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大话西游

主题多元化

时间:2012年02月09日 来源:论文数据库 作者:郑艳玲(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0

  《西游记》的影视改编必须要从小说的主题显现入手。从根本上来说,影视作品一般是力图保有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雷诺阿早在1974年就说过:“我对原著的背离其实只是表面的,我想,大体上我还是一直保留着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我来说,剧本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在为这一个不变的目标不停的进步,从而剧本也要不停的变更,而即使有些作者们怀有这样的目标,他们自己也不一定就能发现。”这一表述代表了改编者的普遍心态。但是,由于图像表现与文字表达的迥异、影视改编者对小说不同的理解与把握,以及观众接受能力和品味的不同,影视改编作品的主题显现总是与小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说明了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同时也表明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化取向。《西游记》的影视改编也是如此。

  一是小说主题的综合体现。就小说而言,《西游记》主题众说纷纭,清人所论,“或云劝学,或去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2],大多是附会的解释。但从整体故事来看,《西游记》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文学母题:一是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制的矛盾处境,二是人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在这两大主题方面,央视86版《西游记》可谓兼容并收的代表之作。这部作品极大地保留了原著的内容,表现出反抗压治、追求自由、追求正义、以及不畏艰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题。该剧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为载体,很好地展现了小说的两大主题,而且由于主题符合传统百姓的心态,表达清楚,演员表演出色,使该剧成为20年来少有的经典。

  二是爱情主题的异军突起。小说《西游记》受到佛教的影响,在主题上加大了“禁欲”的色彩,其中唐僧、孙悟空、沙和尚都是不近女色的,单单只有猪八戒好色,但是他又常常被人戏弄,是批评的对象。因此,小说《西游记》缺乏男女之情的描写和提倡。这一局限被发掘后,爱情主题成为当代《西游记》影视改编的一方重地。早在央视版的《西游记》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初步尝试,如《趣经女儿国》中已经有了唐僧爱情萌动的初步展示。《西游记》爱情主题的高峰是周星驰主演《大话西游》(1994年)。影片破天荒地给原著中不近女色的孙悟空敷衍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刻苦铭心的恋情,颠覆了传统小说中的内容,也为后来《西游记》影视改编和创作的主要方向奠定了基础。近年来的《西游记》影视改编与创作大多着重于爱情主题的挖掘。例如香港TVB1996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把主要精力放在恋情的编织上;《春光灿烂猪八戒》(1999) 、《福星高照猪八戒》(2004)、《喜气洋洋猪八戒》(2005年)把猪八戒塑造成了新时代的情种;《情颠大圣》(2005年)更是给神圣的宗教领袖唐僧安排了一场凄美动人爱情故事。

  三是多样思想的显现。当代的《西游记》影视改编表现出主题思想的多样。例如TVB版《西游记》立足于宗教思想,主题上宣扬了正义及善恶观念,因而改变了唐僧软弱窝囊的形象,把他塑造成一代高僧。这部《西游记》弱化了孙悟空,强化了唐僧,加大了佛教主题的表现。而《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猪八戒”系列等作品则是《西游记》的擦边球,作品由此发挥了更多的想象,而剧中猪八戒形象的大换血、故事情节的再创作,表现出人性的重新认知与自我抗争这一重大主题。其他如《西游记后传》(2000)Flash动画片《大话西游后传》(2004)则通过荒诞的情节和人物解读当代,借搞笑的机会透视人类自身的心灵与社会的背后。多样主题的恰恰表现了《西游记》小说与影视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创作:小说《西游记》的丰厚意蕴是影视改编的源泉,影视《西游记》通过借助文学作品对当代社会与当代人重新解读进而发扬了《西游记》原著的主题和精神。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