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大话西游

告诉你真实的《西游记》

时间:2012年02月09日 来源:《人生就是取经路》 作者:李剑坡
0

  四大名著里,《水浒》讲的是江湖,《三国演义》讲的是韬略和计谋,《红楼梦》繁杂一些,但也比较明确,如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里再加上一句:文化研究者看到的是市井风俗和文化礼仪。那么《西游记》讲的是什么呢?读者以往都是被《西游记》丰富绚烂的情节想象和生动戏谑的人物描写所吸引,因此把《西游记》归纳为神怪小说,那就太轻看《西游记》了。《西游记》在文学性上并不逊色于其他三部,所以人们大都只关注《西游记》的文学性,其人物、语言和情节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并融入我们的日常语言和文化生活中。但是《西游记》的真正含义,是借神鬼人物、用出世的故事环境,来讲一个修行人内心由“凡”入“圣”,从一个普通的“人”到“佛”的修行历程。《西游记》通篇讲的都是修行的问题,都是“禅”。

  因为《西游记》讲的是内心的智慧修炼,不免抽象,语言和情节很难做到生动、鲜活、明了,所以作者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赋抽象事物以人形,以此展开故事情节。《西游记》里面的拟人都有所指,每个情景的设置也和内心修炼的境地相契合。在《西游记》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章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这些标题充满了禅意,内容也是有着深刻的寓意:例如“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写的是三藏降伏自己的心猿意马,祛褪六贼(眼、耳、鼻、舌、身、意)发心成佛的决心;“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讲的是保持正念的重要性;“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讲的是贪念对修行的阻碍;“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讲的是嗔念导致杀生,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的故事。《西游记》里几乎每篇故事都有所指。对于三藏对偶像的迷信和盲目崇拜,作者吴承恩在“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这一回里,用黄眉怪假设雷音寺,装扮佛祖,引得三藏膜拜、掉入魔爪的故事,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并隐秘地告诉读者:盲目的崇拜,并不能使人成佛,反倒会走入歧路。八戒对财、色贪念重,“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这回里面对八戒面对财富和美色诱惑的心理和行为做了深刻、幽默的描述,最终八戒没有通过财、色的考验,被菩萨吊起来进行惩罚,就是告诉读者:八戒的修行遇到阻碍,没有过关。所以最终修行的结果是:到达西天后,三藏、悟空都成了佛,沙僧也做了金身罗汉,都成了正果,八戒只做了净坛使者,没有真正的果位……这样的故事在读《西游记》时,可以信手拈来。所以《西游记》通篇讲的都是“禅”,是生活“禅”,是幽默“禅”。

  只是抱着出世心读《西游记》、研究《西游记》的人太少了,大家更愿意从《三国》等书籍中寻找入世的智谋和韬略,或者用娱乐心来阅读《西游记》,享受《西游记》带来的幽默和轻松。所以能够读懂《西游记》,理解作者吴承恩留给我们的大智慧的并不多,这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西游记》假托唐三藏这样一个人物、西天取经这样一个情节,真正讲的是一个修行人从凡到圣的心路修炼历程,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实现伟大理想,成佛的磨炼历程。通篇细究,讲的都是修行的境界。

  首先,唐僧西游,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天竺)的行程,指的是什么呢?这点孙悟空已经说得很清楚: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里,唐僧问悟空几时能到西天雷音寺,行者说:“你自小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难;只要你见性至诚,念念回首,即是灵山。”读者不要忘了,孙悟空也是修行人,而且他的修行时间比唐僧还要长,修行的经历比唐僧还要丰富。他讲的话是很有深意的:如果你唐僧只把西天取经作为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旅程,那么就是几千辈子也走不完,如果你能遵守戒律,时时想着寻找自性,就能马上达到佛境。六祖《坛经》里面讲:自性在每个人的内心,“出世揽佛法,如同寻兔角”。悟空这里讲的不就是心路的修炼吗?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深度、有境界的孙悟空。

  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讲三藏开始西行,离开长安,到达法门寺。众僧议论取经的艰险,有的说山高水远,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心,点头几度。众僧不解,合掌请问。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三藏已经清楚地说明:未知的旅途,就是和心魔战斗的旅程,而不是空间概念的旅程。

  其实何止是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在追求更高的修行境界。他们是修行者,都已经修炼成神仙,但是因为修炼的方向错误,做成了妖精,虽然具备了种种的神通,但是自身遭受厄运,无法解脱。他们都面临着修成正果、解救自身、圆满解脱的修行任务。最终他们也和三藏一起,实现了自身的完善,成就正果,成就了佛、金身罗汉的境界,八戒因为修行不精进,戒律守持不彻底,只做了净坛使者,也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唐僧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是对唐僧的考验和磨砺。妖魔都是唐僧遇到的心魔。这八十一难里面,有的是菩萨对唐僧的考验,考验唐僧对财富和欲望是否真的抛开,是否真的持戒清楚。如果破戒,不要说菩萨和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等护法神不会去保护他,就连悟空、八戒和沙和尚都会抛弃他:当琵琶洞女妖摄走唐僧,强迫唐僧成亲时,八戒抖擞精神,要去解救唐僧,悟空就喝住八戒,说:“先等我进去打探,如果被她哄了,丧了元阳,真个亏了德行,就大家散伙;若不乱性,禅心未动,却好努力相持,打死妖精,救师西去。”

(编辑:孙育田)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