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一个遥远、神秘的地方,它位于祖国西南边疆,横断山系最南端。在那里,高昂的山梁托举起蔚蓝靓丽的天空,葱郁的树木覆盖着色彩斑斓的大地,奔腾的河流滋润着万物生长,苍茫的云海流动着亘古的灵光。阿佤山,遥山叠翠,神秘美丽,这里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在北回归线上的那片绿洲、普洱市中缅边境,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淳朴善良,日日夜夜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维护着民族团结,他们就是皮肤黝黑、性格奔放的佤族同胞。他们世世代代耕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看花开花落;依偎在佤山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观云卷云舒。
提起佤族,那是一个人们并不陌生,但也不算熟悉的民族。一个从岩洞里爬出来的古老民族,一个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65年3月5日,西部与缅甸为邻,国境线长89.33公里,1954年创办第一所学校,1958年才废除猎人头祭谷的习俗。这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典型民族直过县、地处边境一线的边疆县、民族跨境而居的特殊县。”
二十六年前的春天,我辗转颠簸来到西盟县采访,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阿佤山破旧的茅草屋和我在西盟民族小学采访到最漂亮的佤族女教师叶春。她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容,至今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从此,我走进了阿佤山寨,阿佤人走进了我的心灵……
这个天高云淡的秋天,我再次来到西盟,又见阿佤山,心情很不平静,荡起阵阵涟漪。
西盟多山多雨。二十六年前造访这里,我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西盟全是山区,找不到一块足球场大的平地。”
那时的简陋小县城,几乎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而今天,当我又一次来到西盟,从铺天盖地的绿意中,脱颖而出一座“身穿”红黑色传统“佤装”的佤族县城——新西盟,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当人们展开丰富想象的空间,脑海里幻想着一个梦境般世外桃源的时候,造物主早已在“天赐普洱,世界茶园”造化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人间乐园。日月星辰在这里轮回,白云雾霭在这里流连,丰饶的田野,苍茫的绿海,婉约的溪水,如同天空与大地的交响曲,每一个乐章都遵循天道,顺其自然,生命和精神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阿佤山和阿佤人正是如此。
阿佤群山,峰峦起伏,白云缭绕。汽车沿着重重叠叠,云海翻卷的青山间行驶,我眼前,一个个神秘的佤族村寨,镶嵌在苍翠的丛林中。雨过天晴的佤族村寨依偎在茂密的大青树下,悬挂在佤族寨的牛头桩,仿佛日夜守护和祈祷这个古老神奇的民族。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毛主席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茶园绿油油哎/梯田翻金波哎哎哎/阿佤人民唱新歌/唱新歌……”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八组的佤族村民们,吟唱着耳熟能详的《阿佤人民唱新歌》,他们唱着欢快优美的歌声,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欢迎我们的到来。而每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品尝到佤族同胞的真诚祝福——一杯纯美香甜的米酒,一抹献于额头的礼赞。
蓝天白云下,骄阳似火,佤族同胞的热情比火更旺。晴朗的天空中回荡着高亢的歌声,铿锵有力的声声木鼓,叩击着我的心扉,让人热血沸腾。突然,一只黑黝黝的手一把拉住了我,猛然回头,发现一位身着桃红色桶裙的佤族妇女,眨巴着大眼睛冲着我笑。她说:“一起跳,一起跳。”乌黑油亮的头发,长长的睫毛,清澈的眼睛,洁白的牙齿……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已经被她拉进欢乐的舞群,这个漂亮的佤族青年妇女,名叫娜暖。“你们跳舞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吗?”我问,“今天是欢迎你们的到来,平常我们这里天天都这样,没有节日也要唱歌跳舞。”“下雨也跳吗?”我又问,“跳啊。”娜暖告诉我,只要居住在阿佤山的村民,在农活不忙的时候,都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这就是我们佤族人的生活。她拉着我的手,一边跳一边开心地笑着。此刻,她5岁的女儿叶鑫也拽着妈妈的裙子,跟在后面学着跳舞。见一下子来了那么多陌生人,她有些胆怯羞涩,什么都不说,只是咬着手指,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我们。我从包里拿出糖块递给她,她腼腆一笑还不好意思,经过妈妈的同意她才接过糖块,脸上露出天真可爱的笑容。
