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武乡县,抗战时期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老区。那首举世闻名的《在太行山上》,讴歌了当年的烽火岁月。2013年,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曾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记者和副刊编辑来这里采风,在武乡的山水之间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当地民众依靠勤劳和智慧,自力更生,改变山乡面貌的感人故事。
七年时光,转瞬飞逝,两位副刊同仁谢燕和李永红,今年秋天再访武乡。通过他们朴实的文笔,记录下当地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辛历程和为巩固脱贫成果所迈出的坚实脚步。《在太行山上》的歌声,当年曾鼓舞着武乡人民投身抗战,取得可歌可泣的伟大胜利;如今,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正继续鼓舞着当地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步步实现脱贫奔小康的美好梦想。
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南部,武乡。
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当时仅有14万人的山区小县,就有1.5万人参加八路军、9万多人参加各类抗日团体,2.1万多人为国捐躯,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在太行山上》曾响彻武乡山水。
武乡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787户55088人,贫困村215个,贫困发生率为30.9%。“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
6年来,全县累计脱贫51972人,215个贫困村全部整村退出。
攻坚战后,巩固仗打得怎么样?
2020年秋,随着绵绵秋雨一起入村的,还有重走采访路的记者。
高山之巅
清晨的小雨把山顶的格桑花润得格外娇艳,它们争相盛开在代照岭的路边、院里。
代照岭是个村名,位于离武乡县城20分钟车程的八大王圪顶上,地势高。离得老远,就看到了山顶上错落有致的别墅群。
40户村民就住在这个移民新村里,“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68岁的王月芬住在22号院,照顾着得了脑梗的老伴,“水也不发愁,电也不发愁,睡得平平稳稳,心窝踏踏实实。”
2018年搬入新村前,王月芬家吃水要用牛去深山沟里拉,土窑洞一遇雨天就怕坍塌,要躲出去住。现在老两口吃药不花钱,上厕所不出门:“想也没想到快70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家,真是跌进福圪洞里啦。”
代照岭村辖青龙垴等6个自然村,126户338口人曾散居在“七沟八梁四面山”上,一半的自然村居住环境恶劣,贫困户158人,被核定为省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全部实现整村搬迁,县城集中安置81户260人,其中贫困户41户131人;新村集中安置40户67人,其中贫困户17户27人,王月芬就是其中之一。
“交了7500块钱就搬进来了。进来也是现成的,玉龙把沙发、柜子都给摆下了,连墙上的画都贴得平展展的。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干部也好,领导得老百姓事事如意。”王月芬笑得合不拢嘴。
她说的玉龙是村里的支部书记,姓窦。在村民们口中,窦玉龙是武乡出了名的好干部,每天帮了这家帮那家,忙得饭也吃不上。特别是异地搬迁期间,没日没夜地干,吃住都在工地,白天服务施工队,晚上协调拆迁户。
根据政策,贫困户入住新房,所需费用人均不超2500元,户均不超一万元,和非贫困户补助差距大。他挨家户做工作,打消了一些人闹事的念头。期间,在外地读书的儿子因意外事故受伤,小腿粉碎性骨折,他跑去守在ICU外,等儿子一醒,就连夜赶回了村,再也没顾上去看一眼。
说着,这个硬朗的汉子红了眼眶,随即又宽慰地说:“不过儿子挺支持我的,今年疫情期间,还一直陪着我冲在防控一线。”
白露过,核桃落。5号院门口,64岁的王彩萍正戴着手套拿着棒槌打核桃皮,看着村里来了客人,就笑呵呵站起来招呼我们回家喝口水。问她今年收成怎么样,她说今年玉茭谷子都是好收成,5亩谷子最少能卖7500块,种着七八亩玉米,还给村里当保洁员,一个月有500块收入,老伴这两天在高铁工地打临工,一天能挣100块。“不赖,好生活。”
“再也不用除土了!”这是王彩萍最大的幸福感。在旧村,一下雨,山坡上冲刷下来的土堵得门都打不开,一年最少要铲三四回,要不房子就会被埋了,“现在,再也用不操这个心了!”
