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荧幕娱乐

后选秀时代电视节目的“正能量”突围

时间:2012年08月12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0

  中国内地电视选秀节目正在经历“七年之痒”,一方面,观众的热情已被各种庸俗的同质化选秀节目严重透支,另一方面,广电总局的“限娱令”让选秀节目只能戴着镣铐跳舞。尽管如此,在今年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大战中,很多观众仍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感和惊喜。《中国好声音》、《梦立方》等选秀节目因“正能量”而逆势取胜,似乎给后选秀时代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一条突破重围的路径。

  七年前的《超级女声》让整个中国为选秀疯狂,各家卫视此后均把选秀当作提升收视率和商业利益的“标配”。但客观而言,近年间的选秀节目大都陷入了过度娱乐的“芒果模式”怪圈——音乐选秀变成了选手炒作与评委“毒舌”的比拼,真人秀中充斥着各种精心编排的煽情故事,不少电视台为拼收视率不惜以媚俗甚至低俗的噱头“秀下限”。用一句话概括选秀节目的现状就是:投资和制作水平堪比“大片”,却很难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内容。

  选秀节目中无厘头的煽情、廉价的眼泪,以及各种跌破底线的炒作,已经让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倍感“审丑疲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关注凡人梦想的《梦立方》、返璞归真的《中国好声音》,首先在对低俗娱乐浪潮的扬弃中实现了节目设计的自我突破。一个节目能通过很多途径给观众留下印象,以往的低俗话题炒作和虚假编排算一种方式,但这种操作模式无异于选秀节目吞下的鸦片,相比之下,尽可能让节目回归到纯粹的才艺展现,反而能让观众看到选秀节目的诚意,而诚意恰恰是一档电视节目赢得观众和市场的法宝。

  如果说节目设计层面的“求真”,是那些成功的选秀节目所依赖的第一重“正能量”,那么,节目价值观层面的“求善”,则无疑是选秀节目得以突围的第二重“正能量”。

  电视媒介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居功至伟,即便是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也会对观众的行为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选秀是兼具娱乐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节目类型,以往诸多电视节目“为娱乐而娱乐”的做法已经显露出巨大弊端,如今一些新式选秀节目成功的奥妙正在于,它们通过荧屏向观众提供了一种可以反映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娱乐,在精神价值观、人性表达层面观照了“善”。

  除了“求真”和“求善”,成功的选秀节目另一股重要的“正能量”,源于它们在节目形态上的“求美”。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合法“移植”国外的成功经验。无论是花费8000万元从荷兰购买版权的《中国好声音》,还是从英国引进的《梦立方》,抑或脱胎于欧美娱乐节目范式的《中国达人秀》和《超级厨师》,境外的成功经验都是让它们将节目做得更精致、更精彩的“宝典”。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而进行“本地化”,无异于走了一条捷径。

  将“正能量”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电视选秀节目,重新找回了很多主流电视观众。不过,在为成功者欢呼喝彩之时,如何提升中国电视选秀乃至所有广电节目的原创能力,让我们在引进、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创造,甚至在“输入”的同时也向世界“输出”产品和模式,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