天很热,跳完舞,娜暖邀请我一起到村民岩东、娜累家坐坐。漂亮的二层小楼,房间明亮宽敞,窗外风景如画。娜暖对我说,记得小时候,我们佤族人生活很贫困,住茅草屋,常常饿肚子。我的父母都是文盲,家里很穷,冬天没有厚实的衣服,穿不上鞋和袜子,就更谈不上看电视、电影了。这些年,党的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高中毕业后在村里教书,现在我和丈夫岩改、婆婆娜论、大女儿叶鑫、小女儿叶诗,一家五口日子过得很幸福。
“政府帮助村民解决安居的同时,引导扶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我们种植甘蔗,户均收入达到17300元,养猪户户均收入1900元。”说这话的是娜暖的丈夫岩改。他是村里的党员,今年26岁,中专毕业后回到村里,主动帮助村民和困难户,做些公益事情。起初,政府要为村民搬迁盖新房,村里的老人有些舍不得离开破旧的茅草房,岩改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他们搬迁。“2013年,村里的第一批样板房盖好,大家看到新房依旧是佤族建筑风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宽敞明亮非常舒适,村民们很高兴,敲锣打鼓,跳舞唱歌来欢庆。如今,村民们都住进了这样的新房。”
一江秋水,依然是澄蓝清澈,阿佤秋山,依旧在耸翠迎人。为了回报家乡,服务村民,岩改回乡后继续学习,攻读普洱学院农业学院兽医专业,取得了自考大专文凭。他说,我们佤族人崇尚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帮助。我们年轻人,要继承佤族的传统,向先辈学习,一直这样做下去,让佤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一天夜里,深夜两点多钟,正在睡梦中的岩改,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原来是村民岩吓家的母猪下崽难产,整整十多个小时过去了,小猪仔还未生下,情况十分危急。岩改一听立即起身,赶到岩吓家,迅速为母猪消毒,打催产素接生,不一会儿,母猪产下六只小猪仔。岩吓全家感激不尽,非要留他吃顿饭,精疲力尽的岩改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说:“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学习兽医的目的,就是要为村民服务好。”岩改一句话,道出了佤族人的友善厚爱,宽容豁达。
在阿佤人心中,万物皆有灵。人与万物,在生命获取之时,机遇同在;在生命遭遇中,福祸同在;在生命价值里,完全平等。西盟佤部落以其独有的方式,保留了人类童年的本真与单纯。走进西盟,自然喷发的欢乐,天赋人格的释放,让人无不感慨生命空间的广袤,人世间多少繁芜皆尽简化,剩下的只是生命的谦恭与舒展,知足和博爱,简单并随性……
二十六年前的佤山之行,让我梦绕情牵,惦念着这个地方,惦念着佤山最漂亮的姑娘——叶春。二十六年过去了,她在哪里?这次西盟之行能见到她吗?当我无意中说出心中的这个愿望时,普洱市委宣传部傣族同胞岩三囡,却默默无言地去为我寻找这颗佤山上的“黑珍珠”。晚饭后,岩山囡告诉我,“二十六年前你采访过的叶春老师找到了,她今天晚上在酒店大堂等你。”听到他这么说,我的心中像泛开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
终于见到了叶春,我们相互拥抱,非常高兴,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叶春拿出最好的佤山茶招待我。“一片茶叶代表一座山,一滴茶水代表一条河。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欢迎你们远道而来的朋友,希望你们的福气,为我们佤山带来吉祥。”接过她手中的茶水,品一口苦中回甘,不一会儿,感到舌底生津,回味甚久。
叶春十八岁高中毕业就在西盟县民族小学当老师,至今她一直是在为学生们教音乐舞蹈课,传授佤族传统文化礼仪。叶春的家乡在西盟县中科镇大寨村,父亲岩农是当地著名的佤族艺人,吹拉弹唱跳样样会。1964年父亲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及其他领导人接见。母亲艾萍非常漂亮,能歌善舞。父母常常教叶春和哥哥、妹妹一起唱歌跳舞。父母常说,要让他们好好学习佤族歌舞,传承佤族文化。哥哥岩龙是西盟县歌舞团演员,妹妹艾青歌唱得好,舞跳得好,三姐妹在当地都小有名气。
