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莫言>相关文章

他还是中国的莫言

时间:2012年10月13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0

  人民日报北京10月12日电  路透社在莫言获奖后发表评论提到,莫言的成就归功于他早年艰苦的生活经历。法新社认为,莫言作品饱含了对故乡和故土的深切依恋。

  数十年来,美国翻译家葛浩文已将莫言的十多部作品介绍给英语国家读者。葛浩文向媒体表示:“我真心喜欢莫言的所有小说,并对翻译它们乐在其中。我喜欢它们的原因各式各样,比如《酒国》可能是我读过的中国小说中在创作手法方面最有想象力、最为丰富复杂的作品;《生死疲劳》堪称才华横溢的长篇寓言;《檀香刑》正如作者所希望的,极富音乐之美。”

  日本各大报纸12日都以很大的篇幅详细报道此事。《朝日新闻》更是在一版刊登了莫言的照片,并以“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为题进行报道。莫言的《牛》和《筑路》两部作品的日语译者菱沼彬晁先生对记者说,莫言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译成了日语,随便去一家书店都会有他的作品。“中国的莫言”之所以能变成“世界的莫言”,就是因为他在探求自己从哪里来的旅途中发现“地球是一个小的村庄”,这一点让他越过了文学的地平线。

  莫言《丰乳肥臀》《酒国》等多部作品的法语译者、普罗旺斯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教授诺埃尔·杜特莱说:“我相信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成员们没有颁错这个奖项。莫言的作品让任何人都为之动容。”另一家出版亚洲作家作品的法国比基艾出版社编辑菲利普·比基艾表示,“是时候让大家了解和发现中国当代作家了”。他认为,在中国文学的“森林”里,莫言无疑是一棵“大树”。

  阿拉伯新闻网在第一时间的报道中认为,中国作家获此殊荣,说明西方开始承认中国的文化地位和文学成就,中国作家跻身世界文坛,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在加速。埃及《民族尊严报》评论说,诺贝尔文学奖一向以西方为中心,在其一个世纪的历史上只有少数几次颁发给了发展中国家的作家。而今,中国作家莫言以其不争的文学实力创造辉煌,不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包括阿拉伯民族在内的第三世界全体人民的光荣。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报道,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对莫言获奖表示欢迎。“对我来说没有更好人选了,他(获奖)是实至名归。”“我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福克纳并肩。”《世界报》报道,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表示,莫言获奖“再次证实了中国是一个文学大国”。德国电视一台书评栏目“油墨未干”节目主持人丹尼斯·薛克表示,“文学的星空多了一颗恒星”。

  西班牙卡伊拉斯出版社是莫言作品的西班牙语出版商。卡伊拉斯出版社负责莫言作品的编辑安赫尔·费尔南德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还明显不够。从文化上来讲,西方世界应当努力更好地认识中国,中西双方应当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让双方的文明对话更为顺畅和卓有成效。

  12日的瑞典各大媒体几乎无一遗漏,头版封面都是莫言的巨幅照片。长期以来莫言的作品如《红高粱家族》都很为瑞典文坛看重,而由瑞典汉学家陈安娜女士翻译的巨著《生死疲劳》今年刚在瑞典成功出版,在哥德堡国际书展上被隆重推荐。12日瑞典的两大报纸《每日新闻》和《瑞典日报》都有专版介绍这本书。  

  俄罗斯各大媒体均广泛报道了莫言获奖一事。莫言的作品在俄罗斯尚无完整译文,仅有零星片段问世。俄罗斯作家协会副主席亚历山德拉·舍佩季娜向俄塔社透露,莫言作品俄文版将在明年9月份首次参加第二十六届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

  比利时根特大学语言哲学院的巴得胜教授对记者说,莫言作为中国作家获奖,无疑给世界又一次了解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机会,希望通过他和他的作品,帮助更多欧美人了解中国。而莫言作为一个为世界所接受的好作家,也能对中国和世界的对话有所帮助。  

  (人民日报驻外记者温宪、刘军国、崔悦、黄培昭、黄发红、丁大伟、刘仲华、谢亚宏、刘歌报道)

(编辑:李钊)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