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8>2018全国两会>独家报道

扎西多杰代表: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表演得更好

时间:2018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 华
0

  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表演得更好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扎西多杰

  “给你看看这些藏族乐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扎西多杰时,他拿出一本正在看的藏文书,给记者讲起了书中乐器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名藏族作曲家,扎西多杰创作了《妈妈的羊皮袄》《仓央嘉措情歌》《玉树,我的故乡》《游子的歌》《吉祥的哈达》等300多首藏汉歌曲。尤其是《妈妈的羊皮袄》广为传唱,成为他艺术生命中一颗璀璨的星。

  扎西多杰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他倍感振奋。作为新当选代表,扎西多杰此次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从文化保护和传承入手,协同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工作,切实实现该地区良性发展的建议。“把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同生态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守住文化的‘魂’,三江源才能更加焕发生机和活力。”扎西多杰说,三江源地区生态近年来大有改善,但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生态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扎西多杰告诉记者,一年中他有大半时间在采风,几乎要走遍整个藏族聚居区。在采风过程中,他喜欢听当地牧民唱民歌,还会记录下来。“对于民歌来说,背后的传说故事是真正的魂。若能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注重歌舞的收集整理,将有助于保护藏族文化的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扎西多杰的作品中,不仅借用玉树当地原生态的民歌小调曲风,也有藏族群众淳朴的情感故事。近年来,扎西多杰还参与主编了《玉树藏族民间歌舞音乐大全》,分《伊》《卓》《仲》《勒》四个艺术种类共收录了玉树民歌600多首。但让扎西多杰感到遗憾的是,收录的只是乐谱,没有传说故事。为此,他正在搜集相关故事,力争在民歌的挖掘、抢救、记录、传承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身为藏族同胞,扎西多杰言语中流露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深沉的爱。2017年,玉树民族歌舞团编排了大型非遗民俗剧《音画玉树》。作品丰富地呈现了麦收、打夯、打酥油、捻毛线等玉树康巴藏族地区的民风民俗、生活劳作、节日节庆等民间传统文化。为唤起人们对民俗的记忆,团里还编排了《文成玉树情》《昆仑骄子》等一批舞剧和民俗音乐剧。目前,扎西多杰正在编排一部反映三江源生态保护的舞蹈《天河之舞》,展现家乡之美,传递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敬畏之心。

  “很多民族文化,我必须去了解,也应该去了解。现在有些剧目,为了好看,加入各种流行元素,已经没有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在扎西多杰看来,只有懂得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表演得更好,否则就只是照猫画虎,毫无生气。“比如,藏族乐器承载了很多文化内涵,在我们眼中它可以跟灵魂沟通。然而,比起这些民族乐器来,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了解西洋乐器。用别的民族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文化的时候不会完全表达出来,用民族乐器更能表达自己的民族文化。”扎西多杰说。平日里,他一有时间就给团里的演员安排藏文历史课、民间舞课、民间音乐课。有时,他还会请民俗专家、非遗传承人等来团里给演员上课培训,以增强大家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为此,他还建议,将非遗传承人纳入剧团,在集体中传承。

  当记者问起此次参会的感受时,扎西多杰说,对他影响非常大,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以前比较关注艺术本体,回去以后,不仅自己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要在提升演员思想高度上下功夫,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如何做一名“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的好演员。

(编辑:郝红霞)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