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见证人·第十九期|李光羲: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而歌
编者按: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源自我们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信仰,更源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大家。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怀揣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网推出融媒体文艺栏目《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呈上对改革开放40年文艺发展最具诗意的表达,通过有情感、有温度、有底蕴的人物呈现,彰显艺术作品的时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本期节目带您走近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歌者的才华是将生活凝练成音乐。”改革开放初期,一首《祝酒歌》乘着春风而来,唱出了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北京颂歌》、《周总理,您在哪里》、《鼓浪屿之波》……一首首动人的歌曲,拨动无数人的心弦。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记者专访著名歌唱家李光羲,与他一同感怀歌唱事业的光荣岁月,展望新时代的音乐气象。
11月的京城,枫林尽染,玉露生寒。90岁著名歌唱家李光羲的家中却暖意融融,随处可见舞台演出照、文艺界友人合照、携夫人旅行世界的留影,以及几百个不同城市的冰箱贴,共同留住了时光的印记。在众多奖杯中,一张金色的唱片格外醒目——1989年《祝酒歌》荣获中国首届“金唱片奖”。
“好的歌曲能够住进听众的思想与灵魂之中。”不同于舞台上流光溢彩的明星形象,舞台下的李光羲和善可亲,说话间笑意不时随眼神流露出来。改革开放初期,一首《祝酒歌》乘着春风而来,活泼的旋律、振奋的歌词,唱出了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此之前,他已因演唱《北京颂歌》、《周总理,您在哪里》、《鼓浪屿之波》等歌曲,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歌者的才华是将生活凝练成音乐。”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记者专访著名歌唱家李光羲,与他一同感怀歌唱事业的光荣岁月,展望新时代的音乐气象。
“祝酒歌是民族的欢乐,是广大人民的欢乐”
记者:1979年央视春节晚会,您演唱了描绘未来美好憧憬的《祝酒歌》,传遍了大江南北,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当时为何会创作这样的歌曲?
李光羲:改革开放后剧院恢复业务,在一次排演时女中音苏凤娟正在看一首歌,是施光南创作的《祝酒歌》。她询问我的看法,我拿起歌谱哼到三分之二时就激动起来——这首歌太棒了!欢快活泼的旋律、振奋人心的歌词,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欢欣鼓舞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从那时起《祝酒歌》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在一次外宾接待演出中,我在人民大会堂唱响了这首《祝酒歌》,获得了全场观众和外国国宾的热烈掌声。1979年中央台春节晚会上,我在全国观众面前又一次唱响《祝酒歌》,歌声点燃了人们压抑许久的心情,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可以说,《祝酒歌》是改革开放的一只号角。
记者:《祝酒歌》录成唱片后,短时间内售出100万张。您凭借此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祝酒歌》在当时为何能够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响?
李光羲:如果一首歌能够唱进人的心里,住进人的灵魂里,那么它就是成功的。祝酒歌所描绘的不是个人的欢乐,而是民族的欢乐,是广大人民的欢乐。改革开放后,人们需要一种振奋的精神,这首歌引起了亿万观众的共鸣,所以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喜欢它、传唱它。这首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整整传唱了40年。每当唱起这首歌,都会让大家感受到新生活的喜悦。应当说,《祝酒歌》是时代的烙印,是时代的感动。
图为中央歌剧院50年前演出《货郎与小姐》的剧照。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光羲(右)和罗祈祖
记者: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主演中外歌剧名篇而获得声誉,《祝酒歌》又一次拉开了您新时期“歌曲黄金时代”的序幕。改革开放为您带来了怎样的机遇?
李光羲:艺术创作需要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后宽松的创作环境、充裕的物质生活,让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都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激励着文艺工作者创作焕发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我很荣幸演唱过许多蕴含丰富内涵的歌曲,以歌唱的方式记录时代的进步,我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通过歌唱、表演,我能够服务生活、服务社会,通过自身努力体现我的个人价值,这是我的自觉行动与艺术追求。
记者:从1978年到2018年,您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在您看来,改革开放为中国歌唱事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光羲:改革开放后,我国音乐人创作了一系列有特色、真切动人的歌曲,这就是最醒目的成就。我们的创作者在题材和立意上能够植根现实生活,在歌声中,展现着新中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彰显出伟大时代的音乐创作应有的气象。
艺术中仁爱为怀的人文精神重焕生机。改革开放后,歌唱事业更加深入人心。真切动人的歌曲让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生活。歌曲中蕴含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和表达。在关乎人心的歌声中,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中国风格的味道,传统文化始终是文艺创作的重要宝库,既是民族的根,也是音乐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李光羲所获部分奖项 中间为“金唱片奖”
“好的歌曲能够住进听众的思想与灵魂中”
记者:除了演唱经典曲目,您还会演唱流行的、年轻人喜欢的歌曲,是怎样的契机让您接触流行歌曲的?
