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4>邵逸夫>邵逸夫要闻

许骥谈邵逸夫:最后的“原罪一代”

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来源:凤凰网 作者:许骥
0

  邵逸夫爵士突然离世,让大家不知所措。一方面,邵逸夫已经107岁高龄,应该说,所有人对这个消息都应该早有心理准备,也不能算晴天霹雳;但另一方面,对邵逸夫这代香港商人的复杂感情,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他们是在冷战时代崛起的香港富商,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难给他们准确的定位,说他们是商人或者政客大概都可以。而且,他们的颜色也含糊不清。他们自己或许也说不清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中国红,什么是英国蓝。他们的个人故事励志感人,而他们制造的电影、电视、地产、商业,造福并毒害港人每天的生活。最让人百感交集的,是他们写了满脸的“大中华”情怀。一旦人们说起他们,往往就开始慨叹今天的香港人,怎么缺失了最珍贵的“我的中国心”。真的吗?

  绝不轻率慈善的“邵跑跑” 

  邵逸夫当然是值得纪念。你看,他去世的消息传出才几个小时,网上关于他的微博就已经被转发了好几万次。这条微博说的是,在百度地图上输入“逸夫楼”四个字,跳出的结果密密麻麻。由此可见,邵逸夫对中国的奉献精神。

  邵逸夫在香港人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我猜没有香港人,没有看过邵氏电影。早前身体好的时候,邵逸夫每年都出现在电视直播的香港小姐决赛现场。香港的大学,也同样到处都是“逸夫楼”。香港中文大学,更有一所“逸夫书院”。Run Run Shaw这个看上去好像“邵跑跑”的名字,是邵逸夫的英文名。

  “邵跑跑”的一生,真的是跑来跑去。内地改革开放后,邵逸夫到处去考察。据说邵逸夫对慈善投资极为认真谨慎,绝不道听途说,一定要实地去看。一位朋友说,1992年在山东某酒店做暑期服务生的时候,曾经奉命去接待过邵逸夫,搀扶过当时已经85岁的老人。闻知邵逸夫去世,希望他一路走好。

  邵逸夫是慷慨的。他不仅在全中国的高校捐赠“逸夫楼”,我们也不应忘记的还有“逸夫医院”等。另外,他在晚年设立了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人类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两岸四地及世界其它地区的科学研究。邵逸夫的一生,累计捐赠的金额,已经高达超过100亿元港币。

  不过当我们在缅怀邵逸夫,赞叹他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也证明邵逸夫的离世,随之而去的,是邵逸夫所代表的那个时代。

  最后的“原罪一代” 

  前不久,内地一位学者在谈论中国农村时问道: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不少商人都回到自己的农村投资,帮助故乡发展经济,可是后来内地从农村走出来的富人,为什么不回去农村呢?这真是个值得深究的有趣的问题。

  1980年代,内地东南西北,似乎到处都是港商的身影,尤其是岭南和华东地区。邵逸夫,连同包玉刚、霍英东、李嘉诚等等,以及他们的同一代香港商人,确实表现出独特的“大中华”情节。他们从殖民地“英属香港”出发,北上,用大笔大笔的财产证明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说白了,那时候在香港,无论经商还是从政,都背负了天然的原罪。这原罪是:你身在殖民地,天生不了解祖国,无论你花再多心力、金钱,也是个局外人。或许正是因为背负了这样内心深处的原罪感,我们看到,邵逸夫一代那么努力地往祖国靠拢,做再多也觉不够。

  然而,这种局面在回归后发生了大逆转。1990年代以后出生的香港人,已经不再有天生的原罪感,他们一出生,香港就已经不是“英属香港”,而是“中国香港”。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去强调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情况和过去相比,简直有种历史的吊诡。现在恰恰是,即便香港的少年人再不了解中国,也摆脱不了“中国人”的标签。是故,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不去关心中国,却不需要有愧疚感。而可以想象,这代人长大以后即便从商,情况可能也与邵逸夫不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邵逸夫作为他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其去世具有别样的象征意义。他走了,一个时代也终结了。他不用面对的那个未来,处处留给了我们。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