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东省中山市文联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文艺实践
广东省中山市文联立足文联职能、发挥文艺优势,团结带领全市文艺界,举全市之力组织开展“文艺讲党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厂企系列创作展演活动,以生动鲜活的文艺实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共同营造党的百年华诞喜庆氛围。
把爱党情融入创作中
“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声铿锵有力的呐喊,仿佛将观众拉回到92年前杨殷烈士凛然赴义的感人场景。大型粤曲音乐剧《朝夕星辰·杨殷》取材于中山籍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著名工人运动领袖杨殷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是中山本土原创党史题材的代表性精品力作。
中山市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诞生了党领导的抗日中区纵队和珠江纵队等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为中山党史题材文艺创作提供了高尚的精神指引和丰富的素材资源。该剧根据中山党史专家郭昉凌著作《红棉傲骨·杨殷》改编。
“朝闻道,夕死可矣!”是杨殷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充分代表了他忠于革命、忠于党,为了理想信念献出所有的大无畏精神。该剧艺术总监、主演邓志驹说,在剧本创作、节目排练、正式演出的每个环节,杨殷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大家经常一边创作、一边抹泪。备受感动的还有观看演出的中山市文艺工作者。
自3月中山市文联召开文艺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以来,中山广大文艺家积极参与“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深挖红色文化和资源富矿,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努力用文艺生动再现党的生动故事和光辉成就。
通过与中国摄协、《诗刊》社联合开展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山样本”诗歌摄影展,以及“巾帼心向党”中山首届女艺术家双年展、“犇向新征程”中山优秀文艺作品展等一系列文艺展赛活动,中山组织文艺家创作推出了一大批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原创文艺精品。
此外,反映农村改革“联产到劳”里溪精神的《里溪恋歌》、歌曲《共同的选择》《举起誓言的拳头》、咸水歌《党的儿女》、扶贫题材长篇小说《代理支书》、中国画《穿越时空的歌声》等一大批党史题材文艺精品涌现出来,为基层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
把大戏台搭在校园里
“行刑队,准备!”渣滓洞牢房里,江姐与难友刚刚绣好红旗,正沉浸在为新中国诞生而庆贺的喜悦中,欢快的配乐戛然而止,刺耳的画外音忽然响起,预示着江姐即将被反动派杀害的悲壮命运。一时间,中山市第一中学1000多人的大礼堂一片寂静,只听见同学们抽噎的声音。
在“文艺讲党史”戏剧进校园活动现场,中山市第一中学1000多名学生观看了演出。中山市曲协的林宇珊等曲艺家带来的粤剧《绣红旗》选段,为现场学生演绎了江姐临行前感人至深的一幕。同学们表示,一个个革命形象从书本走上舞台,以生动立体的演绎,加深了大家对党的爱戴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3月以来,中山市文联以“文艺讲党史”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开展系列文艺创作展演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厂企文艺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以生动鲜活的文艺形式为党的百年大庆记载伟业、展示辉煌,引导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中山是戏曲之乡,粤剧、龙舟说唱、沙田民歌、客家山歌等曲种在这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长足的发展,其中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为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中国戏曲剧种,在中山广为流行、影响深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山市文联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积极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家打造特色亮点,开展“戏剧进校园”系列活动,把戏台搭在校园里,借助传统文艺弘扬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引导青少年感悟党史之光、文艺之美,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
《绣红旗》《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智斗》等一首首传统曲目,用党的艰苦奋斗史培根铸魂、固本培元,厚植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怀,引导青少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把人生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把演唱会开到大沙田
中山地处岭南水乡,广为人知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四小虎”之一等城市名片。这座城市还有特殊的一面,就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中山实行市镇两级扁平化管理,文艺工作从市级到基层“一竿子插到底”,呈现出别具特色的传导和联动形态。
中山市文联“文艺讲党史”活动启动以来,经过与广大文艺家、各镇区调研交流,一起定下了争取“七一”前后实现各镇区全覆盖的“小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由此催生了一批冲锋在前的“大忙人”,中山市音协主席、男高音歌唱家谌勇就是其中一位。
曾经在北京开过演唱会、长期活跃在音乐舞台的他,同时也是一名党员优秀文艺志愿者。在“文艺讲党史”活动中,他展现出极大的热情,把演唱会开到了水乡沙田,与300多名文艺家一起,和基层老百姓对上了拍子、交上了朋友。“镇区观众不一定都认识我,也不是每个人都是美声唱法的拥趸,但大家都是党史学习的忠实粉丝。几乎每一首党史歌曲都是台上台下大联欢、大合唱,台下男女老少一起发声,个人独唱经常变成全场集体演唱会,这种‘万众一心’的感觉非常好。”谌勇说。
中山市东升镇宣传文化干部周炎敏说,红色革命曲目在基层的传唱度比大家想象的还要高很多,“文艺讲党史”就像一条感情路、一座惠民桥,连起了党和群众的血肉感情,也连起了高端文艺资源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如此,中山文艺家“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党的光荣历史感召下,在基层群众爱党情节的感动中,带着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走向田间地头,挥动着文艺的翅膀,带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