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神州巡礼

延续中华文脉 助力全面小康——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新时代美好生活

时间:2021年07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作者:周玮
0

  

  (文案:李童 设计:王晔)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题:延续中华文脉 助力全面小康——公共文化服务赋能新时代美好生活

  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安徽“农民文化乐园”、江西“农家书屋+电商”等创新实践打造农民精神文化空间,到诸多公共文化机构疫情期间“闭门不谢客、服务不打烊”,让足不出户的人们相聚在“云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供给日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延续中华文脉,助力全面小康,赋能美好生活。

  弘扬时代正气

  近日,“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大幕,大美丹青展现百年光辉历程。

  为庆祝建党百年,全国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提振精神力量。山东临沂市博物馆举办“沂蒙红色文化展”,广西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开展红色经典音乐和美术作品赏析,山西太原市图书馆推出马克思书房“党史公开课”……

  弘扬时代正气,培育时代新人。在陕西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几年来摆酒席减少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七成。在福建福安,旧民居变身文明实践“新课堂”,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教育培训、文艺演出和民俗展示等活动。

  近年来,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加快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并整合村史馆、戏台、非遗传承所、文体广场等资源,建设兼具人文性、功能性、开放性的新型社交空间,将公共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中心57万多个。甘肃“乡村大舞台”、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等创新实践接地气、旺人气、正风气,广受群众好评。

  拥抱诗和远方

  广东乳源地处粤北山区,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

  推动公共文化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让这里的风景更值得品味——在景区、酒店、民宿等嵌入粤书吧、风度书房、稻香书斋等特色阅读空间,“诗与远方”完美结合;在景区开展过山瑶民俗文化展示、展演,在特色旅游村植入非遗传习课堂,观光型旅游点成为瑶族文化体验点……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遴选了172家公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景点、旅游宣介服务进公共文化机构,打造主客共享的文旅空间。

  不久前,位于云南大理的沙溪白族书局获得“年度最美书店”称号。从安徽黟县碧山书局、浙江桐庐云夕图书馆,到福建屏南水田书店、云南大理沙溪白族书局,总店设在江苏南京的先锋书店把分店开进乡村,惊艳了居民、吸引了游客。在一篇碧山书局的游记中,有游客写道:“第一次来碧山,发现自己在城市被钝化的五感突然复活了。”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留住老建筑、老手艺,增添新内涵、新风景,酿出新时代的新乡愁。

  共享云端盛宴

  上海图书馆推出疫情防控新动态、免费电子书单、微讲座等系列资源合集;国家博物馆在线营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成都市文化馆利用慕课功能开展线上培训,手机摄影、中国山水画、藏族舞等精品课程的学习名额被一抢而空……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纷纷开启“云端”模式,推出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各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使得宅家“云观展”“云学习”成为文化生活新方式,也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新方向。

  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资源量和网站、移动端点击量的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藏书量、到馆人次、举办活动场次等传统服务指标,并且有加速增长趋势。

  不久前出炉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绘就未来五年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施工图:推广“互联网+公共文化”,推动数字文化工程转型升级、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指尖”。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