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
数据的冷静与批评的热度
——记中国影协锻造强力工作“抓手”之路
“蓝皮书” 、“红皮书”是电影业界专家对中国影协发布的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亲切称呼。“蓝皮书”中冷静的数据分析,“红皮书”中体现的电影理论批评的热度,仿若“冰”与“火”之歌。作为第一份权威的电影产业和电影艺术的年度专项研究报告,“蓝皮书”和“红皮书”秉承贴近实际、指导实践、服务行业的根本宗旨,在业内外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并已成为中国影协强有力的工作“抓手” ,更从一个侧面展现出近1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脉路。
经过数年的实践,以《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为代表的电影产业研究进入了一个持续、扎实、丰满的阶段,并且自觉地开始了针对具体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及站在更高层面的战略分析。而伴随产业层面的快速增长,也使得电影在文化层面、理论评论层面屡屡面临新的挑战。许多时候,学界的真知灼见往往淹没在狂欢的声音中,理论评论的引导失语、低俗炒作占领舆论制高点,令大众感到茫然。“越是在这种情势下,越需要专家学者站出来,传达出我们的见解。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强调。 《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正是以不含“杂质”的年度电影艺术分析,为国产新片作臧否、迎新生。
扎实起步,抢占产业研究高地
中国影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中国影协电影史研究部工作,那时中国影协有电影史研究部、外国电影研究部、艺术研究部这3个部门且各有侧重,涵盖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现当代外国电影和国产电影研究的各个领域,也占领着电影理论评论的学术高地。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电影走向低谷,各研究部门出现了各种困境,外国电影研究部和艺术研究部被取消。2003年左右,中国电影产业化刚刚起步,以中外电影史研究为主要工作的电影史研究部具有前瞻性地申请成立中国影协产业研究中心。电影产业研究应势而生,且被中国影协提到了重要位置。
200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在西部城市银川举行。彼时,民营电影制片机构纷纷成立,民营资本也开始不断涌入,电影节期间,中国影协在著名作家张贤亮建立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举行了中国民营电影制片业高峰论坛,吸引了当时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不少民营影视机构参与。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中国影协产业研究中心立刻开始了工作转型后一项新的研究任务——市场研究。
“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中心开始做电影市场研究报告,那时我具体负责采样撰写。2004年、 2005年我们连续推出了两个单项的《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也就是现在看到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前身, 2006年中国影协申请到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来做辐射整个产业的研究报告。 ”刘浩东说。经过不断尝试与打磨,中国第一本电影产业年度研究报告—— 《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正式出炉,该书甫一推出便引起业内外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
当时产业研究已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涉及电影产业的有中国社科院的文化蓝皮书、清华大学等推出的传媒蓝皮书、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广电蓝皮书等等。如何寻找新的定位?康健民认为,“我们在做这份年度产业研究报告时,力求突出‘研究’二字,把‘一手数据分析’与产业视角的独特研究结合起来,既尊重数据的客观准确,又发挥撰写报告专家的理论分析智慧。 ”
稳中求变,坚持主流文化真实声音
2006年,为适应电影理论评论工作的需要,中国影协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委员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随后,以该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为核心,组织撰写了评述年度电影艺术创作的《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
“电影产业化进行了四五年,大家将目光都聚焦在市场和票房,推出年度《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也是希望更多人在聚焦产业的同时,冷静细致地思考电影艺术层面的诸多元素,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同时也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 ”刘浩东说。《中国电影艺术报告》除了总报告和年度分析以外,还坚持年度10部优秀国产影片评选。“专家学者会尊重自己心里的声音,为年度好片排名,虽然没有高调的颁奖,但默默地印在纸上,其实体现了专家的‘良心之选’ 。 ”刘浩东表示。
不少人发现, 《2012中国电影艺术报告》 “瘦身”了,这就是在广泛听取专家和读者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宏观框架下缺乏对艺术创作细读的问题,做出的新调整。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专家视野”两大板块。“总报告”力求对国产电影创作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虽然是集体立场,但在宏观之外,更多采纳艺术情感、艺术观念以及多样艺术精神的分析方法,注重细部艺术思维和艺术体现。“专家视野”则旨在提供一个更为专业、开放、独立思考的学术平台,充分包容学者的个性观点。
在《2012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的前言中,康健民的一段话曾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共鸣。他说:“令我们担忧的是,电影在产业层面快速增长,影院与银幕、票房快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层面上滋生出一种‘新迎合主义’ 。‘新迎合主义’之所以来势凶猛,既有产业化与市场化涌动下的经济利益驱动,亦有互联网带来传播途径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电影评论当下何为,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当下何为,也成为热议的焦点。“我们特别希望已出版5本的《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在扎实稳步的基础上能够提出更多尖锐、中肯而又切合实际的电影批评,无论是针对具体作品还是某一年度电影现象。另外,从去年开始,由中国影协产业研究中心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具体承办的电影学术论坛,也回归到电影创作本体上来,电影产业的研究注定要以作品说话,如何促进电影艺术创作应该是现在的重点。 ”刘浩东说。
