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2>榜样就是力量>十八大代表

文艺界十八大代表刘丹丽简历

时间:2012年07月09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0

刘丹丽 女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刘丹丽,女,出生于武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理事,女高音歌唱家,曾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及中国戏剧“梅花奖”。98年被评为省艺术界最年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青年艺术家。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

相关链接:

“只要观众想听,我就会唱”——记十八大代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演员刘丹丽

原载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张成

刘丹丽为基层群众演出

  她是昔日的“楚剧皇后”,亦是今日的“歌剧英才”;她跨剧种因楚剧、歌剧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她饰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深入人心;她笑声爽朗、随和亲切,即使谈起往昔下基层演出的艰苦岁月,依然笑盈盈的。与她交谈,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她对艺术的爱,对观众的爱,她就是楚剧、歌剧演员刘丹丽。

  眼下,刘丹丽正在紧张地排练国家大剧院版的《洪湖赤卫队》。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曾经演出过该剧的刘丹丽此次再次出演韩英对她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但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对我是一次革命。因为这等于要把过去的很多东西推倒重来,但我还是愿意打破旧有的观念,尝试新东西。”从楚剧到歌剧成功跨界,再到“伤筋动骨”般地重演自己的代表作,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想象的,但刘丹丽做到了。“我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刘丹丽这样概括自己。很多亲朋好友劝刘丹丽,该让自己的发条松一下,可她就是“爱折腾”,总想挑战自己。1997年,刘丹丽以戏曲小品《一瓶茅台》获得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同年又以传统楚剧《思情记》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一年是我的丰收年,获得了这么多荣誉后,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的路接下来要怎么走,难道就固守着这些荣誉停滞了吗?正好当时湖北省文化厅举办了一个内部的联欢演出,我现场唱了两首歌,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领导也都在,他们觉得唱得很好,就想着把我调过来。后来,我到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里正好要复排《洪湖赤卫队》,就成了C组的演员。但那个时候,我没有正式参与排练,全凭自己私下用功。有一天,金铁霖老师来看排练,就让连我在内的演员都上台过了一下,我唱完后,底下看排练的观众都叫好,金铁霖老师也觉得不错,于是当天晚上我就成了B组演员,AB组轮流演出,就这样,刘丹丽版的韩英一炮打响。”

  俗语说,“艺多不压身”。刘丹丽的博采众长让她获得了今天的成功。2005年,刘丹丽凭借《洪湖赤卫队》再次捧得“梅花奖”,有专家称赞她的表演,“融合了戏曲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歌剧,声情并茂,看着很舒服,手眼身法步、唱腔都恰到好处”。在刘丹丽这里,戏曲手段丰富了歌剧,然而她的舞蹈功底又何尝不是丰富了她的戏曲表演层次,除了悟性,肯吃大苦、肯接地气才是刘丹丽的成功秘诀。《状元打更》是刘丹丽的艺术生涯中不能被忽略的一部戏,这部极有难度的戏开发了刘丹丽的潜能,它要求演员既能演刀马旦,又能演花旦,能文、能武、能唱、能打。“这是一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多种条件创作的,这种复合型的演员很难找,但演出前一段时间,这位老师生病了,而观众点名要看这个戏,领导就着急了。因为我有舞蹈的功底,腰功、腿功都很扎实,领导就让我来演。这部戏对我来说是第一次‘革命’。我从小身体就不好,每天都练得大汗淋漓,非常辛苦,让我欣慰的是,演出的反响很好。”

