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网上文联建设

浙江省文联:信息化建设要理念到位 扎扎实实搞好基础工作

时间:2015年05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浙江省文联】
信息化建设要理念到位 扎扎实实搞好基础工作
□ 田宇原(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在工作当中,我有一个体会,文联不像党政部门,但越是这样,文联的基础工作、对外的形象塑造、文联的信息传递就越是有必要。我们过去常常是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来宣传,比如通过报纸、刊物。但是现在的新兴媒体、新兴技术兴起以后,尤其是网络兴起以后,只靠传统的机关刊物来宣传自己、表达想法、传递信息的方式显然过时了,这是非常令人忧心的。所以我们非常深切地感受到建设“网上文联”和抓信息化建设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那么,现在浙江省文联做这项工作,不光是投入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问题。我们要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够下定决心去干。思想统一很重要,大家的步调一致很重要,扎扎实实努力搞好基础工作也很重要。
  浙江省文联12个文艺家协会的会员数量,都是以良好的趋势逐年增加的。但现在想要真正把人的姓名、相关的信息,用互联网技术、用数据库整理起来,麻烦就来了。我们会员的身份证号、联络方式、个人的艺术成果及一些相关的信息要录入的话,难度很大。我们在做这些基础工作的时候发现,上世纪50年代填的会员表,纸都发黄了,一些会员的信息也还有,但是具体的人却找不到了。你不知道他是生是死,是调出去了还是到其他省去了,不知道啊,但会员还是我们的会员。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实际的问题。
  怎样去解决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呢?我曾经督促过相关负责的同志,问这项工作推进怎么就如此困难?是这个事情做不了?没必要做?还是真的觉得需要做但难度大?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事真的要做,非常需要、非常必要,但是工作难度非常大。平时报个数字容易,要真拿出这些相关的准确信息那就难了。不过再难也要做。现在中国文联提出“网上文联”建设,更是与时俱进、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我们觉得这项工作确实到了该做、该抓的时候。相信在中国文联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更多有利于我们文联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工作。  
做好上下对接 选择一点突破 不让艺术家“失联”
□ 吕伟刚(浙江省文联办公室主任)
  新版的浙江文艺网于2014年1月1日正式推出,其最突出的一个亮点是艺术家名录,即艺术家的数据库。现在入库的是11900多人,浙江省文艺家会员60%以上已经入库了。每个入库的艺术家都有一些基本的信息,艺术家自己也可以上传一些与其相关的文章、艺术相册、艺术成就等等。对于艺术成就这方面,相当于给每位艺术家都预留了一个空间,可以到这个网站上来展示自己,查找起来也很方便。比如,点击美术家协会可以按照姓名来查询,也可以按照在协会里面担任的职务来查询。这是新版浙江文艺网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第二块就是提出了文艺社区的概念。12个文艺家协会,实际上相当于12个文艺社区。第三块是网上展厅、网上剧院,就是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线下的展览结束了以后,可以马上把这个展览移到网上来继续展出。
  现在跟网络配套的设施,第一个是内网。浙江文艺网有个内网的办公平台,外网用户通过APP也可以登录办公平台。第二个就是“二微”,即微信和微博,跟网上文联的构架基本一致。浙江文艺网加办公平台,再加“二微”,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信息化架构。开发这个系统以后,节日的时候,我们就给所有入库的会员发祝福短信,有很多会员在微信上晒,说收到了来自文联的、省级文艺家协会的短信,从3月份开始我们又发送生日祝福短信,有些会员也在他的微信里晒了,说是浙江省文联第一次给他生日的祝福。原来很多艺术家都提出来,虽然加入了艺术家协会,但很多时候“失联”了,因为纸质文件不可能发到每一个艺术家手上去,那我们现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就拉近了文联、协会跟文艺家之间的距离。
  尽管如此,当前“网上文联”建设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意识不强,信息化对整个文联和文艺家协会所带来的挑战是值得关注的,文联的各个协会的负责人都是行业内专家,但是网络意识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欠缺的,同时也存在人手问题,一个协会最多两三个人,有大量的活动,要腾出手来再来搞信息化建设这样庞大的工作,确确实实比较困难。二是基础不实,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数据与我们原来设想的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一些原本觉得很好统计的东西,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建立会员数据库,通过一年的努力,现在也才录入60%,信息还不一定全,那么可想难度之大。如果数据不全的话,就造成后台统计没有意义,我们原来的数据库设想里面,希望按协会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情况、学历层次等,都能很容易方便地统计,比如说获得梅花奖的全省总共有多少个,但数据不全的话,就造成这个统计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就是基础不实。除此之外,就是经费相对不足的问题了。
  浙江省文联的“网上文联”建设下一步有几个打算:第一个是在传统的文联系统组织开展互联网思维创新文联工作的学习讨论活动。去年我们已经请了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的领导就中国文联信息化建设这块专门上课,今年我们干部培训班还要安排关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内容。第二个是要组建浙江省文联信息宣传中心或者信息资源中心。浙江省文联书记处办公会专门听取了关于信息化工作的专题汇报,提出在浙江展览馆修缮改造完成以后,在那里专门设置一个信息化的部门,和办公室联合来做信息化建设,利用下属单位做好这块工作。第三个是做好对接。这是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提出来的,中华文艺名家大家的艺术资源抢救和数字艺术馆方面,必须要与各个省级文联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因为大家、名家基本上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相互对接以后,实际上让各个省市文联通过中国文联的信息资源平台来做工作,这也为各个省市文联自身提供了一种服务和推介。我觉得中国文联与各个省市文联进行衔接和配合时,也可以先选一个点,作为一个突破口。第四个是要提升文联组织对艺术家联系的信息化服务水平,特别是“二微”,微博和微信。我们在微信这块的投入是比较大的。让大家去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一下,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模式。
  我们对中国文联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有一些建议。第一个是加强“网上文联”的顶层设计,信息化必须从上往下推进,在建设数据库的时候实行标准化。要不然各个省、各个市都搞了自己的数据库,理论上可以对接,但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个是加强合作,共建共享。与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合作,合理利用优势,改善我们的短板。我们可以先选择从某一个点上来合作共建共享,对接一些东西。比如现在我们在视频系统上可能就有欠缺,我们认为不是特别满意,那么视频系统这一块我们是不是可以跟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合作?第三个是希望加强中国文艺网对省、市、县等基层文联的信息采集力度,建立更加快捷的信息报送系统,提高各地的积极性。
(编辑:王渝)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