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让我来谈崇尚学习这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和我本人的学历有一定关系,当然并不是说要求每位相声演员都要具备很高的学历,但是今天的文化市场的大环境确实给我们这些演员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政策层面而言,需要我们了解到各级政府的文化产业政策中与演出业相关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扶持基金、原创基金的申报工作、日常演出的福利政策、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等等,都需要我们在舞台之外去花费精力了解学习。
从产业链拓展角度来说,我们演员长期以来更多的是关注内容生产的本身,也就是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但是随着相声的逐步产业化,就需要我们学习如何进行营销推广、与剧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从内容经营拓展到剧场经营、与新媒体的平台对接。在这一点上,青曲社与数字电视平台对接开设的青曲频道是有其突破意义的,为相声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具体到相声表演本身,一方面我们要学习的是相声本体的表演技法,马季先生曾经总结了二十余种包袱的构成手法,每一种包袱构成手法也都对应着一种表演技法,需要我们相声中涉及到的戏曲、曲艺门类如何更加韵味十足,涉及到人物塑造和表演的部分如何能更加传神到位,需要我们年轻演员向相声界的老前辈以及其它专业老师去学习。侯宝林大师和专业的戏曲演员去学习唱腔和身段,我的恩师王谦祥老师和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学习枫桥夜泊这首唐诗的吟诵方法,这都是我们青年人的榜样,需要我们认真继承技巧。那么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韩愈有言:功夫在诗外,要想把相声这门口头文学表演好,也需要演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使语言更加精炼准确,同时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避免孔子曰“唯送死以当大事”这样错误的发生。也才能给观众更多的信息量,因为今天的受众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我的搭档叶蓬在表演评书东汉演义的时候,就有观众提出东汉时期是没有科举制的,也就没有“马武大闹武科场”这一说,无法说服观众,也就无法得到观众,这都为演员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
那么谈到第二个词“守正创新”,我个人的理解是:在守正的前提下提倡创新,那么首先要提及什么是“正”,什么是曲艺本体,哪些特征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应该变化的。就像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戏曲特征“以歌舞演故事”,很准确地提出了戏曲的共性特征。提及我本人所从事的相声门类,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应该坚守的:和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很多标准是相近的,比如作品的完整性,论述类作品的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叙述类作品的起承转合是否严谨,人物塑造是否鲜活丰满。除此之外,是否存在人物的跳入跳出,语言包袱运用是否娴熟,是否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标准,这都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应该坚守的一些相声基本原则。
而论及创新,我认为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首先是题材上的创新。借鉴传统架构和技巧,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符合当今审美诉求的作品,这一点上应该说从相声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沿袭的,比如梁左先生的大量略显荒诞的题材的作品与《梦中婚》一脉相承;《武松打虎》中出现的“搭菜”、“青岛啤酒”等包袱很有共鸣,但是借鉴的是传统腿子活的架构;《五官争功》源于《六畜兴旺》、《满腹经纶》脱胎于《庙游子》,这些成功的作品就证明了依据传统架构的创新是行之有效的,现在的评书《火影忍者》、《哈利波特》,脱胎于《树没叶》的相声《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在相声表演与创作中的指导及应用》也是秉承着这一创新理念的;第二层创新是表演手法上的创新。通过舞台实践,我们需要承认当今的表演节奏比传统相声更快,过去的三番四抖现在需要两番三抖,过去需要捧哏解释的内容今天已经不需要了,同时戏剧表演、哑剧表演都在丰富相声的表现手法,就需要我们以语言为核心,合理的拓展表演范围,甚至是利用现代技术丰富舞台表现力;第三层是理念上的创新。如何利用相声去表达一个整体思想,内在的精神核心,把相声融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仅仅是指有一个外在的“主题”,更在于提出一个精神的内涵:姜昆主席在做这样的整合,推出了一场相声秀,用多种的形式,展现姜昆说相声;在台湾,有表演工作坊,相声瓦舍,推出了“三夜”的相声剧,东厂仅一位,等非常有精神内涵的相声剧,让人笑中能有思考,曾几何时我们承认相声的教育功能被放大化了,但是在当今相声的娱乐功能被片面放大化的环境下,这种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总而言之,这八个字激励我们年轻人不断提升自身的舞台上表现能力与舞台下的人文素养,也指明了未来相声表演的道路和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也把自己想到的一点内容在这里提出,望方家指正,与大家共勉。
(李寅飞 北京大逗相声社负责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与媒介经济方向在读博士、青年相声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