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中国舞蹈影像展>舞蹈艺术片单元

《门》

时间:2017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作者:
0

【视频】首届中国舞蹈影像展入选作品《门》 

《门》

 侯莹舞蹈剧场 

  HOU YING DANCE THEATER 

  演职人员 

  编导——侯莹 

  合作艺术家——陈丹青 

  视频合作导演——杨锐 Yang Rui 

  服装设计师——凯瑟琳··瑞兴博格 

  策展人——韦羲 

  制作人——葛惠超 

  舞者:刘吟韬、党培龙、张亚鹏、李怡纯子、薛雯丹、李玮艺、郭凯、李昊阳、廖婧琳、王馨梓 

  节目简介 

  》这件作品发生在中国油画院陈列馆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写生展的现场。编舞家侯莹受策展人之邀为该空间编创的跨界演出。在这个绘画空间中,侯莹为绘画也为空间编创。现代舞作为展览空间中的第三语言,将打破作品与空间的静态关系,为作品和空间重新创造身体的现场。在侯莹的创作想法中,这第三种语言的创作可以和色彩有关系,可以和文字有关系,可以跟空间有关系,或者毫无关系。 

  展览以十个展厅的空间来呈现陈丹青以画册作为静物的一系列复刻作品。这十个空间中分布着经典的画册,以及呈现在陈丹青画布上的画册;纸质字帖,也有油画布上的字帖;家具、画笔、画框等。策展人这样阐述陈丹青作品背后的逻辑:在机械复制时代,复制品本身就是现实,一切现实都可能,也可以成为画家的素材和对象——陈丹青的绘画,指向画册,画册使他看见了印刷品。而经典的印刷品在陈丹青的笔下,重又成为绘画 

  侯莹通过陈丹青作品中的绘画感觉,捕捉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状态:他已经到了没有要去刻意表现什么的时候,将经典画册作为参照物,作为作品的核心。在侯莹的观点中,所有的艺术家在一生当中都会遇到创作的混沌和在语言上看似停顿的状态,而艺术的本质正是在爆发瞬间前很长的停顿和酝酿过程中得以显现,这是艺术及生命探索中的必然现象——无意义的意义,无表达的表达。 

  编导阐述

  无意义的意义,无表达的表达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陈丹青的个展。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做得非常精致、单纯,也非常有感觉的艺术展。它的展厅、展馆、作品和绘画都浮出一种感觉和意味,可以看出策展人对艺术作品语言的高度重视,能让观者感觉展里每一个物件和摆设都非常用心和意味深长,很难得。这个展的空间设计、作品的大小和数量、摆向和摆放的面积、所占的体积、物品之间的距离,都非常讲究而且充满独特气质, 给观者留下了很多留白与思考的空间,这是我觉得这个展览比较成功的一点。因为展览很看重人的个体感受,包括观众和整个展览的连接和关系, 让作品和观众有了一种内在的语言的交流。  

  我想说的第二点,就是我对他画册中的绘画很触动,因为他已经到了没有要去刻意表现什么的状态。他把画册里面大家临摹作画时基本的参照物作为他作品全部的核心,这点让我觉得非常有意味。因为抽象艺术,现当代艺术到某个节点的时候,创作思维会遇到瓶颈甚至停滞,艺术家会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家在一生当中都会遇到的创作的停顿,混沌,模糊,不知所云。这种状态在我看来恰恰是很关键的,因为我有这样的体会,特别是能体会到其中的有趣的部分。创作本身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过程中去要去发现自己什么时候最有创造力,这种酝酿过程恰恰是生命的本质,在待发的短短一瞬间之前有一个很长的酝酿过程, 这种酝酿过程有一种未知、莫名、甚至是一种困惑、无聊、无所事事的状态,是在沉淀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很重要,是无意义的意义,无表达的表达。  

  这次主办方并没有要求我的创作和这个展览以及空间发生关系,强调完全可以单做,让我感觉很自由,进入这个空间后,我会很看重我的第一感觉,而我的创作还是一个未定的状态。在排练时,我发现第一次看到展览后主观设想的几个方案不够有趣,因为有时你的肢体语言会跟空间呈现的东西出现一些矛盾,要找到一种方式,既可以时而跟空间有关系,又时而没关系。因为当绘画展览中出现了第三种语言时,这第三种语可以和空间中的绘画有关系,或者没关系,或者跟空间的某个局部的环境有关,但不是全部的空间,这种创作、激发与探索,是非常有趣的地方。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