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3>2013两会>政协提案

农工党中央建议院士终身制改为任期制

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魏铭言
0

  ●“院士增选之所以受到过多社会关注,是因为院士被赋予了过多的行政化、权威化色彩,其拥有的权利和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界。”

  ●“应当逐步推进院士制度改革,除去院士的隐形行政级别,比如不再与‘工资、待遇、职称’挂钩;改良院士‘终身制’为任期制。”

  我国的两院院士能否去“官员化”,并通过改革使院士选举更加公正、透明?

  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将会以党派提案形式,向大会提交《关于我国院士制度改革的建议》,希望我国能启动院士选举和管理制度的改革,让院士“去官员化”,同时建议明确院士是终身荣誉而非“终身能力”和“终身职务”。

  问题:院士“官员化”令科研依从于行政 

  在我国,很多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学者,当选院士后,就会进而被委任行政职务或科技领导职务。由于院士的巨大声望,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企高管也加入到了申请院士的行列。

  提案指出,“官本位”以及排座次的思想仍存于学术领域。比如,在我国科研体系中,国家用行政管理的办法管理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必须有主管单位或部门参加。“行政干预了学术研究,科研要依从于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申请的公正性”。

  溯因:院士被赋予“权威化”“行政化” 

  提案指出,在其他主要国家,院士增选基本上被界定为科学界内部的事情。但在我国,院士增选之所以受到过多社会关注,是因为院士被赋予了过多的行政化、权威化色彩,其拥有的权利和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界。而“院士”的巨大光环,让院士选举过多和科学界以外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此外,我国院士推荐仅有两个途径,一是院士直接推荐,二是通过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然后汇总到科学院、工程院进行组织评审,最后由差额无记名投票产生。上述推荐途径,造成了“由车上人选择等待上车人”,形成不太公平的“上车原则”,以及“一些机构对本机构的院士候选人进行包装,为选举造势炒作”的弊病。

  建言:院士“终身制”改“任期制” 

  如何净化我国的科学发展环境?农工党中央提案也提出具体建议。逐步推进院士制度改革,除去院士的隐形行政级别,比如不再与“工资、待遇、职称”挂钩;改良院士“终身制”为任期制,一期5年,最多连任一期共10年,到任后转为名誉院士(或荣誉院士)而不是现行做法:80岁以后转为资深院士。

  改进现行两院院士的选举制度,也是农工党中央的重要建议。提案认为,既然院士是某一学术领域的专门人才,那么就应该确定以院士的成就由同行专业人士进行评价的原则,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防止仅由现任院士投票选择增选院士。

  提案建议 

  提案关于院士选举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1)取消候选人必须具有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要求;

  (2)取消归口初选部门与省市推荐候选人方式,完全由各学会负责推荐候选人;

  (3)重视对候选人科学成就与发明专利的考察,并参考已经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

  (4)放宽院士候选人推荐条件,有一个院士推荐就可列为初步候选人;

  (5)尽可能给予同行评议更大的权限,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减少“大兵团”式的跨学科集体投票;

  (6)酌情考虑邀请国际有关行业专家参与推荐或评审,特别是一些国内专家比较欠缺领域,可考虑直接委托外国专家进行审查和评选。

  院士声音

  国家给予院士的是副部级待遇,而不是副部级的职务和权力,我想这是多数人对院士“官员化”的一个误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

  为什么“烟草院士”这个问题一年多来纠缠不清?就是因为在院士的评审机制和程序上,存在种种利益纠缠,也包括情面问题、关系问题、影响问题。

  按照现在的规定,谢剑平的当选确实合乎程序,但工程院章程本身不健全,“‘烟草院士’风波,暴露出遴选办法的不健全,法律法规往往通过个案来修改完善,工程院的章程和遴选办法也当如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

  新闻背景

  两院院士已达千余名

  我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著名学者共81人当选。1955年,我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233人,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著名学者成为学部委员。1993年,我国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并开始选聘工程院士。在我国,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简称为“两院”。我国对院士实行“终身制”,因此,数十年来,随着不断的院士增选,两院院士已达千余名。

  事件2

  高管高官参选院士

  2011年5月,中国工程院公示485名有效院士候选人名单,因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引发广泛关注。公众质疑中国院士“官僚化”。

  半年后,在最终揭晓的54位增选院士名单中,大部分高管、高官落选。

  事件1

  “烟草院士”风波未平

  2011年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新增选院士名单中,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的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为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当日,有网友发文炮轰新晋院士谢剑平从事的卷烟“降焦减害”研究在“杀人”。引发控烟界和科学界的广泛质疑和媒体追踪报道。谢剑平被称为“烟草院士”。今年春节前夕,中国工程院终于公开发声:今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的候选人的提名或推荐。

  去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秦伯益、巴德年发起,工程院内四个学部103名院士联名致信,要求工程院尽快启动对“谢剑平”的院士资格的重审程序。后来,中国工程院主席团80%的院士投票,建议劝退谢剑平,但至今未果。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