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青歌赛在电视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关注和质疑声中,已经走完了第一赛期的C组比赛。在青歌赛的赛制、表现方式、评委打分等方面的革新中,观众体会到了青歌赛组委会从诞生到现在30年中,不断创新和探索的勇气和姿态。本报社长向云驹也是首次坐在青歌赛的评委席上,从他的亲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歌赛的专业品质、紧张氛围和备受关注。 ——编 者
访 谈
青歌赛总导演秦新民对比青歌赛与《我是歌手》
前者是“体育比赛”
后者是“体育表演”
本报记者 丁 薇
记者:这一届的青歌赛注定了会引起业内非常大的关注度,一来是休赛一年,业内期望值较高;二来青歌赛在赛制、选手选送、评委打分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革新。比赛进行到现在,虽然有些争议,但实际上也并未让观众失望。如此看来,青歌赛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总结经验,您认为对于一档综艺节目的可持续性,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秦新民:作为央视综艺节目来说,最重要的是三个把持:一是把持好节目自身的定位(不能一味地跟风和迎合);二是把持好节目的格局和品质(所谓的大台风范);三是把持好节目对观众的真诚(在尊重观众中,为观众服务)。
记者:这届青歌赛评委的出色表现无疑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相反,选手的关注度可能会被削弱。您是否觉得评委有点抢了选手的“风头”?两者之间如何平衡?选手是否有可能介入这种交锋,产生“收视点”?
秦新民:第一,选手的“比”,和评委的“评”,是一种互动关系。二者都精彩当然最好,但很难。评委盖过选手的“风头”,不是坏事,而是对选手的一种弥补。其次,两者之间不必强求平衡,选手比的是一种真实状态,绝不能为了平衡而去“秀”。第三,选手与评委之间的交锋,也只能是自然产生的,不能制造。
记者:在青歌赛直播的时段,恰逢《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同时段播出。或许这样的“撞车”是主创们期待的,尽管有点刺激。因为它可以通过观众的选择,清楚地对比出原创节目和模式节目的关注度。收视率这个硬性的指标可以很直观地给出答案。据说,青歌赛的收视一直很给力,您怎么看待这份答案?两者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又当如何比较?
秦新民:青歌赛和其他选秀节目各自有自己的主流观众群体。这些观众立场都很坚定,不会轻易背叛他的“所爱”。有选择性的观众是少数,忠诚度不高的观众占多数,他们往往是在无目的的搜索中,对节目做简单的比较,即使选中,也只是泛泛地看几眼而已。至于可比性,二者可用“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来形容。
记者:有观众说,青歌赛存在的必要就是为了让那些学了七八年声乐专业的美声、民族歌手有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其实简单对比一下青歌赛和《我是歌手》,对于美声和民族唱法的展示确实有不同的侧重,而在观众对美声和民族的欣赏水平方面您是否有所预期?
秦新民:为美声和民族唱法歌手搭建展示和竞技的平台,这正是国家媒体的职责所在,对于三种唱法的划分,青歌赛是开创者。30年来,青歌赛从来没有因哪种唱法“火”和受追捧就偏爱某种唱法,而是本着发现和推出所有声乐人才的宗旨,去公平公正地组织赛事,并因此始终得到观众的关注、支持和期待。即使在各种赛事日益多元的今天,青歌赛也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至于说到观众对这两种唱法欣赏水平的期待,我的看法是:历经15届的青歌赛,不仅推出了一茬又一茬美声、民族唱法的优秀歌唱家,而且也培养了众多的这两种唱法的欣赏者,不然仅仅是为了看热闹的观众,不会选择青歌赛。
记者:对于大部分选手而言,青歌赛或许只是一个开始。作为青歌赛的总导演,对目前晋级36强的选手肯定非常关注,当然也对淘汰的选手有些许惋惜。更加激烈的角逐还在后面,您对之后的比赛有怎样的期待?
秦新民:随着赛期的递进,逐级拔尖出来的选手实力越来越强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不同的新环节穿插其间,赛事也肯定会越来越精彩!
