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非(女) 现任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
王亚非,女,汉族,1955年4月生,重庆渝中人,市委党校大专学历,1970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导演,国际国内杂技比赛及文化部文华奖评委,第一届重庆市政协常委,第二届重庆市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关链接
原载于中国艺术报 作者 吴月玲
打通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亚非的手机,只听到“欢迎致电重庆杂技团,重庆是一座两江环绕的城市……”是不是打错电话了?没错,王亚非曾任重庆杂技团团长,是一名资深的杂技编导。在记者联系的艺术家中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企业彩铃,由这小小的彩铃,可窥见重庆杂技团改制后的活力。近年来,重庆杂技团先后打造了杂技剧《红舞鞋》《花木兰》抢占国际市场,演出突破千余场,观众达170多万人次。近日,在王亚非率团到西班牙演出归来后,记者专访了这位十八大代表,请她谈谈重庆杂技团改制的成果和思考。
记者:本报在您当选十七大代表时就采访过您。记得当时您提出要在重庆建一座马戏城的设想。五年过去了,现在这个设想实现了吧?
王亚非:在十七大召开前一年我就有建一座马戏城的想法。十七大召开期间,我向重庆市领导提出了这个设想,没想到得到了高度重视,被列入重庆市2008-2012年十大公益性项目之一。这个马戏城的主体工程将在明年完成。
记者:马戏城在许多大城市都没有,一些具有浓厚杂技传统的城市也没有类似的综合性剧院。您怎么会有魄力提出这个设想?
王亚非: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和广东有马戏城,而重庆国际马戏城规格相当高,堪称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看到杂技艺术在海外接连获得巨大成功,我就经常思考,杂技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国内市场缺乏专业的平台、专业的团队是重要因素。之所以我当初会坚持提出要建立一个马戏城,是因为只有建立好这个平台之后,专业的生产、创作、营销团队才会应运而生,杂技艺术才会在国内市场上重新焕发出活力。马戏城的建立,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升杂技演员的训练水平,还能够直观、完美呈现杂技艺术精彩的演出效果。对于优秀杂技节目的生产创作、编排训练和营销包装都能起到一个强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马戏城建成之后,首先我们要编排一个驻场演出,然后安排国际马戏狂欢节,并不断地邀请世界顶级的马戏演出来重庆,就像我们经常到国外演出一样。马戏城是我们开发国内市场的一个有利条件。文化演出活动与旅游业息息相关,就像到北京看京剧,到上海看杂技《时空之旅》一样,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形成这个观念:到重庆就去马戏城。
记者: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杂技团的改制是艺术院团中相对顺利的,因为国内外的市场比较好开发。您怎么看?
王亚非:就杂技团的改制而言,我们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杂技常被称为“无声的艺术”,因为这个特点,杂技走市场、特别是走海外市场起步相对要早一些,也容易被国外观众所接受,所以市场开发较好,相对来说,改制也更为容易和顺利一些。近年来,我们先后打造了杂技剧《红舞鞋》《花木兰》抢占国际演出市场,演出突破千余场,观众达1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1500多万元,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和中国台湾地区演出。尤其是《花木兰》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赴法国、比利时、瑞士巡回商演150场,观众达90万人次,上座率居同期在法国演出的包括太阳马戏团在内的16个世界各国艺术团体之最。去年圣诞节期间,法国所有的电视台都在播放杂技剧《花木兰》的新闻。
另一方面,虽然杂技在市场开发上起步较早,但由于演出市场竞争激烈,杂技团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主要是哪些问题?
王亚非:首先,要转变“等、靠、要”的旧观念,敢于自己寻找出路,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既要发挥中国特色文化的优势,也要主动适应国外市场需求,适应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观众的观赏习惯和偏好。以杂技剧《红舞鞋》《花木兰》为例,为了成功进入当地演出市场,我们就编排了美国版、日本版、欧洲版、国内版等多个版本。
我们通过“借船出海”、友城交流等方式,寻求与国内外经纪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资金和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推销节目。同时吸收别人先进的经验以及管理方式。我们和美国演出商签订了10年的合作协议,建立了在美国的演出基地。现阶段,借助《花木兰》赴欧洲巡演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正在谋划在欧洲建立演出点。
其次,还面临着如何开发本地演出市场、如何在当地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问题。
再次,杂技是青春职业,再加上伤病现象很普遍,很多演员退出舞台时间早。如何解决演员的伤病问题和二次上岗的问题,是改制后关系到演员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为演员们购买了工伤保险,团里也自筹经费购买了商演保险。在再就业问题上,我们也立足于尽量延长演员舞台生涯、创造培训机会等方式,探索解决这一问题。
记者:十七大时,您忙于杂技剧《红舞鞋》;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您忙于杂技剧《花木兰》。为什么重庆杂技团会看中《花木兰》这个题材呢?
王亚非:2010年是我们团正式开始改制的一年。这时,有一个外商希望我们制作一台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晚会,这在国外会很受欢迎。这一年,正好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在世界各国上映,这个题材很合适,而且这样我们还可以省一笔广告费。于是,我们就决定上马这个项目。这台杂技剧一边演出,一边修改,不这样,不可能出精品。
记者:您现在的身份是重庆演艺集团的艺术总监,您对于重庆演艺集团更多的思考在哪些方面?
王亚非:作为集团的艺术总监,身份转换后,我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有了演艺集团这个平台,有了集团下属杂技、曲艺、芭蕾等专业队伍以及演出公司等营销平台的大力支撑,我相信,重庆演出市场能够更加活跃,以重庆杂技这张文化名片为首的演出队伍,更能带给观众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更有利于整合重庆演艺,走出重庆,走向世界,扩大重庆文化的对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