“十三五”期间,武乡县投入资金3.8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945户,共建设移民安置点23个,搬迁贫困群众1237户3866人,确保了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安全住房。
微商之村
岭头村,村口。梁谷山峁随处可见一片片谷子地。
谷穗低垂,沉甸甸的,等待着金灿灿的一刻。
魏宝玉站在齐人高的谷子地里,对着手机大声说:“给大家看看,到了十月中旬就能收了。今年谷子长得多好,全都是上的羊粪有机肥。”
他正在直播,谷子从种到收全过程,魏宝玉都用这样的方式让粉丝们来“云监工”。十月中旬新谷一下来,销量能占到全年的一半。
就在4年前,他拿着手机搞直播,还被村里人笑话:每天东拍拍西拍拍,不务正业。可是很快,大家发现通过这么一通“乱拍”,魏宝玉把三五块钱一斤的小米居然卖到了18.8元一斤,订单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飞来,眼看着魏宝玉的口袋就鼓了起来。
村民郭晋萍53岁,只有小学文化,和魏宝玉一样参加县电商营销培训后开了微店,第一单生意100斤核桃卖到广州净赚900元,当年收入了2万多元。
老实巴交的岭头人被震动了,开始“睁眼看世界”,从此学着用起了互联网,义务“传帮带”,一户带多户、典型带全村,连在外地打工的,也专门从甘肃、太原、长治赶回来参加电商学习,开微店,脱贫增收成了村里最新潮的事。
这个只有504人的村庄,迅速开起了80多户微店,销售突破10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多元。2016年底岭头实现整村脱贫,成为武乡微店脱贫示范村、山西微店第一村。
“(时任)汪洋副总理说,来,我买几斤!我又激动又慌乱,赶紧找出二唯码,收了钱。”岭头村便民服务点的张晓英,至今回忆起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视察岭头时的情形仍非常兴奋,这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岭头村电商带动扶贫的做法也在这次视察中被充分肯定。
张晓英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每年通过电商平台能收入七八万,同时,作为电商便民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她帮助全村不会上网的老人免费代销三十四种农产品,主打产品当仁不让是小米。
岭头村的土壤是红色的富硒土,最适合种植小米、杂粮,村里依托山西省农科院培育的“晋谷21号”优质谷子的品种优势,实行的是有机小米种植,一斤能卖到18元。
“我可不是三五斤地卖,固定的大客户有400多个,还发展了7个代理商。你看,基本都是这样的订单。”说着,张晓英打开了微信,显示刚刚有笔1800元的转账。
2016年以来,武乡县共建成乡村电商服务站233个,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点260个,发展微店村100个、微店5500个(其中贫困户1824个),淘宝店1062个、扶贫创客小院33个,全县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到2.8亿元,直接带动2318户贫困户6954人增收347.7万元。2018年9月9日,在厦门举办的全球电子商务农村电商扶贫研讨会上,武乡经验得以交流。
产业清单
光伏电站、农耕文化园、综合体验园、双孢菇大棚、草莓大棚、扶贫车间、生态牧养鸡、油用牡丹……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村子产业项目的不完全清单。
浊漳河南岸,有个叫魏家窑的村子,曾经是出了名的穷村,贫困人口346人114户,占到全村的三分之一。
2008年,姚庆水成了这个穷村的当家人,当过兵又经过商的他面对的是全村近千村民和村集体账上的27万元欠款。村子离县城只有4公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怎么也不该活成个这样子。
从哪儿抓?党员。
全村党员恢复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发动“党建引擎”,开动脱贫机器。争取23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30千瓦光伏电站,利用荒山,安装200千瓦联村光伏电站,光伏年收益达到40万元。屋顶架起篮板板,村里有了金罐罐。
手里有了钱,就有了更大撬动贫穷这块坚冰的力量。
怎么撬?党员。
按照“党员+”模式,工作队、村支两委班子党员干部10个人,分别负责10个村里的产业,还把责任牌挂到了村委会的公示墙上。