亲 历
我在青歌赛当评委的经历
向云驹
4月的第二个星期的某日,接到青歌赛总导演秦新民先生的电话,道是组委会邀请我担任青歌赛决赛C组的媒体评委。我一方面不得不答应下来,一方面也颇感意外和惊讶。此前,并不特别在意,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了若干青歌赛的现场直播。于是赶紧关注,这才知道,本届青歌赛已进入决赛阶段。此前各省的选拔赛早已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掀起种种高潮。本届青歌赛还特设了网络参赛队,新华网、人民网、百度、新浪等等均有代表队。媒体介入,已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宣传与传播了,而是参与、参赛、参评,即组队参赛,网络联播,专家参评,新媒体互动。历经30年的青歌赛如今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
当评委之三大挑战
青歌赛自4月进入决赛以来,每周一组,每组三种唱法;每周30名歌手,最终产生各组前三名共计9名歌手进入下轮比赛。每周一组15名评委,其中包括音乐专家(歌唱家、作曲家、指挥家等)、电视专家(导演、编导、录音、音乐编辑等)、其他媒体专家(音乐广播专家、报纸文艺编辑记者、文艺评论专家等)。这样的评委构成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创新也带来挑战。当我同意担任决赛C组评委的时候,这种挑战便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青歌赛不是音乐选秀,它是青年歌手的选拔,是专业性、职业性、专家性的评选。而音乐或歌唱又是如此复杂,且不说本次比赛分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就是三种所谓的唱法中,也是细分无数。比如美声有男女之别,男女美声又有高、中、低,或者更细的声部区别,一种女高音又可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等。不要说一个非声乐、非音乐界的人士很难驾驭声乐专业判断,就是声乐界中人、歌唱家,也很难对不同的声部、不同的唱法作出准确的专业判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所谓挑战,此其一也。
要当好青歌赛评委,理应对歌手的初赛、决赛有全过程的了解,熟悉歌手的比赛进程,了解同组参赛歌手的基本情况,以便作出冷静、客观的评判。但是,本届青歌赛比赛设计是另一种思路:评委每组一换,评委大多未知该组参赛队员的各种状况和细节,评委需要更多的临场发挥、直觉断判和即兴决断。所谓挑战,此其二也。
从已经进行的A、B两组决赛情况看,评委点评、示范演唱已经成为场内场外观众和网上跟帖、微博议论的热门话题,观众关注度之高,甚至风头不亚于徐沛东、王立群二位的专业和知识点评。评比现场,评委的点评、打分如果出现“个性化”立即就会遭到各种围观,组委会就会委托监审组进行抽查、抽答。这个氛围把评委也推上了“考场”,成为“被评委”。“其他媒体专家”评委,大多也是其他文艺专家或文艺评论家,于歌唱,个个都是绝对的外行。已经参加过评委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评委,都是我认识和已知的评论家高手,与我同在一组的有《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我所在的《中国艺术报》和《文艺报》,作为国内最权威的文艺类报刊,这次要在C组联袂亮相。我们这些评论人在电视剧、电影、文学、戏剧、综艺节目等文艺评奖、研讨、座谈会上时常见面,当文艺评委的经历普遍都很丰富,每个人在文学艺术理论评论上也著述无数。但担当专业化到如此程度的评委,恐怕都还是第一回。第一次碰上如此“大考”,且在全国电视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所谓挑战,此其三也。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迫使我认真思考“其他媒体专家”作为青歌赛评委的意义。思考的结论如下:①象征意义,代表着有影响的媒体,把这些媒体和它们联系着的读者观众与青歌赛关联起来,以引发更广泛的关注;②外行的意义,即把代表音乐圈外大众审美、非专业鉴赏的一般审美评价加入到专业评价中来,使青歌赛的现场评审具有电视直播的大众性和雅俗共赏性,或者说是普及性;③宣传意义,通过其他媒体的介入,使青歌赛的宣传与传播更加立体,更加多媒体和全媒体,此可视为青歌赛的重要推广战略;④与前期比赛一脉贯通的意义,特别是各地方选拔赛中,大量地介入了“其他媒体”,甚至多地有媒体评审团的方式,将此延伸到决赛中,也是前期成功经验的升级。明了这些“意义”之后,先前那些“外行”的忐忑或多或少有所释然。当然,一般观众并不会只用“外行”的标准来看你,他们的要求必然还是“专业”的。于是,自己又为自己寻找了很多的当评委的理由。
我的故事和评委的故事
4月15日,C组决赛如期拉开帷幕。本组音乐界评委,个个的名头都是响当当的。歌唱家蒋大为、杨洪基、顾欣、么红、谭晶、吴娜、李杰,其中年轻些的也都是歌坛炙手可热、红得发紫的明星,并且都在此前的青歌赛中拿过金奖。评委中的作曲家有王黎光、张宏光、三宝、付林等,监审组更有德高望重的阎肃、吴雁泽等,无不是乐坛的领军人物。能与他们一起工作,想必能长不少识见。
