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大会发言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 郭超

时间:2021年11月09日 来源: 作者:
0

《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 郭超

  青年文艺家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主力军。在传承弘扬之前,我们需要解释何谓中华美学精神。作为青年文艺家,我们只有明白需要什么样的美学,才能明白要传承弘扬的是什么样的中华美学精神。

  也许正是因为美学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它在解释当今文艺领域、社会生活领域的种种现象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近一段时间,文娱领域出现了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等乱象,对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价值观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现象无不与美学有着密切联系,更是直接涉及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美学基本问题。在纠正当下文娱行业审美偏差、社会审美偏狭上,中华美学精神正可以体现它的阐释力、生命力。也正是在直面社会问题、塑造人的审美,尤其是塑造青少年的审美观的过程中,中华美学精神要发挥它应有的威力。

  中华美学绝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纵览中华美学发展史,尤其是近现代美学史,有助于我们看清楚真正的美学、真正的中华美学精神。无论是读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著作,还是看丰子恺的画、傅雷的书信,还是读鲁迅、钱钟书、沈从文等人的散文、书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美的清风。他们的文章是美的,他们的生活也在力行着他们所倡导的美学,整个人生从内而外散发着中华美学精神的光辉。

  作为当代青年文艺家,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要摒弃浮躁、浅薄、庸俗、媚俗的不良风气,就要认真学习先贤前辈文艺大家的风骨、人格。不能把文艺研究、文艺创作与生活搞成两张皮;不能一边丝毫感受不到美感,一边用力研究着美学;不能写让人读来如坐针毡、不知所云的美学文章,而是要力争把文章写得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受到美的熏染。

  我们期待更多有着真正美学精神、生活在美之中的青年文艺家,他们才是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真正生力军。

(编辑:张钰童)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