“党建+姚庆水+农耕体验园”一行醒目大字,下面是项目简介、产业领导组名单和产业发展图片,还打着一行标语:党建引领,产业脱贫。九牛爬坡,人人出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是姚庆水的责任牌,他显神通的方法是跑到了山东,找到当兵时睡在下铺的班长,用战友情“讨”来价值150万的游乐设备。班长说,尽管拿去,零利润,5年内把本钱给我就成。
就这样建起综合体验园,建成滑雪场、彩虹滑道、网红桥、水上乐园、沙滩摩托车竞赛场、特色土窑洞等旅游项目。元旦试运行时,一下子就人气爆了,“一小时挣一千元。”
姚庆水的梦想是打造县城的后花园,在游乐场之前,他看到别的大城市都在做开心农场,便也开辟了小菜园,每人可以认领一块60平方米的菜地,如果自己来种,一年交村里188元;如果请贫困户代种,一年交688元,目前已经租出去140多块。
这些产业是党员带头冲锋的阵地,更是贫困户工作增收的平台,共实现114户贫困户增收全覆盖,户均增收1000元。2019年,村集体的账上赢收5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7559元。
脱贫?早在2017年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那份不完全清单还在延长:30亩地的滑雪场,7亩地的游泳池,9亩地的垂钓区,60个土窑洞,接待200人的农家乐……还有,明年村集体收入要突破100万元。
这是姚庆水的决心,也是魏家窑的信心。
空村重生
从魏家窑出发,顺着浊漳河往东走7公里,就到了五村。
北岸河滩上,正在施工。色彩鲜艳明亮的几个集装箱已经完成围合式布局,既自成一体,又相互独立,高处有着“禾田小镇”几个大字。
顺着搭好的平台进入集装箱,里面起居设施齐备,客栈模样初成。站在落地玻璃前,屋外就是绿树掩映下的河水,缓缓地淌过。
旁边还没完工的是餐饮区和可供游人休闲娱乐的区域。
这样独具特色的河边宿营地,原先是一片废弃蘑菇大棚。改变之手来自于五村“第一书记”张国田。
2017年4月,张国田被山西省委宣传部派驻到五村,进行精准扶贫,其实他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身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艺术总监。
五村的居民是从小庄、前沟等5个自然村庄集体搬迁而来的。之前的村庄都已经荒芜十多年,空村破败,但在张国田看来,五村并不缺少美,有山、有水、有田园、有乡土气。如何尽可能地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又给它注入新的生命力,张国田以艺术家角度审视着,筹划着:“这种美,这种价值,更需要让五村人自己看到,意识到。”
前沟院落
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张国田策划了播种节活动,不断让外界认识五村,走进五村,同时借助平遥国际摄影节品牌,开始为五村规划未来。
“开始老百姓也不认可呀,以为宣传部嘛就是来说说的,但是我们实实在在地做,已经三年多快四年了,终于初见成效了。”他邀请艺术家朋友,每人认购一处院落,在前沟打造艺术家驻地,把小庄村建成院校学生创作基地,禾苗小镇做成旅游集散地,从而构成一个农耕文化综合体。既不破坏传统村落的美学味道,又可以享受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
这种农耕文化综合体项目自带网红体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卡体验,五村人的视野也随之越来越开阔,融入现代社会环境的同时,改变的不仅仅是村人的经济状况,更是对自己村庄和世界的认知。
武乡,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之外,又被张国田开出一条新路。
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617.1万人次、同比增长11.03%,旅游总收入达到63.98亿元、增长19.14%,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人口8000人就业增收。
“更重要的意义,张国田的探索是在脱贫攻坚之后,为如何衔接乡村振兴破了题。”武乡县委书记胡坚说。
在易地搬迁、产业集聚、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人口急剧减少老化,只有逢年过节才有点热闹,才能听到点孩子的笑声。那些空村的房屋你说拆,它还有主,让回来建,也不回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如果没有了乡村这个载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胡坚说,“张国田探索的就是让这些凋敝村如何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依托产业来振兴、依托生态和旅游打造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