关的回忆录、文献、文件和作战电报等文字资料上百万字,翻拍、拍摄有关历史人物、场景和遗址以及美工、化妆、服装、道具等造型资料照片7000余张,采访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熟悉当年战场、选看外景、场点222个,行程60000多公里,在全军、全国范围选试演员292名。韦廉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描写关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的事件的电影,所以首先要求“真”。影片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的矛盾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都不能是虚构的。它的性质规定了需要创作者大量研究史料,然而无论是口述还是文字史料都不等于史实,创作者要在充分地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辨析研究,把史料变成史实。研究出来以后,别人应该是推翻不倒的,这样才可能对事实有所了解,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才能生发出好看的故事来。
韦廉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能走两个极端,既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能拘泥于史实,战火硝烟中的焦点是人。创作者只有从当事人的口传史料中,才能感受到文字史料中感受不到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环境氛围等,抓取到文字史料中难以抓取到的人物动作、语言、生活细节、环境特点。《大决战》的导演们就是这样解决了视听造型和艺术的想象问题。
能让历史震颤的只有真实的回响。在前往辽沈战役的胡家窝棚战斗发生地采景时,杨光远发现了一座纪念碑,是当地人民在解放初期为纪念战斗中牺牲的40多位指战员而建立的,纪念碑上却一个名字也没有。杨光远曾这样讲述自己感悟到的历史真实带来的力量:“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们难道是可以冷淡甚至忘却的吗?在这些原生形态的历史事实中,分明释放着一种情绪、一种令人陷入沉思的力量,使我不由得产生出一种艺术家的使命感。”
《辽沈战役》中专门用配水池之战表现了战争的艰难、残忍。残酷的战斗结束后,震天的枪炮声戛然而止,满山的残雪和战士的躯体已难用肉眼辨析。一位老班长挑着饭来到阵地,倒出一地包子,舀着战士们喜欢吃的猪肉炖粉条。战斗前还问他吃什么菜的战友们,此时已悄无声息。
作为一部战争大片, 《大决战》的镜头经常占据很远的视点,为的是让观众看到气势雄伟的总体战争景观。创作者也努力发挥大制作的优势,展现历史上宏伟壮丽的社会景观、自然景观和战争奇观。双方统帅部的谋划是在战场上检验的。伟大战争的气势带给人的强烈感受,通过战场才能表现出来。
淮海战役攻打双堆集的战斗非常艰苦。解放军在大平原上作战,没有强大的炮火掩护,中原野战军采用了大规模近迫作业,把战壕挖得像蜘蛛网一样互相交叉,一直延伸到敌人阵地前三五十米的地方。美工师根据资料照片,在山东莱州湾畔的一个炮兵靶场重现了战场。为了给观众持续的整体印象,《淮海战役》的摄影师用长镜头拍摄,堑壕里的摄影机如同穿行在街巷人流中:战士们在运送武器物资,救护所里在包扎伤员,俱乐部正在演出《兄妹开荒》 ,掩蔽部里新党员进行着宣誓,战壕里有厨房、仓库等,展现了真实的战地生活和淮海战场的特色。
剧组在此地连续拍摄了几个月,共数十个场景。在一个长达1分半钟的航拍横移镜头里,写意而又具体地展示了解放军步兵冲击黄维兵团机械化部队过程的各个局部。在围攻尖谷堆的关键时刻,剧组把历史上中原野战军发明的一种“重型武器”——土炮用在了这里。这种用汽油桶改制成的武器,被战士们叫作“飞雷”,它射程近、威力大,使得场面新颖而有冲击力。
3部影片的导演、摄影、美术等部门尽力创造着每一场大战小战的特点:辽沈战役刚下过大雪,色调上以白为主;锦州战役穿墙打洞;辽西会战在无声的夜间穿插、乱中取胜;奇袭廖耀湘司令部;坚守塔山的陆军和海军之间的对抗;平津战役的围而不打、人与风沙搏斗,提前告知观众30个小时打下天津,制造任务能否实现的戏剧性冲突;淮海战役中的水网地带,敌军坦克对解放军的威胁,播送、投放《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也是解放军炮兵、工兵、坦克兵等特种兵参战最多的一场战役。韦廉回忆,《平津战役》的创作生产实际上已经成为一项诸多兵种协调作战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表现人民解放军已经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具备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规模和能力时,影片动用了北京、南京、空军、陆军航空兵、部队院校、武警等兵力37万余人次,参加拍摄部队团以上单位105个。有些场面拍摄难度之大,是中国电影史上罕见的。
天津的金汤桥是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平津战役》中,伴随着连续的枪炮声和战火硝烟,士兵们如奔流一般连续突进天津的城墙、城市街道、西洋建筑,股股洪流在金汤桥上汇合,势不可挡,令人心潮澎湃。这一段落只有30秒,但从空中拍摄桥体的难度很大,在两边都有楼房的情况下,飞行员要低空飞行绕着大桥盘旋。韦廉说,真实的大会师场面没有那么热闹、壮观,但因为它是真正冲击人心的大场面,是重要的会师景观,所以值得一试。韦廉希望金汤桥的河面上站满士兵,剧组一直在等待河面结冰,等了20多天才进行拍摄。从拍摄当天的7时30分到17时30分,断绝了21条街道交通,停驶13条公共交通路线,拆除了桥上1200个节日灯和9000米电线,动用了10000名部队指战员参加演出,2000名警察维持现场秩序,才将场面拍成。