眺望远景,研究战略发展深水领域
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走向成熟,产业研究也在走向成熟。从最初的概念引入,到现在已相当成熟的市场营销个案分析,包括票房分析和院线分析以及投融资分析等,数据一直是重要的支撑。比如《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对动漫产业和农村电影的深入研究,工作组分赴上海、杭州、深圳进行调研,获得了很多一手信息,形成了《中国动画电影的生产模式与消费模式研究报告》 ;比如在考察北京、上海、台州等地的农村电影放映情况后形成的《中国农村电影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结合《中国电影二级市场调研报告》初步完成了对中国三类市场的摸底工作。以北、上、广为主的《中国城市影院投资建设研究报告》 ,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对目前中国主流商业院线中影院建设从投资、选址、建造、经营、政策等各层面的梳理和分析,对于关注中国影院建设的业内外人士,都极具参考价值。“据我所知,像万达等不少知名院线每年都会固定购买《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发给员工,因为这些经过认真调研发布的信息数据以及细致入微的研究解读,可作为他们迅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 ”刘浩东说。
“在撰写年度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时,客观的评述、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是最基本的,但我越来越觉得在电影产业发展逐步走进深水区、电影产业研究走过概念引入和数据分析两大步之后,更需要的是引入战略发展研究。首先是对策研究,也就是针对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问诊和治疗;需要同步进行的还有战略分析,也就是未来我们应该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应该如何摆棋局?希望2012年对于旧有电影产业的研究方式是一个终结,从明年我们的报告中应该能看到一些新的方向和命题。 ”刘浩东表示。
“两本《报告》之所以可贵。不仅因为它确实体现了协会的专业性,它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是立得住的;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电影留下了历史的痕迹,这个痕迹不是简单的原生态呈现,而是经过研究、思索,是被‘提纯’过的,相信对后来者也大有裨益。 ”康健民感言。
【相关链接】
“跟其他艺术门类的协会相比,中国影协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一个产业。 ”面对记者采访,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康健民开门见山地说。
2002年中国加入WTO,整个国产电影以及电影制作机构都在接受严峻考验,也给影协工作带来了巨大考验,尤其是工作重点、工作方式以及联络服务的对象的转变。“没有新的作为,就有可能被边缘化。这种危机感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要求自己面对这样的新环境要不缺席、不失语。 ”康健民说。
“我是2003年来到中国影协工作,当时中国电影产业化刚刚起步。中国影协在此之前从作品来说更侧重于创作,从会员构成来讲更多的是创作型。但随着2002年底《英雄》的出现,中国电影已经悄然发生很多变化。 ”在担任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之前,康健民任潇湘电影制片厂厂长,亲历了上世纪90年代对所有电影制片厂来说都十分艰难的生存困境。
中国加入WTO,电影变化也随之而来。民营制片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随着制片门槛的放低,大量行业外的资本和人才涌入,电影业的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协面对的服务群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原来影协的会员构成主要是全国16家电影制片厂的创作者,连一些大电影公司经理都不一定是会员,因为会员章程要求以创作人员为主且获过国家级奖项等,如果是学术界的要求副教授以上等等。当时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要在产业化进程中继续做好‘联络、服务、协调’工作,势必需要关注更多服务对象、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既要关注电影创作领域,也要辐射到电影产业链条的其他领域;既要关注体制内的,同时也要联络体制外的。这样一来,工作量成倍递增,工作难度逐步增大。但在这种努力下积累的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 ”康健民感慨道。
说到资源,中国影协有着非常丰厚的“底子” 。影协有中国电影出版社和《大众电影》 《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年鉴》 《环球银幕》 ;有1981年设立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通过这些资源,增强了电影界的凝聚力,也使得大众对中国影协有着深刻印象。但如何在产业化大踏步发展进程中,不掉队并持续产生影响,却是更需思索并实践的战略步骤。
“2002年中国电影的年产量是79部, 2011年达到791部, 10年增长了10倍;电影制片机构从2002年的40多家,现在已达到上千家。如
何去寻找新的资源,创立新的服务平台? ”康健民表示,“先是电影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成立,随后电影文学创作工作委员会、电影高新科技工作委员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青年电影工作委员会、首都高校电影联盟等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它们大大延伸了工作平台、扩充了许多资源,服务手段也更加丰富了。 ”另外一个是寻找活动载体,首推的是由《电影艺术》杂志具体承办的“华语青年影像论坛” 。从第一届到今年将举办的第七届,发展迅猛而且颇受业内外好评,今年将更上一步,将在台北、北京共同举行,这已成为中国影协当之无愧的品牌项目。还有已连续开展几届的“电影高新科技论坛”和“中国影协杯剧本评选” ,对从剧本创作到制作领域各个环节均进行了深度总结和探讨。这几年稳步推进的“百花放映”公益电影惠民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现已逐步完成全国县级单位电影放映工作的全面覆盖。
“十六大以来的10年,十七大以来的5年,可以说中国影协是和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以及中国电影创作繁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如今电影产业化进程走过10年,进入了深水期,如何把握好方向,增强自身影响力以及引领和整合的手段与能力,是需要我们深思的。电影界是文艺界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群体。作为电影界的行业组织,中国影协始终希望能够承载更多的使命、更多的责任。 ”康健民说。