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秦怡青藏高原拍片: 拍出好片子是社会责任
发布时间:2014-09-11

  93岁高龄还要登上青藏高原,还要“挑战”在青海湖拍电影!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最近很忙,中秋佳节里她正在上海家中整理赴青海开机取景的行囊。她说:“我拿着国家工资、吃着国家的饭,就感觉到这是一种责任,不光是热爱艺术,还有一种责任,一种我们电影工作者就是要拍出好片子、对得起今天社会的责任。”

  早年因拍摄《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等电影而深受观众喜爱的秦怡,一直想在晚年再圆一个电影梦。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秦怡宣布由她编剧并参演的电影《青海湖畔》正在等待最后的资金注入,即将开机。

  “一想到我们现在,我总觉得我们的电影工作做得还不够,要对社会负起更大的责任,有的人拍电影只要有利可图就去了,没有(利益)就不拍,这不好。”秦怡说。

  她说,电影是一个很能打动人心、很有教育意义的艺术品种,它来自于现实、反映现实。“今天已经有很多好片子了,但还是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更加百花齐放、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青海湖畔》讲述了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一批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故事。为了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她坚持亲自赴高原参与取景。尽管最终大部分的电影画面将通过摄影棚与外景合成,但对取景本身她依然十分重视,要亲力亲为。

  “太辛苦了,您能不能再考虑一下?”连日来,上海电影界不少人担心秦怡此行是否能扛得住。不过,秦怡回答:“没有那么多可怕的,抗战我还打过仗的,青海之前也去过两次,应该不会有事,电影工作者服务人民,就该吃得起苦。”

  谈到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秦怡说,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大部分都是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一步步得来的。“那时我很小,但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就永远不离我的身了。那时在重庆,日本军国主义整天搞疲劳轰炸,有时一天20次,防空洞里没有饭吃、几乎没法睡觉。越是那样,你越是会想到他人,想的是要多付出。”

  在筹备《青海湖畔》过程中,秦怡还对身边的人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别人不会在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看你付出了多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诞生65周年,秦怡则将迎来从艺75年。

  “我年纪大了,但我还是有责任感的,现在既然还活着,脑子还可以使唤一下,人虽然体形上有很大差距,但心里想,就组织一些电影来拍吧。”在出发去青海前,秦怡一再向记者强调,“拍电影的根本——就是为人民服务!”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