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释说羊文化
羊,一种本性驯顺、易于管理的集群动物。从几万年前到几千年前岩画上原始人镌刻的形态各异的羊形象中,可以看出人类与羊的亲善与和谐关系。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开始在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人类从原始狩猎者转化为驯养者之后,羊便成为人类驯养的家畜,为六畜之一。
羊字的由来
羊,祥也,像头角足尾之形。甲骨文和金文的“羊”字都是简化了的羊头形象,而羊头形象又特别突出了弯卷的角,使人一见便知是羊而不是别的动物。这种以局部替代整体的造型方法,是汉字象形的主要方式之一。
汉字中,很多表示褒义的字都以羊为偏旁部首,如美、善、義等。《说文》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即“羊大为美”。《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善”字也以羊为偏旁部首。还有“義”字,“羊我为義”,指仪则、法度。
关于羊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与羊有关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成语有羊狠狼贪、羊质虎皮、羊踏菜园、羝羊触藩、羚羊挂角、亡羊补牢、素丝羔羊、十羊九牧、歧路亡羊等。
谚语有“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搓成绳,力量大千斤”“羊皮盖不住狼心肠”“羊羹虽美,众口难调”“羊群和睦,狼不敢捉”“莫让羊管菜园,莫让狼看羊圈”“羊群走路看头羊”“羊无碍口之草”“羊群里藏不住骆驼”“羊皮贴不到狼身上”等等。
歇后语有“无角的山羊——自惭形秽”“绵羊尾巴——油水多”“吃饱的绵羊——要多安分有多安分”“牵着羊进照相馆——出洋(羊)相”“猴子骑羊——不成人马”“狼看羊羔——越看越少”“骆驼进羊群——高出一大截”等等。
此外,一些诗词中也有“羊”的身影,比如:“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初入太行路》白居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等等。
与羊有关的民间传说
我国有很多关于羊的民间传说,其中“羊城”的传说比较著名。相传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如今,广州市越秀山公园内的五羊石雕已成为广州的地标建筑,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
此外,我国还有神羊送谷、宋定伯捉鬼、左慈变羊、黄初平牧羊奇遇等与羊有关的传说。不仅如此,羊有时也引发古人的深度思考,比如歧路亡羊、亡羊补牢等成语,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羊文化的精神内涵
羊为人们的生活或祭祀而牺牲,是有“义”之物。羔羊似乎懂得母亲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吃奶时是跪着的。羔羊的“跪乳”被人们赋予了“至孝”和“知礼”的意义。《三字经》说:“羊初生,知跪乳。”据文献反映,人们很早就把羊的“道德”视为人的道德准则和榜样。《诗经·召南·羔羊》序曰:“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为什么说人“德如羔羊”?孔颖达解释道:“《宗伯》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失其类。《士相见》注云,羔取其群而不党。《公羊传》何休云,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义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后汉书·王涣传》也有类似说法:“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所谓“羔羊之义”,说的就是人格化了的羊的优秀道德品质。在汉代思想家董仲舒眼里,羊有角不触人,杀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义、知礼,集美德于一身,是仁人君子学习的榜样。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
(作者系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