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渊:听尚长荣讲述十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6-19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听尚长荣讲述十月的故事 

  十月,收获的季节,捡拾满地金黄,揽尽一片芳华。 

  十月,“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完成“青春版”的传承,三台大戏集中亮相。得尚长荣细致入微的调教,青年演员们的表现获得赞扬一片。 

  十月,走进上海京剧院尚长荣艺术研究室的大门,记者同他聊起家门、剧院门、剧场门的门中故事,聊起闯滩三十年终成就一番天地的漫漫路,他笑而不语,挥笔写就“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人生感慨。   

  不安分因子 

  让上海滩出了个“新曹操”     

  三十年前(1987年),十月,一年就演了6场戏尚长荣,终于不堪忍受终日无所事事、耗费艺术生命的“安稳”生活,夹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自陕西风尘仆仆地南下闯滩,叩开了当时上海京剧院院长马博敏办公室的大门。时至今日,回顾当年,尚长荣说:“这也算不得什么英雄义举,就是一次‘不安分’的探险,也是被逼无奈的破釜沉舟。” 

  到异地寻求合作,如今平常,可就当时的尚长荣而言并不容易。48岁的他,已然是业内享有盛名的花脸大家、陕西京剧院院长,当仁不让的台柱子。在这样的年纪、成就下“从零开始”,尚长荣深知此路难行却“不得不行”。 

  “那时,戏曲大环境还未复苏,动荡后的余温仍然笼罩着舞台,没有人愿意撸起膀子干。”想要演戏的尚长荣,甚至搞起了清唱,录音,但眼看着要随着这份“安稳”沉沦下去,他不甘心。他揣着《曹操与杨修》剧本,仿佛揣着一份转折的希望,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没想过,如果“被拒”怎么办,前途虽茫茫,心里却有着一份难言的底气和希望。尚长荣事后回想,选上海也不全是偶然。“北京是我的故乡,可冥冥中,我总觉得,这事儿只在上海干得成!”直觉源自1983年,尚长荣带团来上海演出。三出戏,打炮的《将相和》虽也热闹,可效果却不如最后的那台新编戏《射虎口》来得爆棚。有人问他:“你们怎么不用《射虎口》打炮啊?”他也懵:“没想到新编戏会在上海这么受欢迎。” 

  受此启发,尚长荣至今无论是挑戏选题材或是排戏搞创新,总会不厌其烦提醒自己提醒别人:“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非不时尚。搞传统戏曲一定不能保守,思路要打开、理念要更迭。” 

  演《曹操与杨修》,尚长荣不循旧路,一改曹操往昔国贼、奸雄的单一形象:永远一张“大白脸”,上场一端肩膀,奸诈地嘿嘿一笑。而是大量翻阅典籍,读《曹操文集》,看曹操颁发的政令、军令,吟诵曹操的《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挖掘一个更为复杂、饱满的曹操形象,他有雄才大略,也有阴险狡诈。 

  为演活曹操,尚长荣将“冷白”改成了“暖白”,炭条眉改成剑眉,三角眼改成一个圆眼窝。仅仅是一个“笑”,尚长荣就设计了七八种,冷笑、阴笑、怒笑、喷笑、由笑转哭……“我每天抱着录音机,对着镜子琢磨,嘿嘿哈哈地练,外面行人一听都说,上海京剧院里头可能住了一个疯子,犯了精神病。” 

  19881213,《曹操与杨修》赴天津参加全国新剧目汇演,一炮打响。“我和言兴朋,曹操与杨修哭了,观众哭了,专家们在研讨会上拍案而起,‘我们盼这样的戏盼了多少年了!’”从此,上海多了一个“新曹操”,多了一个创新者,多了《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共同谱就的“尚长荣三部曲”。     

  “活霸王”授艺 

  “精准传承”传的是演戏方法     

  三十年后,也是十月,尚长荣不但如愿完成了“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更将这三部戏加以传承,“青春版”中青年演员们集体亮相,在尚长荣一个字、一个音抠出来的戏里,他们的抬眉瞪眼、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体现着“精准传承”的硕果。 

  还是那方舞台、还是郭嘉墓相遇的那段戏。面前却不再是老搭档言兴朋,看着年轻的“曹操”与“杨修”演完一遍后,尚长荣亲自上台演示,拉住“杨修”,与其对视,“你一定要看着我,对了!”随即长笑一声,环抱着施礼,满面求贤若渴的欢欣。 

  曾经再三强调:“我不擅长教学,我就是唱戏的料”的尚长荣,真到了传戏的当口,却连“上树”的本领都倾囊而出,细微到哪里要点到为止,哪里要拖腔,哪里要高亢,都一一点拨给学生,在他看来,唯有当人物的情感、气氛的营造和观众共鸣相聚和的那一刻所迸发出的掌声,才是真正高品味的、物有所值的掌声。 

  随着尚长荣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尤其在他拿下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后,呼吁其立派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尚长荣几乎不接口,私下问他怎么看立派这事儿,他脸色一正:“现是立派不立派的事儿吗?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个性,艺术生命都完满了吗?就谈立什么派?立什么派?” 