果然,这一周下来,见闻多多。
首先,是我自己的故事。4月15日一开赛,我的座位在第二排,前边是徐沛东,后面是吴娜,身边是谭晶,一场未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短信纷至沓来。30多年前,在我考入大学之前,曾在一个地方的文工团工作十余年,当年的演员朋友们来了许多祝贺和羡慕的短信。想当初,我们对登上国家级的舞台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如今,我虽未上台表演,却直接坐在评委席上了,旧时的朋友们能不一片惊呼?而且你就坐在大名鼎鼎、如日中天、貌若天仙的谭晶旁边(这是他们的来信之意)!多年未联系的一批大学同学从电视上发现了我,于是又来了一批恢复联系的短信,青歌赛又多了一批忠实观众。我旧时工作过的地方及与各地有过多种往来的同志们也纷纷冒了出来,一些与我有过文字往来的作者、读者也发现了另类的我。一位只有过文字交往的作者,从电视上见着了我的真相,大半夜还打来激动不已的电话。我在电视上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脱大家的眼睛。某一日某一次,我给出的分数位在“最低分”,立时就收到无数关心者的关心。虽然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文艺频道出镜、访谈,甚至做节目、制作专题片都有若干经历和经验,也不算是电视新人了,但这一次的被关注,还是让我大吃一惊。青歌赛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是评委中的那些事。整个比赛过程中,专业评委们还是做了很多功课,进行了认真的评选和点评。每场结束,央视总导演、主持人和台里的领导都会与评委们通报当日的打分情况,观众们的议论,收视率情况,以及网上、微博热议的话题。整整一周,我们C组评委在专业性评判上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认同和赞许,几乎没有专业上的纰漏。虽然我们这个组以“冷面”著称,评委打分出手谨慎。但对待歌手却是无可挑剔地具有公正性和公平性。某位著名的新闻界人士在自己的实名微博里对本组给分偏低,特别是与其他组比偏低,以为如此会对本组选手不利或不公正。这实际上是误会。因为本组歌手并不与其他组选手横向比较,此外本阶段分数也不带入下轮比赛。因此,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许多观众也发生了类似的误解,监审组为此提请专家对此做出了公开的说明。评委的专业点评,现场示范仍然是每天收视率的最高点,所以,本组几位歌唱家评委就格外忙。蒋大为、杨洪基、么红、谭晶、吴娜,轮番上阵,让我们和其他观众一样听得心旷神怡。而本场的几位作曲家评委则是“苛刻”得很,他们对歌手还算宽容,对同场的歌唱家评委则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在后台提议:如果示范唱得不够精彩,宁愿不唱。某一日,某评委甚至当众点评歌唱家评委的示范演唱“美中不足”。这种对艺术的敬业、讲究、精细的追求和要求,在本组全程评选中处处可见。某评委一旦晚上有现场示范演唱任务,必然是一个下午都处处在意,生怕感冒,连出门见风都是不能的。
评委们也进行打分原则的讨论和议论。几度出现让大家无比纠结的事情。一位北方歌手用南方方言演唱《太湖美》但某评委正好是无锡人,认为其方言并不地道,于是这首歌究竟以方言唱好还是用普通话唱好被评委热议。达成的共识是:类似歌曲用方言最佳,但方言必须十分地道,否则不如用普通话唱。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歌手和一位来自西藏的歌手也受到评委强烈关注。前者演唱汉族民歌完全用自己的本色、本音,虽用汉语要求有诸多“不妥”,但评委一致对其天然与质朴、用情用心的演唱给予高度评价。后者声音纯粹,一如天籁,当时就把评委倾倒。这两个歌手都得到了评委的一致高分。因为本届比赛取消了原生态组,许多音乐界人士对此不以为然。早在2006年第十二届青歌赛首设原生态组时,我就曾在《文艺报》发表过评论,对原生态组的设立和当时的原生态歌手的表现大力赞扬。这次没了原生态的组别,很多人为此惋惜甚至不平。人们担心原生态歌手从此失去机会和机遇。现在看来,只要是好声音,评委还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相反,在其他一些歌手身上,倒常常引发评委们的争论和思考。这就是究竟在演唱中是注重技巧还是注重情绪,是用技巧唱歌,还是用情感歌唱。只用技巧不用情感肯定不够,只有情感毫无技巧也不行。在专业歌手和业余歌手之间,这种倚重倚轻的现象很常见。这也让评委们很纠结。比赛中,还有些歌手,以自己嗓音的音高确定自己为男高音或男中音,本组评委中肯地指出,是不是男中音要以音色确定,而不是以音高定。这让歌手豁然开朗。当前大家热议的民族音乐“千人一声”问题,此次在比赛的评委中倒没有使大家纠结。本组民族组的歌手,唱法还是百花齐放的。事实上,在实际评价上,本组评委们的唱法就各不相同。蒋大为老师自称是业余出身,就会自己的风格,有些歌就唱不了,但他一唱就情不自禁。谭晶是第九届青歌赛的通俗组金奖得主。她在本组比赛中的示范,一会儿是王菲的歌,一会儿是地道的山西民歌,无不美轮美奂,观众一片叫好声。本届监审组成员、歌唱家吴雁泽告诉我们,他当年学习歌唱时,学校里安排了向京剧名家学唱、向曲艺名家学唱的课程,使他受益终身,他的演唱风格是转益多师的结果。
