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
在“攻坚”之年加入“攻坚”行列,在“收获”之季参与“收获”劳作。在这极不寻常的年份,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起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副刊编辑、作者在内的一支新闻媒体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入基层,重返他们在过去20年中曾经到过、访过的贫困地区、贫困村镇,以今昔对照的视角,通过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重温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脱贫故事,重现一张张感人至深的奋斗面孔,重读一副副收获幸福的满足笑容,接续谱写当地创造的新业绩新辉煌!
精彩中国,精彩时代,精彩故事!重走采风路,共谱脱贫曲。这是一组具有特殊的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感染力的故事,是一道发生于、写就于我们身边的时代强音!
今日推出这一采风系列中的《 “小草”做成了大产业》,敬请关注。
“小草”做成了大产业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满山隅。”
被称为花中君子的兰花,何以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宝物?当年那个高中毕业的小伙子,如何一步步成为养兰界的“领头羊”?今天我们来到有着“中国兰花名镇”“世界兰花之乡”称号的福建连城县朋口镇,来看看这里不同寻常又清香芬芳的脱贫之路。
连城兰花博览园
杨先金说:那时养兰,一切都得靠自己积累经验,摸索前行。就说这大棚,当初是自己砍来山上的杉木松枝搭盖,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光线不好,也不大能遮挡风雨,不像现在,玻璃钢架,自动喷淋,温度可控,兰种可买,政府请来农科院的专家作指导,还有专业的书刊杂志和网络可查。几十年前,为了寻找野生兰花珍稀品种,她和村里的几个兰友一道,背干粮,住草寮,踏山梁,穿峡谷,披荆斩棘,走遍梅花山麓,最终还是把辛辛苦苦挖回来的兰花种死了…… 兰花没了,丈夫的病也一天比一天重,他留给她四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窘困的家,撒手而去。 说起那时的苦痛,杨先金摇了摇头,叹出了三个字“太难了!”。
杨先金
在朋口镇“与兰共舞”的人群中,他无疑是这一方兰界的“龙头老大”。有人说,他这些年坎坎坷坷,愈挫愈勇,是个典型的客家硬汉。人们心里有一个共识:没有饶春荣当年为寻求摆脱贫穷的路子冲出深山,闯出一方天地,就没有今日朋口的“兰花王国”。 1978年,18岁的饶春荣,风华正茂,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朋口镇桂花村。饶春荣琢磨了很久,终于把目光锁定在从小就熟悉的兰花上。梅花山山里有许多野生兰花,朋口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养兰花。饶春荣拿出全部积蓄,收购了几千盆兰花,在自己门前承包了几亩山地,搭起两个大棚,开始培育兰花。村里人不解,认为这几个年轻人不务正业。这牛都不吃的草值这么多钱?疯了吧。饶春荣却有自己的坚持。他在《每周文摘》上登了一则卖花广告,想通过邮局,将兰花卖到全国各地。果真,广告打开了他事业的局面。很快,他收到了几十封来信,还有人亲自从厦门、广东跑来桂花村看他的兰园。在扩大基地规模的过程中,饶春荣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他一边自学兰花的栽培知识,一边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的花卉专家前来指导。到了1999年,他的兰花基地已经有十几个大棚,几十万盆兰花。就在那一年,饶春荣带着自己培育的一盆兰花,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世博会,那次经历让他在中国兰花界名声大振。那盆兰花叫“鱼魫大贡”,中国国兰的第一本书《金漳兰谱》有记载。 连城人喜欢养兰花,许多人也靠养兰花来增加收入。饶春荣培育出大量高品质兰花的事迹传开来,县里及市里很快做出决定,扶持兰花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加快产业化发展。2000年,连城兰花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整体变更为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人民币,饶春荣任董事长。
直播卖兰花
副刊人黄燕、黄征辉的这篇报告文学轻轻撩开了这层自带幽香的纱帘,让我们看到了这兰香中所蕴含的艰辛、苦涩、回甘与甜美。眼下,朋口镇正计划培训100名主播,发展电商销售,让兰花“香远益清,芬芳万里”。
请点击阅读
部分微信图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