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套打造的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本月14日一开播就引起了不错的反响,近两周,这档节目在网络上的火爆程度更是直线上升。作为央视引进的首个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开播可以说是收视、口碑双丰收。节目虽然形式是从国外引进,但内容却是完全本土化,节目内容虽然幽默搞笑,但却十分贴近现实,不低俗。不过看似轻松幽默的一档节目,幕后人员付出的辛苦、努力却是超乎想象的,不仅要构思出幽默的剧本,还要把所有的可能性演练一遍。也正是因为如此,要想山寨这档节目也不是易事。
开播反响好:形式新颖 备受观众好评
在经过了去年十一期间的四期试水播出后,4月14日起,由崔永元主持的全新综艺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正式亮相央视一套夜间档,成为央视常态播出的周播节目。
和国内所有综艺节目不同,《谢天谢地你来啦》的节目形式在国内从未出现过,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也表示,该节目是“文化内涵特殊语境表达高IQ+EQ互动之电视传播栏目”,主题场景以幽默、高雅的形式呈现。节目不拘泥于台本,甚至都没有台本,而节目组也只是设定一个假想的环境,任由嘉宾和主持人自由发挥,节目的随机性很强。
记者了解到,去年十一期间的首次试水,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演员面对荒诞的剧情设定所表现出来的反应着实逗乐了不少观众,虽然节目仅仅播出了四期,但已经表现出了必火的苗头。而崔永元表示,该节目就是要让观众笑得高雅,如果有观众发现节目有低俗化的倾向,一定要及时“开炮”。
从本月14日起,《谢天谢地你来啦》正式成为央视一套的常态周播节目,节目首期播出的收视率便达到了0.55%,比上周同期增长40%,不仅如此,网友也纷纷表示,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是出乎意料的欢乐,即使不用表演,一样笑料不断。还有网友称,节目十分接地气,而剧本的设计也别出心裁。
走红原因多:真实不低俗 表演嘉宾、助演互相垒砖
说起节目如此红火的原因,《谢天谢地你来啦》制片人过彤在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表示,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除了非常专业、敬业外,节目在整个制作和创作中也充分体现了制作团队一种真诚的态度。
过彤表示,《谢天谢地你来啦》的定位是一档智慧型文化节目,因此,在节目中如何体现智慧,如何呈现文化,可以说制作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节目剧本的创作,“我们专门有个编剧团队,崔永元和王雪纯是核心,他们构思剧本的时候经常都是闭门头脑风暴,冥思苦想,在极度绝望中灵光乍现,碰撞出点子后写出大纲,然后再往里面加内容。其实和做一个舞台剧剧本的方式一样。”但是,和舞台剧不同的是,《谢天谢地》的剧本是开放式的,编剧们只是创作出一个故事框架,而不是全本的剧情和台词,编剧们会费尽脑筋在这个故事框架中安插各种“梁子”,当然,这个故事框架和“梁子”的设计是按照喜剧的套路和规律来创作的,很多时候笑点都是埋好的。”
除了智慧幽默,节目中也有不少贴近社会、贴近百姓的内容,首期播出的两个剧本就是根据社会热点事件改编的,一个是去年在网络上轰动一时的“微博卖土豆”事件;一个是剩男剩女日渐增多而引发热议的“恋爱租赁”问题。
至于这种话题的数量会不会增多,过彤也表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效果当然好,这也将是团队未来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节目录制周期的原因,有些社会热点话题可能并不能及时在节目中体现。
崔永元曾表示过,节目组每期都会事先演练剧本,把所有能想到的可能性都演练一遍,而每次演练对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来说也特别辛苦。昨天,过彤也告诉记者,剧本是整个节目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工作人员会把所有想到的嘉宾应对情景演练一遍,但还是会有很多的“意外”,这时候就要看主持人崔永元和助演们的临场发挥了。
“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会想出很多可能性。但嘉宾的有些回答、表演还是会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精彩。这也是《谢天谢地》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我们所有人谁都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个节目的互动性很强,悬念感很强,我们能预先设定好情景,设定好故事发展脉络,助演演员的台词,但是当表演嘉宾真正进到这个情景中,当他用语言、用表演来塑造人物,来化解尴尬的时候,那将是永远无法预料的。”过彤说。
不仅如此,过彤还笑言,节目看似是主持人、助演演员在给表演嘉宾挖坑,但其实并非如此,就如节目的另一位主创王雪纯所言,其实嘉宾和助演演员之间的博弈是一个共同垒砖砌墙的过程,你垒一块砖,我也垒一块,双方都在为对方添砖加瓦,墙越垒越高,而观众也正是在这个砌墙的过程中欣赏表演、收获快乐。
有些网友反映,节目虽然好看,但模式似乎还有些单一,为此,过彤称,《谢天谢地你来啦》刚刚正式开播,而喜剧的套路有很多种,节目中绝不会是呈现的那几种套路。我们会常变常新,争取让观众能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来源很优质:国外引进 版权方期望高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首次将海外情景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引入本土,其原型已经风靡了全世界十几个国家,被公认为是一档“高智商”栏目。
《谢天谢地你来啦》的版权方是澳大利亚工作犬影视制作公司,原版节目名叫《你是主的恩赐》,自2006年4月起便在澳洲电视网(Network)频道10播出,迄今为止已播出6季,是该公司的王牌节目。
而此次被中国引进,也并非这档节目头一次走出澳洲,在此之前,节目形式也曾销往亚洲、欧洲一些国家。该节目还在英国、美国播出过,但仅仅播出一季就停播了。不过,虽然在这两个国家的收视效果并不理想,但从其他播出该节目的国家看,无论反响还是收视率都非常不错。
此次引进中国,并不是完全引进,央视只是引进了节目的模式,并加以本土化改造。而节目的版权方也曾表示对中国十分有信心,因为中国拥有1亿的潜在观众群。而且该节目在中国一亮相,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版权方对此也十分满意。
发展路还长:节目模型需要增加 本土化进程不易走
《谢天谢地你来啦》的火爆,让不少人把目光又聚集到了引进节目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在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表示,和前几年相比,如今的引进节目已经有了更新的意识,至于现在颇受关注的《谢天谢地你来啦》究竟能火多就,那要看节目组对节目母体的培育和操作。
苗棣称,《谢天谢地你来啦》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节目,而且节目组在制作上特别下功夫,表面上看着是嘉宾和主持人随机的一问一答,其实工作人员在幕后做了很多准备,对剧本的创作要求特别高。也正因为如此,这档节目被山寨的可能性并不大。
节目的制片人过彤也表示,要想做好这类节目,首先要迈过两个门槛,一个是节目的质量,要在节目制作上达到一定的水准。再次就是剧本的创作,而这也是最难被山寨的部分。
至于阻碍节目发展的问题,苗棣表示,从目前来看,节目的模型需要增加,不能只是一味地局限在演员身上,在今后的节目中,也可以考虑下电影学院、戏曲学院等表演专业的学生。
过彤也称,现在节目处于发展期,节目组也考虑在以后的节目中将嘉宾的范围扩大,甚至为喜爱表演的普通人提供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