战争戏的内景部分虽然不及外景部分震撼,但抓住两个统帅部的斗争,使得影片具有了更高的视点。统帅部的戏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抓住主要的环节和对战役最有影响的事件,对某一场战斗的胜负也是从全局来看的。这些内景戏表现了双方相应的部署,并为南北两线五大战场互相的战略配合铺设伏线,体现了战争的错综复杂。
剧本初稿曾考虑用一个基层指战员贯穿全片,但由于减弱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未被采用。史超认为,《大决战》以历史真实为前提,根据战争的发展进程,顺时序齐头并进地向前推进、展开的叙事方法,在国内外的战争片中极为少见。这部影片不需要照顾到人物的情感线、完整的情节、中心事件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影片立意所规定的内容。
《淮海战役》中有一场平行剪辑两个统帅部交叉进行会议的戏,是刻画领袖人物的重场戏。为拍好这场戏,翟俊杰专门前往西柏坡,与景慕逵沟通交流,两人一起细致地沟通分镜头的景别、人物运动方向、节奏,最终形成蒙太奇段落。通过画面节奏变化,逐步展露出毛泽东和蒋介石对战略决战的不同心态,他们各自的性格、处境、意志和决心。
特写镜头里,在南京国民党国防部的作战会议室的蒋介石说:“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在西柏坡中央军委作战室里的毛泽东说:“60万对80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毛泽东的革命大气概源自于哪里?国共两党命运、军队命运的战略决战,实际上是一场“战外之战”。军事决战之外,是政治、经济、人心、两党文化的大决战。《大决战》通过真实的历史,揭示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李俊认为,战争是从全局、从整体的胜利和失败,不只是军事指挥问题,它是政治上的成功或失败的继续。着眼于战争胜败的总体因素,将这些因素和战争结合起来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不但增强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形象化地论证了这场战争胜败的原因,给观众留下了总体概念。
观众需要的是“这一个”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小车推出来的。”解放战争进程中,解放区土地承载力已近极限,但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路一天天地伸向远方。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共有543万男女民工奔赴淮海战场,独轮小车上装的是米面、大饼、棉衣、军鞋,也可能是棺木、裹尸布。如果把整部《大决战》比做一部交响乐, 《淮海战役》是把“人民战争”和“人民支援战争”作为一个重要乐章来表现的。
在拍摄《淮海战役》前,蔡继渭采访过国民党原第12兵团司令长官黄维。黄维一直认为是蒋介石错误指挥,使他吃了败仗。但他在被俘后,亲眼看到老百姓自愿支前,混合在解放军队伍里的热烈场面,终于承认国民党“气数已尽”。
赶路的牛、车、人在泥泞中挣扎前进;民工宿营地里温暖情真、篝火跳动、笛声悠扬;重新上路的烈士亲属带着悲愤,融入人民群众的支前大队之中,像海潮一样涌向前方……《淮海战役》把多种支前的场面剪接在一起,因为背后是几百万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历史实情。
《淮海战役》中阻击黄维兵团突围时,担任阻击任务的解放军三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凄凉的风刮着,一排排战士的遗体蒙着白布停放在村头。两位老人轻轻地为他们擦洗身上的血迹,犹如母亲对待熟睡的婴儿。在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泪水不停地流淌。蔡继渭说,他们不是在表演。这两位当地的老人早年经历过淮海战役,他们是用心灵重温过去那段难忘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大决战》3部影片中,每一次解放军的行军场面都充满感染力,配合特定时间的大地背景,无穷无尽的队列在大地上曲折行进着,出现在视野极宽极远的画面里。
影片中,有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背景,如美蒋关系的变化、伪“国民大会”、蒋氏父子失败的“经济改革”;有表现人心向背,如陈布雷自杀,两次当兵的丁小二,国民党内部将领各有盘算,卫立煌对蒋介石的战略不予认同、对战事并不积极,傅作义的父女关系等;也有写到文化方面,如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指挥风格、生活情趣、性格的对比,共产党与国民党同僚关系的对比,共产党统帅部质朴的农舍与国民党统帅部充满形式感的会议室的对比。《大决战》让观众能够总览战争的全局,对认识历史、认识现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内容还丰富了影片的时空结构和影像张力,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影片主创深刻把握了观众的心理,观众希望能够在大银幕上欣赏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贺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共产党领袖和将帅人物,以及蒋介石、陈布雷、李宗仁、蒋经国、杜聿明、廖耀湘等国民党人物鲜活而准确的形象。