  “我就是没派!20年前,记者问我什么派,我就是这么答的,现在我还这么答。”不但坚持不立派,尚长荣也不主张学生拘泥于这个派、那个别的。在他看来,学戏,“死学而用活”是根本。“死学”是尊重京剧本体;“用活”重在方法和心态,继承传统而不僵化,推动出新而不异化。这才是戏曲传承之道。 

  学生跟着尚长荣学戏,也从不被划定流派声腔的局限。当年,《霸王别姬》要被拍成电影,尚长荣除了演“别姬”的“中段”,头尾都确立由上京青年演员杨东虎担纲。教戏第一天,尚长荣一句:“从现在开始,忘了你学过的什么派,那都不是‘楚霸王’。”一句话,让杨东虎额头直冒汗。而当学成之后,杨东虎被赞“脱胎换骨”,尚长荣才借当年排《曹操与杨修》马科导演的话来提点告诉学生:“只要人物对了,四功五法,怎么来怎么对。” 

  如今,“三部曲”的传承,尚长荣遵循的也是“点对点”、“人物对人物”的“精准传承”。“我要教的不是戏路,而是表演的方法。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这些都是戏曲演员最根本要‘死学’的技艺,比这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的方法。掌握了方法才能演好、演透、演活一个人物。”     

  记者手记—— 

  如果没有遇见他     

  和尚长荣聊当年如何破冰、聊艺术如何创新、聊现在怎样传承。密密的话语中,频率不高、可源源不断,总会不经意提到高立骊,也就是尚老板口中的“高老师”。高老师是尚长荣的妻,自小相识、青梅竹马、携手半生,用相濡以沫来形容,似乎难以言尽两人之间特有的默契和甜蜜。 

  那日中午,采访后有幸前往尚长荣家做客,那是个走进去就能感受踏实心安的地方,带着金丝边的眼睛的女主人带着几分文气,笑起来却格外爽朗。不大的三居室被收拾地井井有条。客厅里为数不多的几件家具,古朴却颇有些年头,带着岁月磨砺后的特有的温润光泽。 

  不似寻常角儿的家里,总有几幅得意的剧照,强调“家就是家”的尚长荣,客厅里见不到一张剧照,最显眼的是挂在餐边矮柜上的那对挂屏,玉璧上镶嵌着“事事如意 岁岁平安”八个大字,或许时间太久,金色的字面都有些黯淡却反而透着家常的温度。 

  “那是我婆婆的陪嫁,我们结婚的时候,传给我们的。动荡时,曾被没收,很遭了些罪,过后又被还回来。”高老师指着挂屏上不明显的凹口说,这里原本还镶嵌着葫芦,都被碰掉了。” 

  这对年岁过百的挂屏,如同镇宅之宝,虽不大却稳稳地挂在墙上,护着一家老小的平安喜乐。另一个柜子上方,是尚家的全家福,三个儿子并媳妇、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围拢在尚氏夫妇的周围,每个笑容都很开怀。 

  现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尚长荣和高立骊又过回到了能手拉手一起看电影,隔三差五下个馆子的“二人世界”。吃到什么好吃的,也会在尚家微信群里分享,“我们每周或两周,家里人肯定要聚在一起吃个饭,十二口人正好一个包间。” 

  平日里得空,尚长荣会亲自去菜场买菜。“挑剔”的他选肉是一绝,用高老师的话说:“颜色、纹理、部位,无一不讲究。”转言又道,“不过吃上,我也有要求。”她拿出冰箱旁一摞餐单:从孜然烤羊腿到烟熏鸭片,每日总有两荤一素一个汤,厚厚一叠翻来竟无重样。 

  能在饭桌上吃到一起、能在兴趣上相互投契,又能在生活上互相体谅和照顾,当记者感慨:“嫁给尚老师这样知情识趣又体贴的伴侣,应该很幸福吧!”高老师微微低头笑得很甜:“是挺幸福的,如果没有遇到他,不知道会在哪里,会什么样,可能还是多愁善感,必然没有现在的开朗舒爽。”     

  尚长荣的座右铭——     

  1、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 

  2、戏曲,就像一面镜子,让人看到是非曲直,看到人心冷暖。 

  3、戏曲就是要在舞台上潜移默化地去渗透一种正义。 

  4、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 

  5、非我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不进门 

  记者手记——“挑剔”的尚长荣 稳稳的幸福初来上海,《曹操与杨修》后尚长荣便又开始寻觅好剧本。数年未有新作,有报纸撰文:“尚小云一年九部戏,尚长荣九年一部戏。”于是“挑剔”的风评不胫而走。尚长荣听闻,哈哈一笑,并不否认:“对,我就是‘挑剔’。”想演魏征,从中学时代看书上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发愿,忍耐许多年,他才等到合适的剧本,千搓万磨磨出了《贞观盛事》。想排一部清朝戏,遇见《廉吏于成龙》时,就算已经62岁,他照样“瘦身减肥”把自己融进那一身布衣里。不等到好本子不行动,逮到好本子不错过,这是“挑剔”的尚长荣在艺术上的忍耐和追求。生活里,他的挑剔眼光同样为他赢得稳稳的幸福。太太高立骊与之青梅竹马,携手半生、相濡以沫,走过动荡起伏的岁月,经历坎坷难捱的时光,最难的时候也没红过脸、拌过嘴。那日中午,采访后有幸前往尚家做客,和高老师闲聊家常,说起尚老板的“挑剔”,带着金丝边眼镜、很文气的女主人爽朗地笑起来:“他呀,爱买菜,挑起肉来特别讲究。颜色、纹理、部位差一点都不行。”调子一转,她又笑:“不过,我对吃也有要求。”拿出冰箱旁一摞餐单:从孜然烤羊腿到烟熏鸭片,每日总有两荤一素一个汤,厚厚一叠翻来竟无重样。现如今,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除了每周大家庭会聚会一次,夫妻俩又能回到了手拉手一起看电影,隔三差五下个馆子的“二人世界”。当记者问道:“能嫁给尚老师这样知情识趣又体贴的伴侣,应该很幸福吧!”高老师微微低头笑得很甜:“是挺幸福的,如果没有遇到他,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