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是离不开时代生活的。多年来,我一直在豫中平原上行走。下过乡,当过知青、生产队长,也在县里挂过职。特别是搞专业创作之后,我每年都会下去走走、看看。不是为了寻找素材,而是补充对生活的认识和感觉。平原是我的家乡,我一直是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当作我的写作方向。
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高速旋转式的变化常常让人目不暇接。有的时候,我在思考大变革甚至大迁徙中的中原人的生存状态时,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比如,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土地的承包方式发生了变化,由于农民一批批地流入城市,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乡村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乡村”了。在平原,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流动着的一个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他们或个体,或家族,或群体,在大变革的潮流中朝东、西、南、北四处迁徙,改变了旧有的生存状态。
当然,对中国乡村来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既有疼痛,也有憧憬,蕴含着未来和希望。前不久我去信阳看了一个名叫郝堂的村子,这里的本来样子没有被破坏,山村、瓦舍、荷塘、稻田……现在已成了全省有名的旅游景点。当地乡长讲了一个很好的观点,那就是郝堂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的原始肌理,尊重群众意愿。郝堂村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中国乡村重新认识的新的视角,也是一个真正关注民生民意的视角。
中国在变化中,中国的农民在变化中,中国的乡村在变化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虽然进了城,但仍然是精神上的流浪者、漂泊者,一部分留守者也已丧失了再造精神家园的可能。看见了高山,可我们丢失了“金色的麦田”,我们自己的麦田。这一切正是我们要重新思考的。
在这样一个时期,文学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类生活的先导,是民族灵魂的灯。时代在呼唤文学的洪钟大吕,作家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作更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几天前,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非常重要、及时、温暖。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等谆谆告诫,对每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都显得语重心长、发人深省。我更愿意踏踏实实做一个坚守文学品格和创新精神的探索者,做一个为人民写作的“精神家园”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