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让我看到文化力量的无限”
——访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导演贾樟柯
年初,导演贾樟柯的新书《贾想Ⅱ》发布,书的封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想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贾樟柯坚持关注社会现实,作为《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电影作品的导演,他用独特的视听语言记录着时代变迁和世间冷暖。
如今他又多了一重身份——全国人大代表。“我又拿出了很久不穿的西装”“原来当代表还要接受这么多的采访啊”,作为新当选代表,贾樟柯有点兴奋。“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联系群众、反映民意上做得还不够,对国家宏观经济和有关法律知识的了解还有所欠缺。”贾樟柯表示,作为导演,是通过影视作品来抒发主观情感;当代表,就要客观地、全面地了解人民和社会,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贾樟柯今年的建议跟电影和相关文化资源有关。“山西文化资源丰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些资源需要新的文化项目、新的文化人才、新的组合方式,来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贾樟柯表示,现在一些大型文化项目都集中在发达城市,中小型城市其实也亟需文化艺术的滋养,这些文化项目应该流动起来,到欠发达地区去,带动当地文化资源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贾樟柯还参与创办了平遥国际电影展。他说,自己了解电影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大电影节、电影展,有很多好的电影可能大家都不知道,网上也没有资源,“我过去是把山西的故事带到全世界,现在我应该把全球的电影资源带回山西”。作为导演,贾樟柯有自己钟爱的电影类型,但是考虑到观众的需求,电影展囊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影片。去年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短短8天时间,参与人数达到18万,上座率超过93%,这让贾樟柯很感慨,“一部电影承载的东西有限,但是电影让我看到了文化力量的无限”。
“我刚拍电影那会,全国一年票房才十亿元。最近这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去年更是创下559亿元的票房新高,电影年生产数量也从200部增加到900余部。”随着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贾樟柯注意到,优秀的主创人才开始供不应求。为此,他建议,加大对电影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创作人才;健全人才发现机制,加大对年轻电影人的资助。
在两会召开之时,获得4项金球奖、2项奥斯卡奖的美国影片《三块广告牌》正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观众可以在加盟艺联的450家合作影院的610块银幕观赏到这部佳作。相比较该联盟上映第一部海外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时的270块放映银幕,市场给了艺术电影更大的展示空间。贾樟柯表示,随着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成立,我们的艺术电影已经迈开了步伐,虽然目前还存在着影片怎么引进、由谁引进等问题,短时间内还不能充分满足观众的需求,但这会为艺术电影的未来发展之路积累有益的经验。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已经占据国内总票房的53.8%,这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工作者来说是很鼓舞士气的。尤其今年2月,票房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大部分票房来自国产电影,说明我们的电影得到了观众的支持和认可,有了中国观众的支持,中国电影才能发展。”而对于《战狼2》《红海行动》等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影片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贾樟柯认为,主旋律电影在升级,这些影片既有好的立意,又按照艺术规律办事,摆脱了主旋律给大家留下的刻板印象,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
贾樟柯认为,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与去年开始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是分不开的。“《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后效果特别好,从工业的角度来说,用法律的方法确认电影的产业地位,让投资方、制片方以极大的信心来提升电影创作质量,给了中国电影非常宝贵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本土电影工业的进步。”在贾樟柯看来,这还是一部年轻的法律,电影行业发展快,特别是电影产业变化比较快,还是应该在变化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及时作出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