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常接触文艺类新闻的记者,在聆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各省代表团的审议时,一开始是有些坐不住的,发言者多是各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经济专家等,一个会场寥寥几位文艺界代表,往往坐在一眼望不到的角落里,记录或沉思,他们看上去不像在文艺类活动中那样耀眼。但也正是这样的契机,让我认识了文艺界代表不那么“文艺”的一面。
不止一次,当各路记者的录音设备举向女性文艺界代表,采访涉及“反家庭暴力法”“妇女儿童权益”等话题,她们对答如流,足见早有关注与思考。不止一次,文艺界代表在与各路记者的交谈中,细数自己所在省份的经济状况、扶贫进展,了若指掌。文艺界代表委员的发声中,“基层”一词常在耳边,“青少年”“弱势群体”也被提到多次,比如巩汉林委员今年关注的就是与文艺关联不大的“校园暴力”问题。
“‘鼓励’这个词我认为力度不够,应该加强一些。”当我听到一位文化界代表在谈到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见解时,如此字斟句酌,起初以为那是文化工作者的“强迫症”。在一次又一次听到这样的一丝不苟之后,我渐渐明白,文件中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语句,它的来处是一个个具体甚至琐碎的现实问题,它的背后,还有一双双时时关注着现实的眼睛。因为了解现实,才察觉得到一个词用得轻、用得重,投射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会产生多大的回响。他们对社会现实专注而细致入微的注视提醒了我,在文艺工作者之上,他们首先是满怀责任感的公民,是我们的榜样。
坚定地注视着现实,也必将为现实所注视。我想到他们的创作表演亦是如此,每一段打动人心的文字,每一曲难忘的旋律,每一个千锤百炼的动作,或许都有一个具体甚至琐碎的现实的来处,那个来处并不那么“文艺”,可能是艰苦,是贫困,是惊心动魄。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作品,不仅因为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因为作品背后那双洞察疾苦的眼睛、那颗无私无畏的心,才令人永久铭记。
面对这样的文艺工作者,作为主要关注文艺动向的记者,我们能做的也许是,当他们站在中心,记得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他们来自每一个平凡的角落;当他们主动走到角落,不转开目光;当他们看上去沉默、忧虑,走上前去,让人们听见他们来自现实的坚实有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