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
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刘维涛 孟祥夫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理论的引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牢牢把握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航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从历史深处走来,昂首迈入新时代,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绘就更加壮美的画卷。
党的十九大——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历程)
孟祥夫
2020年9月4日,工人在重庆市朝天门长江大桥桥梁主体钢架上施工。龙 帆摄(影像中国)
4月4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泽湖湿地,良好生态引来大量白鹭在此筑巢。张连华摄(影像中国)
2020年3月20日,多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停泊在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现场作业一派繁忙。计海新摄(影像中国)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强调,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在浙江丽水市古堰画乡,品着清香的绿茶,望着窗外的片片白帆,午后的时光悠然恬淡……古村坐落在800里瓯江畔,风景秀丽。这里的民宿江景房,假日天天爆满。这些年,丽水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让产业变“绿”,发展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产业;又让“绿”变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意义、方针、方法、举措,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发生历史性变革,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评价和衷心爱戴,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八个明确”。“八个明确”通过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掌握了这“八个明确”,就能真正做到观其全貌、提纲挈领、举要驭繁。
伟大的理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不仅告诉我们“是什么”,而且指导我们“怎么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展开。可以说,这“十四个坚持”的每一个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思想化为行动的导航仪、路线图、方法论。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严密完整又充分展开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以其许多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完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表示。
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几年前,一则由北大留学生拍摄的短视频节目在网上传播广泛,视频列举了外国人爱上中国的N个理由:“移动支付,领先全球”“中国高铁,圈粉世界”……中国正在发生着让世界称奇的发展变化。
气象更新遍人间,生机勃勃满神州。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从江南到塞外,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华大地正在发生举世瞩目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奥秘何在?归结到一点,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指引。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
烟雨蒙蒙,汽车在乌蒙山区绕行,一座座精致的小村庄时时映入眼帘。贵州省毕节市,我国唯一以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经过持续发力精准脱贫,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大为改观。
51岁的陈正兰家,曾是纳雍县勺窝镇务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在政府的补助下拆旧换新;村里送来了“扶贫牛”、给安排了保洁员公益岗,要是还有空闲,她还可以到村里的养蚕基地灵活务工……
劳动创造幸福生活,陈正兰的经历正是数千万摆脱贫困群众的写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提、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全面依法治国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从历史深处走来,昂首迈入新时代,必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绘就更加壮美的画卷。
永葆初心 永远奋斗(感悟初心)
张 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强调“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回望百年征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百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10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使党和人民事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取得胜利。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总书记强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起步之年。新蓝图前景美好,新征程催人奋进。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打赢脱贫攻坚战 迈上乡村振兴路(亲历者说)
孙 超
4月14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又给村民们分红了。在猕猴桃合作社2020年度收益金发放仪式上,石爬专老人接过4000元分红金,高兴得合不拢嘴。面对喜笑颜开的村民,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说:“村里产业振兴的效果越来越显现出来了,日子好了,大伙儿不能松懈,还得加把劲,继续奋斗!”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从此,十八洞村与全国许多贫困村一道,开始日新月异的变化。
对党的十九大,施金通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觉得,我们十八洞村就是新时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施金通说,十八洞村的很多好事、大事,都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村里的千亩猕猴桃成功挂果;旅游业收入翻番,很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十八洞村山泉水厂正式建成投产,每年固定为村里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也是在这一年,十八洞村的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万元。
如今,十八洞村里的高标准民宿正如火如荼施工。这个新的民宿集中区建成后,每天可以容纳500人居住。下一步,大家还准备在红色旅游方面继续发力,讲好红色故事,带动乡村发展。
“村民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369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发展后劲很足。”施金通说。
不仅重视产业发展,十八洞村还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了重要位置。
“2013年以后,村里陆续走出了20多名大学生。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完成学业后主动回村,担起村庄发展的重任。今年村两委换届,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了80%。”施金通说。
“十八洞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施金通说,“今后我们将铆足劲,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干出好样子!”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辉煌历程)
江 琳
浙江淳安县临岐镇美丽乡村。王建才摄(影像中国)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胡 喆摄
2020年7月13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上里村,驻村工作队员杨崛(右三)正在帮助村民栽插单季稻。龙林智摄(影像中国)
港珠澳大桥。马红海摄(影像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
党的十九大代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的白玛央金至今清楚记得,现场聆听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是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住上了新的安居房,孩子们进了就近建设的新学校,村人均收入比5年前翻了2.6倍……”白玛央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庆祥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为突出标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丰富的数据作出了鲜明注脚: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5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回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戴焰军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0年5月,世代生活在悬崖上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村民,下山迁入新居,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梦想。脱贫攻坚,让他们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终于翻越了“贫困大山”。
不仅在阿土列尔村,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难题,在新时代历史性画上句号。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九大擘画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2018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
2019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
…………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感悟初心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完成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引航向,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以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科学安排,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正因为有了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才有了巨大的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曹鹏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党史和悟思想贯通起来,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要勤学多思,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要融会贯通,深刻把握贯穿这一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理解其组成部分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同时注重从整体性维度全面准确理解这一思想,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学以致用,坚持问题导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本职岗位,善于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浙江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徐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