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资华筠:舞者 学者 仁者
发布时间:2014-12-11

  2013年10月26日资华筠在家中为光明日报创刊65周年进行口述实录。宫苏艺摄

  12月9日,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资华筠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辞世,享年78岁。她辉煌的人生中,不仅在舞蹈表演艺术上成就卓著,在理论教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资华筠原籍湖南,作为中国金融学界泰斗资耀华之女,资华筠深厚的文化素养多少有其家学渊源。然而,她一直以来的好学不倦与坚持不辍也为人称道。她以舞蹈作品《飞天》《荷花舞》《白孔雀》等蜚声国内外,更以勤奋和毅力从艺坛转向学界,数十年深入钻研,发掘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舞蹈事业的栋梁之材,为后辈所敬重。

  资华筠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与她共事多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悲痛地说:“资华筠老师的离世,是中国舞蹈艺术界的一大损失,她勤奋的一生影响了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据他回忆,资华筠担任舞蹈研究所所长期间,曾十分看重艺术实践,一扫过去研究者纸上谈兵的风气。“她本身就是学舞蹈出身的,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舞蹈家。”江东说,“但不同于一般人对舞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她的个人修养之全面,完全颠覆了传统舞者的形象。”

  历任文化部艺术司和文化科技司司长的于平,曾是资华筠的首届博士生,他对恩师最为深刻的印象是“执着与坚持”。从舞蹈表演艺术家“艰辛转身”为舞蹈学者,资华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她著书育人,言传身教,诠释了一个舞蹈家的尊严,一个学者的智慧和一个教育家的仁爱之心。“可以说,资华筠先生是一位‘执着并担当着’的人。”于平说。

  和资华筠长期合作并结下深厚友谊的本报文艺部前副主任宫苏艺这样评价道:“和一般的舞蹈演员不一样,她永远都在学习,是一个心中有坚持的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资华筠就开始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她那率真的个性、内心的坚守,也给接触过资华筠的本报编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非常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这在艺术家里边是不多见的。”曾任本报策划部主任的单三娅说,资华筠待人友善,但遇到编辑错误或疏忽也会不留情面地指出来,一点都“不含糊”。

  在为光明日报创刊65年进行的口述实录中,记载着2013年资华筠亲自讲述与光明日报多年以来“互相选择”的始末。她这样说道:“能够(在《光明日报》)发表这么多文章,我觉得是一种荣幸。凡是跟我合作过的编辑都是我的恩师。”谦逊与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被称为“恩师”之一的宫苏艺,尤其追怀与资华筠的这份深情厚谊。在他看来,资华筠与他是互相帮助的老朋友,尤其最后这几年资华筠疾病缠身,还常常坚持写稿,其精神令人触动。在资华筠的身上,还有一种对于真理追逐不倦的精神,这一点让他十分尊重。

  学生于平评价这位亦师亦友的先生时,化用了她曾提出的“三真”精神——第一是真实的感受,第二是真切的表达,第三是要能揭示艺术的真谛。这也是资华筠一生的写照。

栏目介绍
“艺坛大家”是中国文联的品牌项目之一,起始于2004年,至今已拍摄老一辈著名文艺家100余人,涉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专题片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次通过中国文艺网的网络新媒体平台集中发布推送,是适应网络时代传播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优势开展宣传推介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品牌项目致力于回顾总结我国当代艺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搜集抢救他们的珍贵音像资料,既努力为文艺工作的后来者打造一部生动教材,也力争为中华文艺保存一批宝贵的艺术人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