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离开长安,开始了漫漫取经之路,随即就被老虎、黑熊吃掉了随从,被白龙吃掉了白马。作者这里在暗示:唐僧放弃了世俗社会的一切,开始了真正一个人的踯躅独行,他走的不是人间的旅途,是心路的旅途,是开启了内心的修炼历程。那么唐僧开始从“心”修行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如十四回标题所言:“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当然是收服悟空,杀退拦路的六个山贼。这样的安排其实蕴涵着深刻的寓意:
唐僧在菩萨的帮助下,西行上路伊始,首先收了孙悟空和白龙马,这有什么含义吗?当然有。孙悟空和白龙马,作者吴承恩在标题和内文里面讲得很明确:就是指的心猿、意马,引申的意思就是唐僧内心的心猿意马。降伏心猿意马为什么这么重要,要放到第一要务的地位呢?
制约心猿,对唐僧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孙悟空曾是齐天大圣,有着超强的神通法术,他自称是:“历代驰名第一妖”,不仅是天下第一妖,还是历代第一妖,可见他的自高自傲,目高于顶,自尊心强,不服管教。但是悟空一旦要成为别人的徒弟,就必须放下架子,忘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放低姿态,才能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在悟空自己的世界里,他是孙大圣。但他要学习佛道,成就正果,那就要从头做起,从别人的徒弟做起。唐僧给他起名孙行者,就是要他从最基础的小沙弥做起,认认真真地做实事,具体到唐僧取经的过程里面,做实事就是脚踏实地地西行。虽然凭悟空自己的能力,可以轻轻松松到西天,用悟空的话讲:“一天走五十遍,还见日色,”但是也要用脚一步一步地走完。如同金融危机来了,基金经理为了生活,可能转行卖烧饼;海归博士学成归来不是时候,基金经理都卖烧饼了,只能应聘做公司的基层职员,月薪两千,还有实习期。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当年的风光,或是念念不忘自己的文凭和能力,那你肯定不能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做到出色。
唐僧自己其实面临着和孙悟空一样的问题:他也有辉煌的过去:他是状元的儿子,宰相的外孙,又是唐朝全国“好和尚”活动海选上来的全国最佳和尚,主持了全国最隆重的水陆道场活动,得到了唐王的接见,并加封了“御弟”称号;他自幼出家,遍读经书,被称为神童,一直生活在赞誉中,生活舒适无忧。他要成为佛的弟子,也要面临“放下”的考验,要忘掉自己辉煌的历史,忘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学问,打掉自己强烈的自尊,培养谦卑、虚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