李光羲:改革开放后,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流行音乐传入大陆,打开了音乐的新境界。通俗音乐的优美、轻松与抒情,迅速赢得人们的喜爱。80年代初,舞台呼唤好听的通俗音乐,我不甘心落伍于时代潮流,所以开始学唱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突出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感,即使是爱情题材,同样蕴含着真情。音乐本身是一种手段,通过我的演绎赋予它新的解释和深刻的内涵。
记者:我们听到一种说法:“李光羲是让观众流泪的演员”。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
李光羲:好的歌曲能够住进听众的思想与灵魂之中。我在演唱时,常看到现场有观众在哭。很多人听歌之后跟我说:“光羲老师,您把我感动了,我都流泪了。”甚至有人说:“李光羲是让观众流泪的演员”。因为不仅仅是音乐感动了他,内容更感动了他。不论是《周总理,您在哪里》这种悲伤的歌,还是最近我演唱的《让我欢喜让我忧》,这些歌扎到人的心里,歌中有岁月的味道,有情感的回忆。
打动人心的首先是真实反映生活的歌曲。听众在艺术中照见自我思想与生活,唤起内心的共鸣,这就是动人的关键。其次,艺术讲究简单的三个字:“美”、“明白”。“美”塑造的是艺术的本质;而“明白”则是要让人知道美在何处。
记者:您拥有几十年的演唱生涯,在您看来,一首歌曲怎样才能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光羲:明星之所以被称为“明星”,是因为他如同天空的星辰一样,在人们的心中起到指明方向的作用,几分钟之内,就因作品触及人们的心灵的而感到激奋。
歌者自己对生活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凭借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诠释歌曲,唱出人类共有的精神体验,才能拉近与听众心灵的距离。想要以情动人,就要将歌曲创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与生活相遇的灵感,转化为生活的感悟和理解。深耕生活沃土、心系人民群众的艺术作品,才能够迸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歌声动人心弦,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歌颂小情小调,而是能够反映人民心声,回应人民需求,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记者:在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中,中国音乐人还应有哪些突破?
李光羲:我曾说,“声音等于零”。没有声音不能唱歌,但是只有声音却无法感动别人就是零。一些歌手外形光鲜靓丽,声音优美,但其中没有情感的流露与表达,将“声乐艺术”变成“声音艺术”。歌声中缺少对生活的感悟,缺少真情的流露,表现力也显得苍白。如同在歌剧表演中缺少对人物本身的塑造,歌唱者无法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也无法敲开听者的心门。
歌声如何打动人心是第一号的学问。年轻人应当提升生活的理解能力,增强美感的表现能力,才能让音乐作品打动人心。用艺术感染别人的同时,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在音乐艺术中感悟人间的真情与人心的魅力,将声音变成优美的、有生命力与感染力的音响。
“歌者的才华是将生活凝练成音乐”
记者:您曾说,传统音乐永远是每个时代最美的声音,传统是时代发展中最精华的结晶。传统文化对您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光羲:音乐应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根。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创作出本民族独特的艺术作品。艺术所扎根的生活不仅是当下的现实生活,更是从古至今所有能够引人向上、触动人心的精神力量。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
我从小生长在天津,在这座国际化城市里欣赏见识了西方艺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童年时期我看过美国电影《乱世佳人》《茶花女》,也看过京剧名角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李多奎、裘盛戎的京剧,听过刘宝全的京韵大鼓。演出结束后,那种动人心魄的声与像直直扎在我的心里,让小小年纪的我心有戚戚,沉浸其中。
记者:您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但是您的歌声始终深受全国听众的欢迎,获得赞誉无数,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李光羲:我所获得的成功是天赋与努力的共同结果。天赋能够帮助人深刻感悟艺术表现的美感。小时候每次看完演出之后我都回家模仿,喜欢在心里琢磨。27岁登台演出后,我便描摹着内心储存的形象,将其释放在舞台上。
天赋之上,还要付诸实践,到现在我还坚持每天练声。解放初期,我喜欢听苏联的音乐唱片。柴可夫斯基的《咏叹调》是真正的艺术,我一听就入了迷,为了模仿苏联歌曲还学习了俄文。50年代国家歌剧院访问苏联时,我有机会在克林姆林宫的剧场演唱。演出后苏联外交部远东司司长传达领导人的评价,称赞我是地道的俄罗斯学派。苏联著名男高音科兹洛夫斯基更是拉着我的手说:“科学家证明世界,艺术家描写世界,今天你作为艺术家为我们很好地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天生的才能与后天的勤奋,经典的学习与个人的努力,最后才能使我在舞台上呈现最动人的表演。
记者:在您看来,音乐家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
李光羲:歌者的才华是将生活凝练成音乐,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引人向上的精神力量,让老百姓更深入地理解与开拓生活。如实反映生活、提炼生活、美化生活。人们常说“画凝天下”,歌声中同样藏着一方天地。旋律中有时代的脚步声,有人民的呼唤声,用音乐升华生活,用歌声激荡心灵。
追求艺术造诣的同时,更要注重艺德的培养。常言道:“德保艺”——高尚的品德能够保住长青的艺术生命。我给自己写了一幅字:“心存高远,意守隐忍”。内心有远大目标,遇事应低调忍耐,德艺兼修,方能长久。
李光羲题写寄语:美育为树人之本
记者:年届90岁,您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是什么让您始终保持着如此积极的心态?
李光羲: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坎坷与烦恼,我已在舞台上得到回报。到今天,我的脑海中留有两个字:幸福。丰衣足食、吃饱穿暖的生活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国力强盛的今天,当我到国外演出时,感受到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增加了我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感。所以我希望自己还能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过好每一天,争取有点用,这是我现在的人生追求。比如在社区的新年联欢会上演唱《祝酒歌》、给27中学的孩子们讲述我的艺术道路与人生感悟、参加帮助贫困儿童的公益演出等等。社会需要我时,我义不容辞。虽然我已90岁了,但是我依然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做更多事情。虽然很忙碌,但是很愉快。
记者:回顾您的艺术人生,您觉得歌唱事业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李光羲:歌唱对我而言意味着生命。舞台是我的天堂,我选择了最幸福的职业。哪一个民族的生活都离不开歌声。歌唱可以随时随地帮助人们抒发情感,表达心声。我很荣幸我唱的每一首歌都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相关。
只要我还能唱,走到哪里都要为社会服务。每次演出我都会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才智,为人们带去美与欢乐的体验。对我而言,以歌声服务社会,这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愿意全力以赴。人生啊,既美好又艰难,一个人如果有荣誉,有获得感,有社会的认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