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2012文艺盘点>文学

基层作家:文学照进每个角落

时间:2012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0

  这是一个文学被边缘化的时代,人们似乎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但现实的另一面是,依然有那么多人,无论是田间地头的农民,还是从农村到城里的打工者,痴情文学并将文学作为精神支柱。这些写作者,或许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能够进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研讨会,并接受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的采访。这些写作者也让人们看到,文学之光可以照进现实的每一个角落。

  在湖北,为了写作,有人甚至卖了房子卖了牛,写下的废稿纸摞起来比人还高,父母抱怨、妻子不满、儿女吵闹,他们都绝不回头。最终,在湖北作协的帮助下,这些农民作家不仅完成了小说创作,还结集出版了作品;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有一位双腿残疾的农民王雪怡,在炕头上坚持写作20多年,被誉为宁夏的“史铁生”;在吉林,48岁的打工者杨成军在干活之余,在工友们都进入梦乡的深夜,他用手机代替自己陈搁多年的笔,在被窝里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写下了许多农民工想说、想要表达的文字,然后用手机发给妻子阅读……

  其实,我不赞成农民作家、农民诗人,打工作家、打工诗人的说法,拿起笔,大家都是一样的写作者。但是,加诸作家之前的这些身份标识却在提醒着人们,当一个非专业的文学工作者激情澎湃地投入文学创作,或者一个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的农民、打工者将文学看做是生活的必需时,这个社会文学金字塔的底座有多么坚实厚重。只有有了这样的文学土壤,才有可能诞生更多的文学精品。

(编辑:单鸣)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