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支永远唱不尽的歌——记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
发布时间:2012-08-10

  对待表演事业,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永远充满着激情。她说:“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总要以满腔激情去拥抱事业。事业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歌。”

  秦怡自幼就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6岁时开始舞台生涯,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1947年秦怡走上银幕,参加了电影《忠义之家》《母亲》《无名氏》等片的拍摄。从艺70多年来,秦怡主演了30多部故事片,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她始终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潜心创作。在银幕上,秦怡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角色。她曾在《农家乐》《两家春》《摩雅傣》《北国江南》《女篮5号》《铁道游击队》《林则徐》《青春之歌》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电影摄制组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大家的好评。

  进入耄耋之年,秦怡仍然认真履行一个党员艺术家的责任。作为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的顾问,她积极为集团的发展和电影创作生产出谋划策。秦怡非常热爱学习。她说,“共产党员就应该经常学习,经常充电。”每年她都要订上10多份报刊,把当天的报纸翻阅一遍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哪怕在外劳累了一整天,她都要在临睡前把这个“功课”补完。一有空,她就看书看电影看演出,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

  秦怡一直在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当她把自己对艺术的热情与执着、体会与经验同他人分享时,她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爱戴。2009年,出访美国的秦怡参加了当地的“无声电影展”,电影院里无声的画面配合现场乐队的演奏所带来的视听效果,让她觉得把这样的艺术形式带给观众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于是,由她发起并筹资主办的“首届上海中外无声影片展”在2010年成功举行并获得广泛赞誉。

  秦怡在从事电影艺术表演中,从不轻视做配角。在多部电影中,她甘心为了整体的成功而“跑龙套”。2007年盛夏,87岁高龄的秦怡倾情出演《我坚强的小船》,该片是国内首部反映农民工子弟生活的低成本儿童影片。影片拍摄时正值酷热天气,秦怡不计较报酬,不顾高温和高龄,甘当绿叶,为小演员配戏。只因为她被影片中的孩子们所深深打动,尤其是农民工子弟小扣子的倔强与坚强。

  秦怡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心的好党员,她牢记党的宗旨,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秦怡先后捐出了21万元,这个数字或许只是当下一个明星一部戏的片酬而已,但对这位老人而言,这几乎就是她大部分的积蓄!作为一名老党员,秦怡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2009年8月底,刚做完腰椎手术不久的秦怡,一心牵挂着四川灾区的孩子,她不顾医生反对,坚决飞赴都江堰参加上海援建小学的开学典礼。当看到崭新的学校,秦怡安心了。她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小学阶段的时光,人在于学习不在于学历,小学的良好基础很重要。她鼓励孩子们多学本领,齐心把坏事变好事。

  秦怡虽然从事电影行业多年,但家境并不富裕。她是一个慈爱的母亲:数十年如一日,秦怡悉心照料着患病的儿子,为了省钱,她还学会了注射,亲自给儿子打针。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女性,在一方有难时,却一次次毫不犹豫地把对家人、子女的爱升华为对社会的大爱,慷慨解囊,无私奉献。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秦怡又捐献了3万元,并积极参加“祈福玉树、情满浦江”大型慈善拍卖等社会公益活动。

  秦怡近年来还先后参加了“爱,在这里传递——迎特奥、献真情广场晚会”、“圣火相传、电影相随——支持北京奥运会万人大签名”等公益活动。2010年,她出任上海世博会上海馆祝福大使和荣誉馆长,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秦怡说:“现在虽然演的角色越来越少了,但想演的角色却越来越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可以为我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加强学习创造条件,使我年迈的双足尽可能地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就是秦怡,中国影坛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家,一位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工作者。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