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常简称为央视春晚,或直接称为“春晚”,是央视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1983年,央视举办了第一届春晚。今年将举行第三十届。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从此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8时(早期曾经在晚8时之前播出),春晚都会在央视播出,直到次日凌晨1时。有人说,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央视春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且引发了中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过年意味着什么?从千里之外赶回家,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祭祖,放鞭炮烟花,穿新衣,拜大年,走亲访友,上街看新娘子,不用上学上班,轻松地玩耍……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中国大陆民众春节期间繁忙的事务中,还可以加上一条:看春晚,也就是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电视节目。几十年来,看春晚成为民众除夕夜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而且,在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里,评价春晚节目、演员和主持人表演的优劣得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之一。不同趣味倾向的人甚至可能因为意见的不同,而产生争执。
对于1980年代的民众来说,在娱乐性的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全家共同观看“春晚”,不失为阖家团圆的方式之一。最初的春晚,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的机关单位内部的文艺晚会,平常的桌椅板凳,公众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文艺明星,他们也就像是普通的远亲近邻,大家围坐一团,吃着糖果瓜子,喝着茶,随时起身表演节目,其节目虽然简单,甚至有些幼稚,倒不失质朴。官方电视台表现出平常难得一见的亲民面容,对于刚刚脱离“革命化春节”的民众来说,有一种强大的亲和力。在民间传统的节庆文化和礼仪严重流失的情况下,春晚成为一个差强人意的代用品。
另一方面,国家电视台主导的春节庆贺活动,又始终贯彻了国家意志。赵忠祥、倪萍(微博)所代表的主持人,既是国家形象代言人,又扮演着家庭中的某种角色。他们既是国家面容和话语的传达者,又是家庭内部权力的代言人。通过春晚,国家电视台努力营造一种“家国一体”的效果,以“家”的氛围来刺激“国”的想象,或者相反,以“国”的意志来构建“家”的理念。这种方式既是现代的传播技术的胜利,又是官方与民间传统文化达成谅解和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形式。在同一个时刻,全国人民看同一档节目,发出同样的笑声,直到下一个春节的到来。如是循环往复。节庆文化大一统的局面,为社会整体性的大一统局面,提供了一个象征性的镜像。有时也难免以国代家,通过文艺节目来进行一场盛大的“家-国”换位的帽子戏法。
事实上,无论是陈佩斯所表演的城镇小瘪三,还是赵本山所表演的乡村大忽悠,充分彰显了农耕时代小农的生活理想和快乐原则。赵老蔫的喜剧性,是中国古代传统中的“高老庄”文化梦想的现代再现。这种梦想满足了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这一农耕式的快乐与现代传播科技的结合,是电视小品这一文艺品种获得成功的秘密所在。
然而,近年来,人们对于春晚的批评性的意见越来越多。尽管央视自称春晚依然维持着极高的收视率和观众满意度,但收视率和满意率越来越低,却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寓教于乐,一些人感到收获颇大,但也有人不乐意,过年了,却还不得不接收一场爱国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合家团圆的喜庆诉求相去甚远。人们对于节庆和休闲娱乐文化的理解、需求,在美学趣味和文化价值上的分野,也越来越大。一体化的文化形态和娱乐形式已不复存在,标准统一的“笑阈”也早已消失。爷爷奶奶们只要马季的形象一出现,就会发笑;爸爸妈妈们则可能只为赵本山、宋丹丹而笑。而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可是,当年轻人为周星驰而哈哈大笑的时候,父母、老人只会觉得,孩子们疯疯癫癫,莫名其妙。年长者对蒋大为的矫情演唱如醉如痴,年轻人则喜欢周杰伦含糊其辞、咿里乌鲁。这样,为了大团圆的目标,春晚只能变成大杂烩。结果是,谁都不满意。甚至有网民称,每年还会去看春晚,为的就是接下来去骂它。作为团圆和喜庆象征的春晚,便沦落为一出特殊的娱乐节目而已,跟除夕夜这样一个重要节日所要求的文化心理分量不对称。它存在的合理性,也就大打折扣,至少,它不再是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
对于春晚的评价的分歧,反映了社会人群在文化上的细分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成员,对春晚的兴趣会完全不同,对电视节目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即使单从看电视这一方面来说,只要有足够多的电视机,有足够多的电视频道和内容选择,观众就会分流。况且,还有互联网等其他娱乐平台可供选择。此外,从过节的形式上来说,也不再只有单一的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全家围坐在一台电视机前看同一档节目的形式也在消失。一个中产阶层家庭,基本上是一个独立单元的小家庭,三五口人,完全可能选择外出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北方人选择南方的海滨浴场,南方人选择北方的冰天雪地,利用春节假期,感受不同的文化风情。即使不去异地,也可以去城市中心的文化休闲区,享受户外观光的乐趣,而并不一定要守在家里看电视。
毫无疑问,借助垄断性传媒的推行,在文化市场相对封闭,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的几十年里,春晚曾经扮演过不可替代的节庆文化角色,或者说,它曾经是春节文化舞台上的主角。但现在,它的表演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它努力取悦各个方面的人群,却很少有人喝彩。当惯了主角的央视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掌声稀稀落落,却又无法谢幕。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对于春节这个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来说,所谓“春晚”本来就不应该扮演主角。一档电视节目反客为主的文化现象,本身就不是节庆文化的良性状态。
(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