光阴如梭,一周已过。C组的评选结果是各组前三名晋级。他们是:美声组周建坤、李思琦、董研峰;民族组郝亮、拥江帆、李超;流行组汤非、王晰、陈韬。其实还有很多歌手都有非常好的表现,也有天生的好嗓子,可惜名额有限,加之本轮比赛只唱规定曲目,许多选手的拿手戏还没有亮出来,他们都无缘下一轮比赛了,其中也包括曾受评委好评的蒙古族歌手巴图苏和,他唱的长调真值得期待。
这一周的好声音听下来,对歌唱艺术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感情。美妙的迷人的歌声具有无比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希腊荷马史诗甚至讲述了一个半人半鸟的妖鸟岛神话,女妖们以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甜美的歌声迷惑旅客,取其性命。俄底修斯为摆脱这声乐的诱惑不得不将自己绑在桅杆上,耳朵里封上蜡才躲过一劫。中国古人在音乐与乐声中尤为看重声乐,认为声乐“迥居诸乐之上”,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是也。《乐记》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行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好声音不仅是歌者情动于中的结果,也是听者高山流水的知音享受。青歌赛还在继续,好声音还要陆续登台,好戏还在后头,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个有着30年历史,历久弥新的文艺赛事。
寄 语
未来是年轻人的
杨洪基(评委、著名歌唱家)
现在喜欢唱歌和加入到唱歌行列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选手们总体的素质和演唱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与我们年轻时候相比,声音条件也要好很多,我想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青歌赛选拔出来的人才将来成功的希望是非常大的。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希望他们能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才能对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然后用心为观众歌唱。
是金子总会发光
阎 肃(监审委、著名剧作家)
我从第四届青歌赛就开始参与策划,后来还为这个赛事出过题,做过文化测试的点评,也做过评委,20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坐在监审组的位置上,可以说见证了青歌赛的成长。
青歌赛是出歌手、出作品最多,最有威力的一个比赛,歌坛上一线的演员绝大多数都出自青歌赛。它从诞生以来不断出新,从不分唱法到分唱法,到后来设置组合、团体奖,再后来有原生态,有合唱,做了各种尝试,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次在选手选送上除了各个省电视台还加上网络媒体的选送和港澳台选送,扩大了参赛队伍,请的评委面也很广,当然质疑声也一直不断。但是比赛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带来一些问题。毕竟青歌赛具有电视节目和专业赛事的双重属性,绝对的学术和绝对的娱乐都不可能,所以观众对它不要太苛刻,这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好在青歌赛一直在探索。我希望选手不要把名次看得太重,享受参赛的过程,因为有太多未知的东西会影响评分,比如现场发挥、抽选歌曲等等。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结果
李 杰(评委、音乐人)
我是从青歌赛走出来的歌手,获得1988年青歌赛专业组流行唱法的金奖。之后,我又热爱上了作曲,很早的时候创作了《红旗飘飘》等歌曲,之所以去作曲,一方面是喜欢,另一方面是我认为这样可以使我的音乐发展之路更加长久。在这么多年的音乐生活当中,我深深地感到无论是唱歌还是写音乐,只要热爱它,坚持下去一定会有非常好的结果。
就目前的音乐创作来说,流行歌曲有很多但是真正能流传下来的却很少。现在很多年轻歌手对音乐的态度,给人的感觉是似乎想走下去,但又想放弃,很纠结。尤其在我看到这么多青歌赛的歌手们加入到音乐的队伍时,我最想对他们说的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一定要热爱音乐、热爱唱歌,用生命去爱它,坚持下去才会有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