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澳门回归:“一国两制”谱华章(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时间:2021年06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毛 磊 孙立极

  每天清晨,澳门特区的金莲花广场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许多市民和游客专程赶来这里。升国旗,唱国歌,成为晨光中一道美丽风景。

  雄壮的国歌声穿越时光——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澳门文化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万众瞩目中冉冉升起、高高飘扬。阔别数百年,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那一刻,澳门内外、神州大地一片欢腾,遍及五大洲的华夏儿女兴奋不已,很多人热泪盈眶。

  同一天,澳门濠江中学也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升旗典礼,87岁的老校长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她怎么能不激动呢?50年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年轻的杜岚就在校舍的二楼阳台上,竖起6米多高的旗杆,升起自制的五星红旗。当时,澳葡当局只允许他们挂1天,他们顶住压力,坚持让国旗在莲岛上空飘扬了3天。

  国旗的故事就是澳门的故事。“请讲中文的议员,跟我用普通话宣誓……”1999年12月20日凌晨,面向国旗、区旗,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主席曹其真议员带领议员们庄严宣誓,拥护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竭诚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服务。

  20余年弹指一挥,曹其真仍然清晰记得当时心潮澎湃的感觉。她怎么能不激动呢?数百年来,葡萄牙先后委任了127任澳门总督,这是第一次,由澳门本土人士担任最高行政职务。数百年来,葡文是澳门唯一官方语言,直到1992年澳门回归在即,中文才被允许作为官方语言。数百年来,澳门法令多半由总督决定,这是第一次,有了一部澳门人广泛参与制定的澳门基本法,一部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具体化的法律。

  由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

  回归20余年,澳门依据基本法,顺利举行了5任行政长官选举和6届立法会选举,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行政主导体制运行顺畅,特区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澳门居民衣食住行医均有保障,这座充满喜和乐的小城安定和谐、生机勃勃,尽显“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指出:“广大澳门同胞素有爱国传统,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的澳门,政府部门、立法和司法机构、大中小学,在国庆和回归纪念日等重大节庆都要升挂五星红旗。很多中小学校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2020年5月,杜岚、尤端阳两位濠江中学校长因为接力守护国旗70年,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词写道:“濠江上升起游子的梦。离乱中的骨气、志气,归来后的元气、锐气,你们为它养成了浩然之气。阳光下最有意义的工作,五星红旗下不灭的薪火。飘扬吧,这面旗留下澳门最美的记忆。”

 

澳门回归——  

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又一历史丰碑(辉煌历程)  

 孙立极 毛 磊 王 尧 程 龙


图①:晨曦中的澳门半岛。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图②:2019年12月20日,在澳门金莲花广场,游人拍照留念。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2020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万众瞩目,举国欢腾。1999年12月20日0时,澳门文化中心,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

  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继香港回归后,祖国统一大业进程铸就又一个历史丰碑。

  “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后,本来租居的葡萄牙人将澳门半岛“据为己有”,此后又强占氹仔和路环。

  1982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奠定了基础。

  1986年6月30日,中葡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开启和平解决澳门问题会谈。4轮会谈,历时8个多月。虽然气氛友好,但在回归时间上双方分歧很大。

  “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决不能把殖民主义的尾巴拖到下一世纪。” 邓小平同志坚定表示。

  1986年12月,中国政府发出声明,在2000年以前收回澳门是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10亿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立场和愿望,任何关于2000年以后交还澳门的主张都是不能接受的。

  1987年4月1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葡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人终于自己当家作主了

  澳门有一条颇具纪念意义的旅游路线,叫“情系澳门基本法”,包括金莲花广场、澳门基本法纪念馆、澳门回归纪念亭等。

  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1989年5月,由90位澳门各界代表组成的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成立。

  澳门居民闻讯立刻行动起来。各个社团组织了29个基本法关注小组。4个多月,澳门市民呈交了287份意见书,澳门媒体发文52篇,共计953条意见。起草委员会根据意见和建议,对基本法草案作了100多处修改。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使“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具体化、法律化。以中文法定地位来说,1992年葡方通过法律程序确定“中文为澳门的法定语文”。澳门基本法也明确规定:“葡文也是正式语文。”澳门有许多“土生葡人”世居澳门、持葡萄牙护照。基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其利益依法受保护,习俗和文化受尊重。

  依据基本法,1999年4月,由200名澳门永久性居民组成的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顺利诞生;5月,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历史上,澳门共经历127任葡人总督,这是第一次由澳门本土人士出任最高行政职务。随后,特区第一届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架构也依法成形。

  澳门人终于自己当家作主了!

  “我们自己的军队进澳门来了”

  1999年是澳门当之无愧的“回归年”。距离回归日倒计时100天、50天、30天……都是澳门市民的节日,他们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澳门一家百货公司宣布,凡持内地、香港、澳门证件可用超低价购买珍藏红酒两瓶,橱窗里写着:“记住,因为你是同胞,我们才给你如此优惠。”

  1999年是内地当之无愧的“迎澳年”。上海80万中学生参加了迎澳门回归知识竞赛;天津市100万少年儿童参加了迎澳门回归手绘藏书票活动;上万名大学生从北京出发,经天津、上海、广州南下香港、澳门,以接力签名的形式将“世纪回归路,莘莘学子情”的横幅送给特区政府作礼物。

  那一年,内地新添了许多“迎澳”宝宝。家在安徽的耿迎澳1999年6月生,外公给他起的名,“老爷子总说,我的名字体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种感情。”周迎澳1999年11月出生在湖南,几年前姑姑去澳门旅游,第一时间就给她打了电话,“那感觉,就好像他们到了我家一样。”