毛泽东是三大战役总指挥,在特定的时空局势中,有不同于其他影片形象的心态和情绪。史超认为,以三大战役为高潮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进步的社会大变革。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正是在变革中产生的时代巨人。如果为避免“神化”,而将毛泽东的形象一味地“平凡化”,是不符合事实且主观片面的。必须浓笔重墨,充分反映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与其高度,并融汇于毛泽东的个性及其思维方式之中。
统帅人物在战争中最有光彩的是谋略超人之处。王军曾提到,通过杨尚昆的讲解,编剧才了解到当时毛泽东考虑最多的是赶快把战争引到蒋管区,打到敌人后方去,彻底粉碎蒋介石破坏解放区的计划。编剧就是根据这种思路,去了解毛泽东关于如何加速胜利进程的思维活动的。 《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正看准了蒋介石在对“撤”与“守”之间犹豫不决的情形,于是采取“关门打狗”的方针和部署。《淮海战役》中,则表现了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切断津浦线、发起战役、决定先打黄维以及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以稳住傅作义于华北等决策内容。
韦廉认为,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把“神”和“鬼”还原成“人”,观众需要的是“这一个”。《大决战》抓住了历史、社会和战局急速发展变化的转折关头的重要关节,着力挖掘和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写好战争里的人就写好了战争
北平和平谈判充满着斗争,是经过反复较量的。在研究史料的过程中,韦廉发现,和平解放的方式既不是“傅作义起义”,也不是“投降”,而是毛泽东和傅作义共同创造的“阵前缴械”。傅作义是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在争取的举足轻重的“棋子”,所以《平津战役》以对傅作义的抑留与反抑留、南撤与反南撤作为贯穿的动作线。
调出傅作义的王牌部队35军,并在张家口一带予以歼灭,是毛泽东对抑留傅作义于华北的一个重要部署。可是在实施过程中,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和华北第二、第三兵团出现了偏差。有电报为证,毛泽东发火了。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毛泽东在这紧要关头的感情起伏和性格变化,如毛泽东在雪地里站了两个小时,周恩来拒穿大衣劝毛泽东回屋等戏,同时突出了领袖人物的家国意识和历史纵深感。
《平津战役》没有把历史的关键人物傅作义写成一个“笼中鸟”,而是把他的历史作用转化为了性格力量,丰满地写出了他的重大决定包含了多种因素的复杂心理过程。韦廉提到,影片中4次拍摄了傅作义照镜子的戏,完成片中留下两次。第一次是听到新华社广播把他列为第43名头等战犯的消息后,傅作义砸碎了镜子,注视着镜子中自己变形的脸。第二次是看完与中共的第二次谈判纪要,准备交出兵权到南京去请罪,看着镜中的自己愤怒的表情,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大决战是中国人民两种命运的大决战,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统帅部和国民党统帅部两大阵营的斗智斗勇。我们能不能把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帅部的形象塑造准确,直接关乎到底是‘武松打虎’还是‘武松打猫’的问题。我们打的可是武装到牙齿、有800万军队的凶恶的敌人,电影绝不能儿戏。”翟俊杰认为,在电影表现双方统帅部的结构中,要记录和表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帅部的本质,才能说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辽沈战役》开篇蒋介石带着宋美龄和子孙们春游南京紫金山,潇洒而不可一世,这种威而内向的感觉,要给他刻画好。”
“前线吃紧,蒋纬国要求上战场挽回败局,蒋介石坚决地支持他的儿子,说明他不是一个窝囊的人。但他是为了官僚买办而做垂死挣扎,失了民心,最后也只能归于失败。”
“心腹陈布雷眼看国民党政权腐朽,企图说服蒋介石夺取人心,挽回败局,却被蒋介石羞辱,陈布雷心如死灰,含恨自杀。蒋介石来了以后含着热泪,没有斥责,而是痛心疾首,他也在想自己做得到底怎么样。”
由于承担了跨度为3部6集的国民党统帅部创作任务,翟俊杰给蒋介石的形象设定了角色总谱。《辽沈战役》中是威而内向,有着满腹彻底消灭共产党的野心,但是他手握雄兵、不可一世,所以表面上还是保持着仪表。《淮海战役》是盛且外露,遭受了辽沈战役的失败,他掩饰不住地火气上攻,但他仍然自信且不甘心,认为还可以反扑。《平津战役》是痛定思痛,惨败让他不能不思考,为什么800万军队全被中国共产党、被人民群众打败了,以至于败退台湾。
“这是《大决战》的最后一部,扮演蒋介石的演员一定要特别会动感情。”影片艺术指导徐怀中曾这样叮嘱翟俊杰。
大势已去,蒋介石即将离开亲手建立的“首都”南京,和顾祝同、汤恩伯、徐永昌、俞济时等登上了中华门城头。蒋介石以曾国藩自况,含泪作了一番自我剖白。翟俊杰没有去表现蒋介石仓皇狼狈,而是在一个大晴天进行拍摄,让城墙古砖作为蒋介石讲话的背景。蒋介石一步一步走下长长的台阶,一袭黑色的披风走进城墙投下的巨大阴影里。
胜得来之不易,拍得酣畅淋漓,好一场《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