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突发事件中全国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制和传播推广平台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历史和现实也反复证明,每当国家面临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文艺工作者以精品力作,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以抗疫、战“疫”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当中。一批主题鲜明、感情真挚、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塑造战“疫”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鼓舞斗志、抚慰人心、凝聚力量。
从关于这次疫情的主题文艺创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文艺工作者热情很高,创作的作品数量很可观,但质量参差不齐,口号化、同质化、标签化、商业化现象客观存在,甚至有少数作品政治站位不高、理解不到位,导致在思想立意、价值导向上出现偏差,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还被西方抹黑中国所利用。二是绝大多数的创作和推广存在自发性、个体性、分散性。很多作品创作出来后,为了抢时效,质量与导向未经认真把关即快速传播出去。且在文艺作品的传播推广上,明显存在各自为政、多头出击、自行其道的现象。三是网络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个小时。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风险与挑战,舆论引导明显需要统筹协调、科学谋划,以此改变导向不鲜明,弱化或消解主流声音的现象。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中,多次强调要加强舆论引导,强化正面宣传,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当前,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目前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工作的大框架来看,应该建立突发事件期间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征集与传播的预案机制,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文艺重要作用的指示精神。
为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如下:
将文艺工作纳入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工作的总体框架。建议国家应急管理部在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的总体框架时,将文艺工作一并纳入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框架,确定职责、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文艺工作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共克时艰中的积极作用。
建立全国性创作、征集、推选预案机制。建议中宣部宣传教育局等单位统筹全国文艺单位或组织,或分类别指定行业组织作为牵头单位,建立突发事件期间文艺创作、征集、推选机制,一旦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实施该机制,明确主题、导向,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主题文艺创作,同时对文艺作品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切实发挥文艺传播正能量的效应。
建立全国性的线上线下传播推广平台。建议由国家网信办统筹建立以各大主流媒体为主力,包含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商业网络媒体的线上传播推广平台,集中传播推广上述机制下形成的优秀作品。一方面把主流作品和声音集中传播出去,形成主流宣传舆论,避免商业网络媒体碎片化、娱乐化信息消解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另一方面在更大范围、更加集中、更加有效地发挥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价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