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吸引2.4万名观众(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殷新宇、张光政等

  自2016年7月在莫斯科开馆以来——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吸引2.4万名观众(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日前,记者从位于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了解到:自2016年7月4日开馆以来,展览馆已接待各类代表团1100多个,观众约2.4万人。作为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中共六大会址成为中国民众追寻中共党史、了解中国革命历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海外教育基地。

  据介绍,展览馆开放以来已吸引俄罗斯参观者8000多人,举办演出、展览、联欢、讲座等活动60多场。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的建成和开放已成为中俄友好合作深化的又一个象征,为中俄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增进理解、深化友谊的新桥梁。

  中共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28年,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举行的中共六大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大会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集中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以及革命形势、党的任务这两个当时困扰党的重要问题,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支机构管理和运营,并与时任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共同出席了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启动仪式。

  在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和常设展览馆展陈工作顺利推进。2016年6月20日,全部修复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过中俄联合竣工验收。当年7月4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举行建成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不久前,会址粉刷一新,喜迎建党100周年。

 

  

  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峥嵘岁月)

  ——探访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

 

  这是一张震撼人心的路线图——1928年,怀揣中国革命火种的140多名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国境,一路艰辛奔向万里之外的莫斯科。

  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中共六大是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中共六大为何选址境外?风雨沧桑,莫斯科郊外的那幢小楼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踏着厚厚的积雪,本报记者于近日实地探访中共六大会址,感受这段不凡的岁月。

  一场在中国革命最艰难关头召开的会议

  1928年6月,莫斯科草绿花红,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不过,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旅人却无心欣赏眼前这般美景。“列车到莫斯科时,代表们的包间都放下窗帘。他们得在车上待着,等所有的旅客走光之后,然后汽车直开进站台,把代表们直接从火车上拉到大会会址。”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六大代表回忆录》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如此谨慎绝非多虑。“由于受到反动势力的一再打击,许多地方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描述道。

  白色恐怖严重摧残,加之党内“左”倾盲动主义影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集中全党智慧认清革命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然而,想找一处安全的开会地点并不容易。上海、广州、澳门、香港多个地点都曾被讨论过。此时,考虑到1928年春夏共产国际将在莫斯科举行几场国际会议,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希望中共六大也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同意了这一方案,并把会址定在了莫斯科郊外。

  从4月下旬开始,出席中共六大的代表们分批前往莫斯科。一路上警察盘问、密探跟踪,危险无处不在。为了保密,从到达会场的那一刻起,每个代表都获得了一个编号,隐匿真实姓名,以编号相称。这也是中共党史上唯一一次。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开幕。24天会期里,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报告,瞿秋白作了政治报告,周恩来作了组织报告和军事报告,李立三作了农民问题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等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多份重要文件。

  “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时如此评价。

  一项各方广泛关注的修复工程

  2021年伊始,记者前往位于莫斯科近郊的五一村探访。公园街18号,一幢黄白相间、颜色素雅的三层欧式小楼在白雪的映衬下愈加美丽——这里就是中共六大会址。

  这幢建筑建于18世纪,因白墙在阳光下显得闪耀夺目,有“银色别墅”的美称。“别墅外面,泉流潆回,牛羊饮水过去,草带泥痕,四望林木参天”,一位中共六大代表记录了1928年时的景致。

  然而,二战结束后,“银色别墅”年久失修,加之两场大火,几乎损毁殆尽。莫斯科建筑师奥梅利琴科说:“我曾经在附近生活过,清楚地记得这幢楼房的状况是多么让人心痛!”

  “心痛”的不只是俄罗斯人民,深知其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更知道其保护的紧迫性。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设立纪念馆。这一提议得到了普京的热情支持。

  2013年3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俄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对会址进行修复。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在建馆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共六大会址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重要象征。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共六大这段历史,也十分珍惜中俄两国人民相互支持的历史。我们建立中共六大纪念馆,是要铭记历史,是要继承和发扬中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世代友好。”

  会址修复后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举办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免费对观众开放。

  “从废墟到展览馆,我经历了全过程。”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馆长龚佳佳介绍,修复工程涉及俄罗斯国有资产局、能源局等诸多单位和市、区、乡几级政府。

  修复工程不只是重建,而要“修旧如旧”。莫斯科文物局副局长米哈伊尔·米尔佐扬表示,修复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激光扫描技术记录了建筑原有的历史元素,同时结合档案资料,形成了科学的修复方案,将文物细节最大限度重现。

  承担修复任务的中建一局项目团队探索出在俄罗斯漫长冬季施工的特殊方式,节省了5个月工期。2016年6月20日,修复工程通过中俄联合验收小组验收。

  一个铭记历史传承友谊的平台

  修复后的中共六大会址成了中国在海外唯一的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一楼的展览内容分为“中共六大召开前的形势”“中共六大的筹备与召开”“中共六大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三部分。中俄双语的六大政治决议、土地问题决议以及军事报告等文件保存完好。

  顺着白色大理石楼梯拾级而上,楼上是会议大厅和代表居住房间的场景还原。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副馆长李守义说,为展现中共六大原貌,尽可能恢复了当初的陈设。记者看到,会场主席台的长条桌铺着雪白的台布;上方悬挂着红色横幅,用中俄文写着“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下是一排排长条凳;代表们曾住的房间里,古典风格的木床、写字桌,墙上的油画,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李守义介绍,2016年7月4日开馆以来,展览馆共接待各类代表团1100多个,访客约2.4万人。

  在这里,人们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我为父亲和那一辈革命人感到骄傲,也为今天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缅怀先烈的情怀所感动。”看到父亲的名字出现在展览里,任弼时的女儿任远芳十分感慨。

  在这里,人们慰藉乡愁,深思今日中国强大的缘由。“每次参观都令人心潮澎湃,更能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俄罗斯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吴昊说。

  在这里,人们抚今追昔,获得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中国留俄学生总会原主席卢森通告诉记者。

  从开馆之日起,展览馆就成为中俄人民开展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平台,至今已举办演出、展览、联欢、讲座等活动60多场。

  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了经营画廊的伊琳娜·里亚布什金娜,她向展览馆赠送了一幅取景“银色别墅”的油画。“展览馆开设后,大家常来参观,孩子们在这里参加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祝愿中国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中国越来越富强。”

  版式设计:沈亦伶

 

  中国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93年前,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难找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因此选择共产国际所在的莫斯科召开这次会议。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在这里可以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深入交流,真切感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脉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中,中共六大无疑是一次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会议。

  近年来,在俄中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共六大会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6年7月4日,我有幸在莫斯科五一村参加了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的建成仪式。我认为,该展览馆的设立和开放,对铭记历史、巩固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促进包括人文合作在内的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对中国和外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40多年来,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中国最后一批贫困县2020年全部脱贫,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计划到2035年使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相信这些目标都一定能实现。

  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秘诀是什么?我会回答:这个秘诀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不竭的生命力,而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做任何决策时,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做,违背人民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在中国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想对中国人民说:你们选择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这艘巨轮一定能够成功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作者为俄罗斯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俄中友好协会副主席)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