  澳门回归也牵动着海外侨胞的心。迎接澳门回归的展览,在布鲁塞尔展出,在多伦多展出,在南美各城市展出……华侨华人扶老携幼前来观展。

  “澳门回归震乾坤哪,往日的华人矮三寸哪,回归祖国在九九年哪,十二月二十日我们盼哪!……”回归倒计时30天时,一群年过半百的海外华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倒计时牌前,纵情唱起自编的歌曲,沧桑的面孔配以朴素的歌声,令人动容。

  万众期待中,12月20日凌晨,澳门综艺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一大早,人们发现满街的旗帜飘扬,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绿底白莲的澳门特区区旗相映生辉。

  中午12时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车队自珠海进入澳门。3万多名澳门市民早早迎候在路边。车队所经之处,锣鼓声、掌声、欢呼声与照相机的快门声交织,很多人湿了眼眶。一位澳门市民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大声地说:“我非常激动,这是我们的军队,我们自己的军队进澳门来了!”

  伶仃洋畔,欢歌笑语。当天,澳门举行了“迈向美好明天”大巡游。4500多人组成了21个花式表演方阵、24辆大型花车及群众方阵,规模空前。

  神州大地,彻夜难眠。当晚,北京首都体育馆,来自内地、澳门、香港的3000多名演员共同参演“欢庆澳门回归——中华日月明”文艺晚会,载歌载舞庆祝这重要时刻。

  版式设计:张丹峰

本固根深才能枝荣叶茂(感悟初心)  

于 芥

  2019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与一名澳门年轻人聊天,她满怀深情地说:“澳门人非常珍惜今天的安定生活。”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她上小学,“那时澳门治安很差,我放学后父母都不让我出门玩。”

  澳门第一届特区政府把治安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特区政府大力打击犯罪,一年时间就让凶杀案件减少了72%,纵火案件减少了40%。

  回归后,国家大力支持澳门发展经济与民生。从2003年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到2008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19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澳门逐渐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20多年来,澳门伴随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富有地区之一。

  没有“一国两制”,就没有澳门的巨变。澳门人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回归前有深厚家国情怀,回归后对国家的认同感日益提升。1999年12月20日,当驻澳部队奉命自珠海进入澳门特区时,沿途3万澳门市民自发迎接,来看“我们自己的军队”。这支队伍没有辜负澳门同胞的期待。驻澳后,他们严守纪律,很少现身澳门市区。2017年,澳门遭受“天鸽”台风灾害,应特区政府请求,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驻澳部队进入澳门市区协助灾后重建。他们头顶烈日,手抬肩扛,不辞辛苦,高效有序。澳门市民非常感动,一名小学生说,驻澳部队让他“真正懂得了祖国母亲的含义”。

  有深厚的国家认同作基础,2009年,澳门特区立法会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维护国家安全法》,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他们认为,保护国家安全,就是保护澳门安全、保护澳门居民安全。“国家好,澳门才会好。”

  “一国两制”的初心便是为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一国”是前提和基础、是根、是本。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澳门之所以成为“‘一国两制’卓有成效的榜样”,秘诀就是“一国”的根深本固。

“用中文主持立法会会议,我感到荣耀”(亲历者说)  

记者 毛 磊

  “那一天,我们澳门的立法会开始使用中文进行讨论。作为中国人,用中文主持立法会会议,我感到荣耀。”

  1999年10月12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一次会议上,曹其真当选主席。这一天,她创下了澳门立法会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个当选立法会主席的中国籍澳门人;第一次用中文主持了立法会会议。“在我近30年立法会议员生涯中,这是最难忘的一刻。”

  今年80岁的曹其真早年曾赴法国留学,后定居澳门。曹其真说,“我受过不少外国文化的影响,但我始终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深爱我的祖国。”

  思绪回到澳门回归日,“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曹其真说,“长期生活在外国人管治下的澳门知识分子,对国和家的体会最深。拿着葡萄牙护照的澳门人到了国外,自己底气不足。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再不用看外国人眼色行事,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澳门回归日凌晨,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回归法》。而在此之前的两个月时间内,立法会已完成了包括《回归法》在内11个必备法律和1个议事规则的审议程序。平常自称“要讲效率,不带工作回家”的曹其真,和她的同事们一起为新澳门的诞生废寝忘食、不分昼夜。

  曹其真进一步解释,澳门原有法律中体现殖民统治的部分和与基本法相抵触的法律不能过渡到澳门特区,但是为了避免12月20日出现法律真空,这就需要制定特区成立时必备的法律。这些必备的法律须经特区立法会在12月19日之前讨论完毕,然后在12月20日凌晨正式通过,以保障新成立的澳门特区正常运作。特区立法会的任务相当艰巨。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立法会的工作效率并保持它在议事程序中的公正性,立法会在回归初期便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制定了相关的议事规则和议员章程,同时还就议员的质询、公共利益问题辩论、听证以及接待市民请愿、申诉等事项制定了专门的规章。这些基础性的规章制度为立法会各成员日后履行立法和监督职能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工具。

  曹其真介绍,回归前,中文在法律领域的推广使用效果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在当时的立法会内都找不到中文法律顾问。所谓的中文立法实际上仅采用以葡文法律文本为基础逐字翻译的方式进行,以致形成的中文文本不仅晦涩难懂,甚至出现语句意义不通的现象。

  “我1976年就开始在澳门立法会工作了,当时还是澳葡政府的立法会。可以说,我见证了澳门回归前后立法会的历史变迁。”曹其真说,“我是澳门第一位担任立法会主席的中国人,意义重大,让我非常自豪。”

(编辑:马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