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今年春晚总导演哈文接受央视采访时直言,语言类节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场的推动。(见1月29日《北京晨报》)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谈到了小品的现状,比如,“现在所有晚会的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绝对不能因为这台晚会影响了我自己的前途,或者我想搞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晚会,搞一个什么样的讽刺小品。你想想,你讽刺谁谁愿意啊?小品就跟相声似的,如果不是讽刺的内容,你觉得有意思吗?”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
小品作为一种快捷的语言和表演艺术,要想在短时间内征服观众,就应该在讽刺和批评方面,做好做足文章,只有有了充分的讽刺和批评,小品才能深入人心,完成艺术品应该完成和担当的“激浊扬清、升华精神,开启心智”的职能。任何来源于生活的讽刺和艺术,都首先是一种“真”,一种大胆和实事求是,更是在“给社会看病”,成为群众的精神知音。
在百度词条中,小品除了具备“短小精悍,情节简单”、“ 幽默风趣,滑稽可笑”、“ 贴近生活,角度新颖”等特点外,更有“针砭时弊,内含哲理”的要求:“透过表面现象,讽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寓教于乐”。
留心那些让群众记得住的经典小品,比如,宋丹丹的《相亲》讽刺了改革开放中的懒汉;赵丽蓉的《打工奇遇》讽刺了酒店造假,《如此包装》讽刺了疯狂包装;赵本山、宋丹丹、牛群的《策划》借“公鸡下蛋”讽刺虚假医药广告、演艺界炒作之风等。“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耗子给猫当伴娘了”、“薅社会主义羊毛”等还成了社会流行语。那时候的小品演员,有的并不是大腕,但他们的小品幽默、针砭时弊,观众喜欢。讽刺小品成就了一批小品演员,也让小品这个“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成为了一种崭新剧种。
可近些年的小品,不知什么原因,几乎成了插科打诨、相互损人、装疯卖傻、卖弄自我的代名词。没有了讽刺和批评,就算外在再炫目,观众也会觉得很乏味。
真要让小品得到开拓性发展,就应当让讽刺和批评成为小品的灵魂,让小品说出群众的心里话。多一些“观众和草根审美”,小品方能赢得市场。(刘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