叶春从家乡的山水中汲取清醇的养分,带着泥土的芳香,她走出大山,来到深圳,在中华民俗文化村学习了哈萨克、维吾尔、高山、傣、白、彝等民族舞蹈,一年后她怀着那份包容与自信的心态,回到西盟民族小学继续教书。叶春真诚地说,“我是土生土长的佤族人,生活在美丽的阿佤山,我熟悉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我为这块土地上多姿多彩的佤族文化而沉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佤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叶春和妹妹还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手工佤族织锦。如今,叶春又将这门佤族传统手工技艺传授给她的学生及更多的朋友。叶春告诉我,“佤族织锦广泛流传于佤族的村村寨寨,女孩子们自幼就开始学习纺织。织锦是佤山美与奇的传说,织锦就是用丰富多变的色彩来编织佤山的美丽”。看着叶春手中一幅幅如彩虹般的佤族织锦,仿佛就是佤族同胞多姿多彩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家住在阿佤山,我是小小江三木洛,欢迎朋友到我家,水酒稀饭等你尝……”这是叶春13岁的儿子岩熙,四年前到北京中央电视台参加比赛时的一段台词。聪明的岩熙在比赛现场,不但会唱歌,还吹起了佤笛、芦笙,弹奏了佤族的独弦琴,最终从六万多名参赛小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好少年”荣誉,那年他才9岁。我问他:“你最喜欢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佤族文化。”
谈到佤山的变化,叶春两眼晶莹闪烁,绽放光芒。她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过去,我们佤族的生活是极度贫困,今天的阿佤山与二十六年前你来的时候相比,变化太大了。”叶春说,“多年来我心中一直涌动着感恩的念头,我深知,党和人民、祖国各地对我们佤山人真是太厚爱了,我所做的却微不足道。过去佤族人的日子苦得让人难以置信,今天我们的好日子,幸福得依然让人难以置信。”
叶春是阿佤山的女儿,她的话语有乡音的厚重,爽快而直率,带着佤山人民的醇厚与真诚。我被她单纯朴素的话语感动,在我的眼中,这就是佤山本色。
佤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只有佤语,没有文字,传承历史文化除了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刻木计数”,就是以歌传情,以舞抒怀,用歌舞艺术传承民族文化。佤族民间歌舞密不可分,每歌必舞,每舞必歌。仅流传西盟的民间歌舞就数不胜数,风格独特,颇为丰富,佤族民歌常见的有叙事歌、劳动歌、风俗歌、情歌、儿歌和祭祀歌。佤族舞有21个种类,207个套路,他们将心灵的感悟,情感的传递,全都融入唱不尽跳不完的佤族歌舞中。他们用歌舞诉说着佤族深厚的人文历史,展示佤族丰富的文化艺术,表达佤族人民追求幸福,憧憬未来的美好梦想。原始野性粗狂古朴的《木鼓舞》、《甩发舞》,多次荣获国家大奖,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它是中国歌舞艺术宝库中的又一璀璨瑰宝,是研究佤族文化历史一部活着的教科书。
阿佤山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这里的歌声和舞蹈就像那茂密的森林,枝繁叶茂。其中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鼓舞》更是蕴藏着佤族文化的深厚内涵。《木鼓舞》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千百年来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震撼心灵的木鼓声,内心感到了佤族木鼓巨大的力量,此刻,我只想用心去走进它、聆听它、感受它……
自古以来,佤族少女习惯长发披肩,以发黑为美。美丽的长发随风飘舞,舂米时,俯仰时,长发随意飘散,灵动美丽。凡是到过佤山的朋友,一定会为她们美丽的长发所吸引,被她们即兴跳起的《甩发舞》所震撼。无论你是在司岗里狂欢节,还是在佤族村寨的打歌场,佤族姑娘踩着奔放的鼓点,以如火似瀑的甩发舞,宣泄着内心火一样的热情,水一样的柔情。柔中带刚,潇洒健美。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西盟佤族中学,蜻蜓飞过的绿草地上,欣赏着孩子们表演的《木鼓舞》、《甩发舞》,内心感慨万千。这是源自佤族生活的真实写照的舞蹈,他们让世界认识一个用头发跳舞、用心灵歌唱的伟大民族。佤族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因为它们,给人类留下了伟大精神、高尚人格中令人们钦佩的不朽魅力。他们的语言坚定有力,他们的歌声铿锵震耳,如声声木鼓在鸣响。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半个多世纪以来,一首脍炙人口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出了佤山的神韵,唱响了五洲四海,唱红了阿佤民族。走进新时代的今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他们唱着新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眼前,勐梭镇佤山龙潭湖畔,佤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尽情狂欢。我站在小镇遥望高山,松涛深处鸟瞰西盟,内心涌起波澜。唯有身边佤族同胞那一嗓子高入云端、声震星空的“江山木落”和眼前刚劲粗犷的《木鼓舞》,火辣奔放的《甩发舞》,令人释怀……
(原载《中国文化报》201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