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上的总结讲话
(2012年11月21日)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赵化勇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艺术家、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由中国文联和香港艺术发展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闭幕了。
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召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判断发展阶段,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报告对文化工作的阐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报告对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的阐述,为促进两岸四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指南。我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扩大和加强两岸四地艺术交流,为推动两岸四地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面,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我对论坛情况作一个简要小结,与大家一起分享。
综合大家的反映,本届论坛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两岸四地高度重视、通力协作。为办好这届论坛,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理论研究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积极与香港艺术发展局保持密切沟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亲自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全程出席论坛,多次就论坛筹备、会务情况作出指示。香港方面也给予本届论坛极大的支持,香港艺术发展局的王英伟主席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亲自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富有文采的致辞。论坛组委会的同志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周密策划和认真筹备,各项会务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出色,为论坛的顺利举办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我提议,用我们的掌声,向为本届论坛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所有单位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二是活动安排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本届论坛,以“文化交融与艺术发展”为主题,结合两岸四地文化交流和发展的现状,围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传播与教育、青年艺术培养、艺术教育与当代文明素养、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和地域性、文化自觉与艺术创新、新兴媒体与当代文化艺术传播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五天来,我们邀请两岸四地的一批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生动精彩的发言,并分成四个小组展开了热烈讨论,一批专家、学者围绕共话香港的议题坦陈己见、见仁见智。我们还设置了“艺术讲堂”的环节,邀请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到香港的大学里进行专题讲座,与莘莘学子们交流互动。这些环节设置使我们的论坛既显得主题鲜明,又十分灵活多样。
三是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多位艺术家、专家学者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结果。出席本届论坛的代表,其专业背景涉及到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等12个艺术门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今中国文艺理论评论和创作表演的较高水平和发展趋势。他们当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不少才华横溢的中青年文艺骨干和专家学者。大家都非常重视和珍惜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来参加论坛。可以看到,在论坛期间,大家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不仅在会议时踊跃发言,而且在休息时间也相互交流讨论,充满热情。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旁征博引,精彩生动,气氛既热烈又融洽和谐。
五天来,各位代表认真讨论、真诚交流,普遍感到收获不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交流了成果。两天来,大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专业,交流了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有的代表从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化的力量;有的代表谈及文化在延续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文化艺术的教育应该是延续一生的教育;有的代表以两岸四地近些年蓬勃兴盛的文化创意产业为题,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交融和艺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有的代表谈及文化交流中的“本土化”问题,从一个双向的角度,提出全球化、国际化不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单向的影响,其中必然有一个适应本土的过程,也就是本土化过程;有的代表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有很深的感情,从城市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出发,谈到它对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等等。从讨论的情况看,大家都从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和专业的角度出发,但目光并不仅限于此,而是研究和探索了中华艺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问题和规律,从中找出可以解答的对策。讨论涉及到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方方面面,相信大家一定会获益匪浅!
二是搭建了平台。当前,两岸四地正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四地人员往来之频密、各项交流之深入、合作领域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近年来,两岸四地文艺界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的文艺团体、文化经纪机构共同创作、演出、打造了一批艺术精品和品牌项目。“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就是这样一个品牌,旨在为两岸四地的艺术家、理论家、评论家们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致认为,在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日趋密切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加强两岸四地文化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推动两岸之间合作交流的深入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三是凝聚了共识。在讨论中,大家认为,两岸四地文化基于共同的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之上,其合作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不仅符合两岸四地文化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两岸四地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四地应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继续扩大合作与交流,保留各自文化的个性,提升创造力,通过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两岸四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民众的了解和亲情,从而造福于两岸人民。许多专家在论坛中提出,在传统中华文化基底之下,两岸四地各自融入了不同文化元素,在中华文化传统的保存、维护与创新上也各有做法与体会。如何在尊重两岸四地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共同维护中华文化多元、包容、创新的面貌,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课题。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一定会呈现出新的局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是增进了友谊。有的代表认为,文化交流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它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相互理解、彼此欣赏。有的代表提出,团结合作的心理基础是彼此信任,彼此信任的前提是相互了解。而论坛无疑就是这把开启心灵、增进了解、缔造友谊的钥匙。大家普遍认为,当前,两岸四地文化艺术界已初步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通过艺术论坛,可以进一步加深艺术家们之间的了解,增进艺术家们之间的友谊。大家一致认为,两岸四地文化同根,血脉相连,开展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同根的意识和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各位嘉宾、专家学者、朋友们,在香港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可以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时至今日,论坛已经在两岸四地举办了一个轮回,它的价值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凸显出来。衷心希望大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将论坛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有影响,更加令人难忘!同时,也衷心希望在座的各位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们,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中国文联的工作,积极参加论坛的各项活动。
最后,祝各位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