  提起刘丹丽,就不能不提她拜师杜近芳的佳话。当年,杜近芳观毕《思情记》说,“京剧也要向楚剧学习。”刘丹丽在这部剧中演一个16岁的天真可爱的农村少女,打动了杜近芳,并成为她的徒弟。“杜老师纳闷我在台下个子那么高,怎么在台上就给人娇小玲珑、活泼可爱的感觉,其实没别的,就两点,体验生活,从舞蹈取经。我没按照小花旦那样出场,而是很随意地跳出来的,一出场就得了满堂彩。我的整套动作完全是受我女儿启发,那时候经常观察女儿的动作,我把她的调皮、可爱、单纯的动作都融入到张二妹的角色中,比如张二妹在等长工的时候,咬着手指,拿着树枝。在表演的时候,我还用了很多舞蹈的动作,比如戏曲的很多动作是圆的,我在勾腿的时候,就用舞蹈的绷腿,这都很符合人物的性格。楚剧的很多唱腔都是男性化的,我则加了很多花腔的东西,融入了一些河北梆子的元素,这些改动都很成功。也正是因为我艺术跨界的成功经历,杜老师在我改行唱歌剧的时候也很支持,她对我说,‘只要能让你的生活更丰富、对你的艺术更有益,你就去做’”。

  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大剧院,还是农村的土台子,刘丹丽演出时都兢兢业业。“任何时候,只要接到去基层演出的通知,我都会去。有一年冬天,在农村演出,条件特别艰苦,演出前,我不小心滑进粪坑,吓得一边哭一边往外爬,腿上、鞋里都是污垢。但马上要演出,后台一个人都没有,又没有热水,只能用冷水冲洗,直到一位老师来后台看到我,才紧急帮我去跟别人借了条裤子,我就赤脚在台上演了3个小时,当夜就发高烧了,但第二天我还是接着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起这些时,在刘丹丽的脸上见不到丝毫抱怨和愁苦,反而能感受到满溢的甘甜与幸福,因为无论她去哪里演出,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上至敬老院的百岁老人、下至福利院的儿童,煤矿的矿工、边防的战士,凡是听过刘丹丽演唱的人,无不深受感染。她会在同一个地方,为不同的观众唱5遍,而不喊累、不叫苦,更不嫌烦。“只要观众想听,我就会唱。”刘丹丽如是说。


挖掘母亲河沿线的民歌宝藏——访全国人大代表刘丹丽 

原载于中国艺术报(2008年)记者 彭宽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应该挖掘黄河、长江流域丰富的民歌宝藏,把它们呈现给国内外的观众,以此配合奥运,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丹丽如是说。

  刘丹丽萌生这一想法并非偶然。她从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方戏曲、民歌艺术的传承、表演、创新、推广。2006年她在北京演出歌剧《洪湖赤卫队》时,观众的热情令她震撼,全场上万名观众和她一起合唱“洪湖水,浪打浪”的优美旋律,演唱后4次返场谢幕,观众依然不满足。这使她深刻感受到民歌这一民族艺术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排练时,她曾深入到洪湖地区采访,住进当地农民家里体验生活,也感受到民歌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朴素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刘丹丽发现,一首民歌背后有悠久的历史,有许多生动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些都是民族文化具体而生动的反映。因此从那时开始,她就把挖掘和推广民歌艺术的事放在了心上。经过反复思考,她有了沿中华民族的两条母亲河整理发掘中国民歌这一设想。

  “黄河、长江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这里的民歌资源不仅极其丰富,而且更有一种不同的文化意义,把这些古老的、原生态的民歌进行一次系统发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我更希望把这些民歌作为一种纽带,深入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呈现它们背后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宏大的文明图景。以黄河、长江作为主题贯穿,还可以把各地的地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既主题鲜明又丰富多彩。奥运会即将开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我们的民歌打造成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让它在弘扬、展示民族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刘丹丽说,好的想法要通过适当的运作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以举办艺术节或者民歌节的方式推动这一活动是一个办法,但仅仅展示民歌本身还不够,还应该通过其他活动方式,把民歌背后的历史、故事展示出来,把这一艺术瑰宝进行文化层面的延伸,让广大观众对它有更深入、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另外,越多艺术家参与进来越好,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对民歌艺术的体验和对民族文化的感悟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