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神州巡礼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篇

时间:2021年06月1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记者 顾仲阳 常 钦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自来水上旱塬,浇出了新产业,苦日子过去了,好日子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兴隆镇下堡子村的马银祥老人感慨。

  缺水,一度是西吉农村贫困的原因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西吉县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纾解水困。有了水,产业越做越大,贫瘠的土地育出了葡萄、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2020年11月,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这是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也是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脱贫攻坚照亮了我的生活。”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纳尖村脱贫户黄学良,从大山深处搬进县城新家,实现了就近务工挣钱。

  经过8年攻坚,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脱贫群众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叮咚、叮咚”……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电商直播间里,订单声不绝于耳。村村通4G、通公路,宽带全覆盖、快递全覆盖,“互联网+”让柞水木耳从大山深处“飞到”全国,带火了乡亲们的日子。

  截至目前,脱贫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脱贫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拔节成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显著加快。道路畅了,环境美了,产业旺了,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的“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减贫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中国为什么能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回顾波澜壮阔的反贫困历程,特别是脱贫攻坚历程,“密码”在于:我们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的充分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脱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

  ——这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

  北京助力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小土豆成长为年产400万吨的大产业;浙江通过劳务协作让四川的14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东西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脱贫攻坚成为举国同心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构建起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

  ——这是精准扶贫方略科学性的充分体现。

  每到周末,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游人如织,不时传来的苗歌唱出好日子。“好日子是精准扶贫带来的。”村支书施金通说,村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3年多时间就顺利脱贫,千年苗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从做到“六个精准”到实施“五个一批”,从扶真贫到真脱贫,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全国近亿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开创出来的一条成功道路,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可借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黄土高原到雪域高原,广大干部群众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夯基础、强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陕西省宜君县引入物流企业,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让当地农产品运到西安时效提速两天,整体费用下降70%以上。一个个脱贫地区狠抓脱贫产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将充分借鉴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说。

  在各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222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全部进村到岗。“接过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接力棒,我们要肩负起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东坝头镇长胜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杨小花说。

  ——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在江西省万安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现场火爆,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踊跃参加。生产基地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富晶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兰云正演示如何给果树剪枝,“下一步要通过开放课堂,带动更多乡亲学技术、学经营。”

  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印发,《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各地乡村振兴局相继挂牌,一个个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陆续出台,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图片说明:

  图①:河北省巨鹿县前无尘村的扶贫车间里脱贫户在赶制服装。

  胡良川摄(人民视觉)

  图②: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庙坝村的通村公路蜿蜒穿行。

  罗汉涛摄(人民视觉)

  图③: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的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环境优美。

  和  伟摄(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张芳曼

  数据来源: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统计局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顾仲阳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经过8年脱贫攻坚,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画上句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在脱贫攻坚战中,正是靠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我们凝聚起合力攻坚的磅礴伟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举国合力、上下同心,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在脱贫攻坚一线,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尽锐出战,走最险的山路,去最偏的村庄,拔最难的穷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在脱贫攻坚战中,正是坚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锚定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因人因地因贫施策,广大帮扶干部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扶到根上、扶到点上;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结果经得起检验。我们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开拓进取,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在脱贫攻坚战中,正是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攻坚克难,兑现了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啃下了深度贫困等一块块硬骨头。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村民7年凿出绝壁天路,贵州遵义市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36年凿通引水渠,脱贫地区干部群众实干苦干,攻坚拔寨。优先保障脱贫攻坚投入,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和服务于减贫工作大局,脱贫攻坚深刻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脱贫一线,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尽毕生心血科技扶贫,绿了太行山,富了老百姓;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原书记姜仕坤在扶贫路上燃尽生命之火,兑现了“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的誓言……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路上。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汇聚起更为强大的推进力量,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精准务实、开拓创新,大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要始终铭记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攻坚克难,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山乡巨变 幸福生活 


  图①: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泥溪镇梨园坝村,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游火爆。

  程  聪摄

  图②: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窑头镇通津村,“渔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整齐连片。

  邱  哲摄

  图③: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三官村,丰收的辣椒映红了脱贫户的笑脸。

  刘勤利摄

  图④: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狮子庙镇金河湾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搬迁户满脸幸福。

  刘  冰摄

  图⑤: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龙槐村果农在果园直播销售苹果。

  李旭春摄

  图⑥: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枣园村,脱贫攻坚期间新修的农村公路穿村而过。

  章  磊摄

  版式设计:沈亦伶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